首页期刊导航|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叶飞帆

月刊

1008-293X

xuebao@zscas.edu.cn

0575-88341516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等基础学科和技术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视“特色”建设,以“特色”立刊,以“思想性、学术性、地方性”为办刊宗旨。社会科学所设“越文化研究”、“鲁迅研究”、“绍兴发展战略论坛”等专题栏目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本刊已被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高校文摘学报文摘》等权威杂志收为论文统计数据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接接头疲劳性能提升方法及其评估

    何余良周忠仁应森源娄凯伦...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顶板厚度、熔透率和焊缝尺寸三种措施对接头疲劳性能是否有所提升,基于ANSYS-FRANC3D联合仿真方法,考虑不同荷载形式和不同裂纹扩展阶段的影响,从而综合评估三种措施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得知:竖向荷载作用时,仅增加顶板厚度可以改善焊根处开裂情况,短裂纹阶段和长裂纹阶段随着顶板厚增加应力强度因子降幅分别可达30.57%和28.54%,同时也可改善多失效模式下焊根处疲劳开裂情况;水平荷载作用时,仅增加熔透率可改善焊根处疲劳开裂情况;相较于单一失效模式,短裂纹阶段和长裂纹阶段裂纹在多失效模式下,裂纹开裂机率分别提升7.58%和8.93%.

    桥梁工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根疲劳裂纹扩展多失效模式

    条间力简化对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

    戚国庆李哲生刘祥鹏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条间力的简化处理,导致采用不同的条间力简化方式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滑面位置均存在差异.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采用边坡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对岩土体强度进行折减,计算边坡体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依据计算收敛情况,确定边坡稳定性系数;依据最大剪应变区,确定边坡潜在滑动范围.得到的计算结果不受条间力简化处理的影响.以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通用考题1均匀土质边坡为例,分别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SRM),不同条间力简化的刚体极限平衡方法,求得边坡潜在滑动区域、条间力的大小与分布、稳定性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条间力简化对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以及滑面位置的影响.

    条间力简化边坡稳定性系数刚体极限平衡方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形影响机制研究

    彭岩岩徐家楠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对称变形的影响因素和力学机制,以徐州矿区旗山矿-1 000 m深处水平开拓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建立45°倾斜岩层巷道计算模型,并结合地质力学模型得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和裂纹形成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1)45°倾斜岩层巷道围岩体由于剪切刚度的不足,在巷道两帮率先出现非对称变形破坏;2)深部巷道非对称变形主要是由于高地应力对结构面产生的法向挤压作用导致软弱岩层发生扩容,以及岩层倾角对层间结构面产生的切向剪切滑移,二者都表现出岩体结构的非对称变形;3)通过对比分析数值模型中的总位移等值线图与地质力学模型中的裂纹走向,发现巷道顶板左侧的剪切型裂纹扩展贯通是巷道围岩破坏的主要原因.

    深部巷道非对称变形45°倾斜岩层高地应力

    非均匀流环境中悬浮隧道锚索动力响应分析

    李志强赵超李春生杨赢...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非均匀流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动力响应,建立了锚索-管体耦合振动理论模型.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指数型流场环境中悬浮隧道锚索-管体系统振动方程组,求解得到锚索的动力响应,分析了最大流速和锚索-管体频率比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均匀流中,悬浮隧道锚索表现出多频振动的特点;随着流速的增大,锚索最大位移值并不随之增大,但会激发锚索高阶模态参与振动并发生主振模态的转换.当涡激升力频率接近锚索的某阶模态频率时,锚索会出现涡激共振,锚索最大位移值一般出现在主振模态的峰值处.锚索-管体频率比为2时,锚索会受到涡激振动和参数共振的联合作用.

    悬浮隧道锚索非均匀流主振模态涡激共振动力响应

    具有限族半压缩映射的修正惯性同步算法的强收敛性

    王亚琴曹熠虞黄思婕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一个新的具有限族半压缩映射的修正惯性同步算法.在希尔伯特空间框架下,结合压缩映射,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一些强收敛定理.同时,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所建议的算法的有效性.

