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董海原

月刊

0253-9926

sxyyzz@163.com

0351-5261401,5261402,526140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山西医药杂志/Journal Shan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动度和病理特点相关性分析

    潘丹华郑洁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动度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进行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予以所有患者结肠镜检查,临床医师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取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并由病理科医生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内镜下活动度检出情况、病变范围检出情况、活动分级与病变范围关系,分析病理学检查结果、内镜下活动度与病理特点关系以及内镜下活动度与病变范围及病理特点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患者占40。0%,轻度活动患者占25。0%,中度活动患者占18。8%,重度活动患者占16。2%。全结肠炎患者占21。2%,左半结肠炎占27。5%,直肠炎占21。2%,部分区域性结肠炎占30。0%。部分区域性结肠炎患者及左半结肠炎患者缓解期及轻度活动占比显著高于中度活动及重度活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炎、全结肠炎患者缓解期、轻度活动占比均明显低于中度活动和重度活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者占53。8%,隐窝炎者占50。0%,隐窝脓肿者占53。8%,肉芽肿者占51。2%,裂隙样溃疡者占55。0%。内镜下轻度活动、中度活动及重度活动裂隙样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活动度与病变范围及病理特点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动度与病理特点存在相关性,结肠镜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进行疾病诊断提供指导与参考。

    结肠炎,溃疡性内窥镜检查活动范围病理学相关性

    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及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邬晓丽石磊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及载脂蛋白 A-Ⅰ/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A-Ⅰ/apolipoprotein B,ApoA-Ⅰ/ApoB)比值变化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进行治疗的ACS患者213例,观察组(74例)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139例)为单纯ACS患者,对2组Lp(a)及ApoA-Ⅰ/ApoB比值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体质指数及有高血压史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多支病变组Lp(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ApoA-Ⅰ/ApoB比值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多支病变组Lp(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ApoA-Ⅰ/ApoB比值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P<0。05)。观察组Gensini积分亚组中高分组Lp(a)水平高于低分组,ApoA-Ⅰ/ApoB比值低于低分组(P<0。05)。对照组Gensini积分亚组中低分组与高分组Lp(a)水平与ApoA-Ⅰ/ApoB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RACE评分亚组中高危组ApoA-Ⅰ/ApoB比值低于低危组及中危组,Lp(a)值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组中的低危险以及中危组ApoA-Ⅰ/ApoB比值、Lp(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ApoA-Ⅰ/ApoB比值升高均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检测Lp(a)水平及ApoA-Ⅰ/ApoB比值能够为临床预测ACS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多支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提供指导。

    2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脂蛋白a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

    戊乙奎醚雾化吸入结合振动排痰机在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

    王灵灵王瑞勤杜晓松薛小东...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戊乙奎醚雾化吸入结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对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30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振动排痰机联合戊乙奎醚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并对2组排痰量及痰液性质、血气指标、炎性因子、GSH-Px、T-AOC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排痰量及痰液性质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治疗前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SH-Px、T-AOC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乙奎醚雾化吸入结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可明显缩短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调节机体血气指标,提升GSH-Px、T-AOC 水平。

    脑出血肺部感染肿瘤坏死因子α振动排痰机戊乙奎醚

    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王薇谭小猛王梦秋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在本院肾脏内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AVF建立后每日给予红外线照射处理;研究组在红外线照射的同时服用吲哚布芬。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变化情况;统计2组干预1个月血管成熟率、内瘘口血流量和血管通畅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血脂 TG[(4。16±1。24)mmol/L 与(4。32±1。10)mmol/L]、TG[(1。59±0。40)mmol/L 与(1。59±0。42)mmol/L]、LDL-C[(2。40±0。60)mmol/L 与(2。43±0。69)mmol/L]、HDL-C[(1。28±0。37)mmol/L 与(1。26±0。33)mmol/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TT[(33。9±2。2)s与(31。9±2。3)s]明显延长,全血黏度[(4。72± 0。43)mPa-s 与(5。08±0。47)mPa·s]、血清 Fib[(3。10±0。28)g/L 与(3。40±0。27)g/L]、血小板聚集率[(50。7± 5。3)%与(56。5±4。7)%]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 ET-1[(62±14)μmol/L 与(72±14)μmol/L]、NO[(90± 12)μmol/L 与(80±12)μmol/L]水平降低,VEGF-A[(191±47)pg/ml 与(218±43)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血管成熟率间比较差异(74。0%与70。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内瘘口血流量[(277±31)ml与(257±33)ml]和血管通畅率(99。0%与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可在不明显影响血脂基础上,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凝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预防AVF狭窄,提高内瘘通畅率。

    血液透析滤过吲哚布芬红外线凝血血管内皮动静脉瘘

    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前白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冉学兵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前白蛋白(PA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120例行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顺铂+吉西他滨(GD)方案化疗,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存活情况进行分组,将存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将病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CEA、CYFRA21-1、FIB、D-D和PAB检测,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采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s回归相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预后不良组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CEA、CYFRA21-1、FIB、D-D高于预后良好组,PAB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血清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高表达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PAB高表达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NSCLC化疗患者血清CEA、CYFRA21-1、FIB、D-D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特别当血清CEA>24。53μg/ml、CYFRA21-1>7。82 μg/ml、FIB>3。99 g/L、D-D>1。05 μg/ml 时,NSCLC 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随血清 CEA、CYFRA21-1、FIB、D-D水平升高而升高,NSCLC化疗患者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当血清PAB<209。76 g/L时,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随PAB水平降低而升高。结论 血清CEA、CYFRA21-1、FIB、D-D和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上述指标可有效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癌,非小细胞肺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前白蛋白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108页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重建及踝肱指数的影响

    胡凯锋赵亮高原吴俊哲...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重建及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选择入组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Rutherford分级、血清水平、血流重建、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不良事件。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踝肱指数(0。94±0。26)、最小管腔直径(3。47±0。39)mm、一氧化氮(NO)(30。3±4。0)pg/m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80。1±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86±0。11)、(3。13±0。32)mm、(26。8±3。6)pg/ml、(68。1±3。1)分,观察组的 Rutherford 分级(0。19±0。05)、血清内皮素-1(ET-1)(70±7)pg/ml、血浆 P 选择素(30。2±3。5)µg/L、晚期管腔丢失(1。24±0。25)mm 低于对照组的(1。42±0。10)、(77±7)pg/ml、(37。3±3。9)µg/L、(2。51±0。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重建率为16%,与对照组的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Rutherford分级,提高踝肱指数,降低肢内再狭窄、晚期管腔丢失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闭塞性动脉硬化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血流重建踝肱指数不良事件

    盐酸莫西沙星不良反应1 037例监测报告分析

    吴连彬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导致的ADR报告数据,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评估其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方法 对三明市2010年1月至2023年5月上报的1 037例莫西沙星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1 037例ADR报告纳入分析,以50~90岁患者数量居多,一般ADR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66%)、精神损害(17。06%)、胃肠道损害(10。59%)等。严重ADR主要为精神/神经系统损害、肝胆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大部分患者停药和采取相对措施不良反应都能够好转或痊愈。结论 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适应证用药,加强使用莫西沙星的监测,密切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积极采取救治措施。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莫西沙星合理用药安全性监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微RNA-128溦RNA-146a检测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价值分析

    张晟吴岐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血清微RNA-128(miR-128)、微RNA-146a(miR-146a)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有乳腺肿块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良性乳腺病变患者83例、乳腺癌患者73例。分析观察对象CDFI表现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患者血清miR-128、miR-146a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8、miR-146a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评价CDFI联合血清miR-128、miR-146a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CDFI检查结果显示,156例有乳腺肿块患者中乳腺癌78例、良性乳腺病变78例,CDF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0。8%(59/73),特异度为77。1%(64/83),准确度为78。8%(123/156);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比较,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28、miR-146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8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93(0。717,0。869),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83。1%,截断值为0。7;血清miR-146a诊断乳腺癌AUC(95%CI)为0。822(0。755,0。889),灵敏度为76。7%,特异性为80。7%,截断值为0。83;CDFI、血清miR-128、miR-146a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89。2%,准确度为91。0%,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CDFI、血清miR-128、miR-146a单独检测。结论 CDFI联合血清miR-128、miR-146a在鉴定乳腺肿块良恶性中,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乳腺肿瘤微小RNA-128微小RNA-146a诊断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的声明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