    惯性算法分裂公共不动点问题半压缩映射粘性逼近强收敛性

    三种定义域下Bohr概周期函数与Bochner概周期函数等价性的证明

    赵莉莉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构造法与反证法,针对实数集、整数集,以及时标的不同特点,分别给出了三种定义域下,Bohr概周期函数与Bochner概周期函数等价性的证明.

    Bohr概周期函数Bochner概周期函数实数集整数集时标

    一类零分次为w(2,2)李共形代数的分次李共形代数

    俞煌杰许懋森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类了满足下列条件的Z-分次的二次(quadratic)李共形代数A=⊕∞i=-1Ai:(C1)A0是w(2,2)李共形代数;(C2)任何Ai都是秩为1的A0-模,其中i∈Z*≥-1;(C3)[A-1λAi]≠{0},其中i∈Z≥1.

    分次李共形代数w(2,2)李共形代数秩1共形模

    基于分数函数LASSO最小化的稀疏性

    朱智慧王会敏孙兆颖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缩感知理论表明稀疏信号可以从欠定线性系统中精确重构,进而使得压缩感知理论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如何重构稀疏信号是压缩感知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分数函数型的LASSO最小化进行研究,得出如果其数据是k-可压缩的,则分数函数型的LASSO最小化的最优解的稀疏性不超过[(1+δ)(βδ+α/φλ)2k].此外,也对最优解xλ和原始信号的近似解x(k)的l2/l1误差界进行了讨论,得出其误差界对参数k和λ的依赖程度.该结果可以为非凸压缩感知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压缩感知稀疏信号观测矩阵LASSO最小化

    不同合成方法对LiMn1.5Ni0.5O4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宋丹丹陈浩曾艳红詹晖...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合成LiMn1.5Ni0.5O4.其中固相法前驱体采用高能球磨机细化颗粒,并采用整体升温和阶梯升温两种方式制备LiMn1.5Ni0.5O4,通过XRD表征发现合成的样品均不含有杂质.SEM表征显示通过高能球磨处理后的固相法制备的材料颗粒比溶胶-凝胶法小.其中阶梯升温固相法合成的LiMn1.5Ni0.5O4循环稳定性较好,可能是因为退火过程中使得Fd3m结构中的少量Mn3+变成Mn4+转变成P4332结构,Mn3+的量减少使得容量衰减减慢.整体升温固相法(G-LMNO)合成的样品首周放电比容量可达114.5 mAh g-1,只比溶胶-溶胶法合成的LiMn1.5Ni0.5O4(S-LMNO)的放电比容量低1.3 mAhg-1.但是其循环性能得到提升,经过50th循环充放电,整体升温固相法(G-LMNO)合成的样品容量保持率高达98.43%,原因可能是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Mn1.5Ni0.5O4的粒子尺寸大,使得Li+的扩散路径变长,极化变大而导致循环性变差.

    高能量密度材料锂离子电池LiMn1.5Ni0.5O4

    钙磷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宽范围pH条件下高效去除铀的研究

    夏传金刘雨欣朱余玲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附是一种快速高效地从废水中去除铀(U(Ⅵ))的方法.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吸附剂一般在较窄的pH范围内对U(Ⅵ)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限制了吸附剂的实际应用.利用农业废弃物蚌壳粉合成一种层状的钙磷(CaP-1)吸附剂,经鉴定其主要成分为Ca(H2PO4)2·H2O.该材料在较宽pH范围内(3.0~7.0)对U(Ⅵ)均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对U(Ⅵ)的吸附量可以达到1 702.48~2 058.71 mg·g-1,超过了众多昂贵的吸附剂.动力学研究表明CaP-1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将U(Ⅵ)从水中去除.机理研究表明CaP-1中的H2PO4可以调节溶液pH,促进沉淀物Ca(UO)2(PO4)·6H2O的生成.本研究为U(Ⅵ)的去除提供了一种价廉、高效且使用范围广的吸附剂.

    U(Ⅵ)吸附钙磷化合物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