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董海原

月刊

0253-9926

sxyyzz@163.com

0351-5261401,5261402,526140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山西医药杂志/Journal Shan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6-2022年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筛查及归队回顾性分析

    郑剑婷黄伯泉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呈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制定相应人群招募与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抗-TP-ELISA)对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双试剂血液筛查;统计分析单、双试剂呈反应性构成比以及单试剂梅毒抗体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资料;随机选择2022年部分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 2016-2022年广州地区共筛查无偿献血者1 842 945份,抗-TP-ELISA呈反应性共5 029份(0。27%),双试剂呈反应性3 804份(0。21%),单试剂呈反应性1 195份(0。06%),逐年呈递减趋势(P<0。05);单试剂呈反应性1 195份标本中,"首次献血者"共236份(19。7%),复查合格归队后再次献血的102份(8。5%),占"首次献血者"的43。2%(102/236)。"固定献血者"共231份,其中复查归队并再次献血的64份(64/1 195,5。4%),占"固定献血者"的27。7%(64/231);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186份进行TPPA的确证阳性率为91。9%(171/186),其中172份A、B双试剂均呈反应性标本中TPPA确证阳性的有168份(97。7%,168/172),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共14份中有3例为TPPA阳性,单双试剂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筛查中TP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供血机构应关注抗-TP-ELISA单试剂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问题,为献血者提供精准服务。

    梅毒血清诊断无偿献血者归队反应性献血者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327页

    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王光胜鲍俊杰胡婷田媛媛...
    328-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影像学评估应用3。OT磁共振弥散成像和3D-TOF-MRA方法,明确梗死灶情况及责任血管。结果 37例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不同性别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男性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比例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t=2。22,P=0。033);男性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高于女性(100%与62%,x2=7。78,P=0。005),其中女性患者上肢肌力损害程度分级较男性患者轻(Z=2。21,P=0。034)。男性患者扣带回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女性(63%与24%,x2=5。64,P=0。018),女性患者胼胝体膝部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男性(48%与13%,x2=5。11,P=0。024),其他部位梗死灶无性别差异。结论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性别患者在梗死灶部位及肢体功能障碍方面有差异。

    脑梗死大脑前动脉性别因素肢体功能障碍

    神经介入取栓术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预后影响

    刘立王永生
    33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中80例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另外80例实施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患者列为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治疗安全性。通过Lo-gistic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手术组的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90%(72/80)高于对照组79%(63/80),6-酮-前列腺素(PG)F1α(6-kelo-PGF1α)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80)低于对照组16%(13/80)(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NIHSS>10分、血管仍闭塞,治疗后并发颅内出血、肢体障碍、认知障碍及病情复发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取栓术可促进其脑梗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脑梗死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脑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337页

    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金玉明计玉桦
    338-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疑似OO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分别在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不同状态下的肛直角值,并评估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观察组经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静息相的肛直角值为(110±13)°、(109±10)°,力排相的肛直角值为(120±15)°、(117±13)°;对照组经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静息相的肛直角值为(111±11)°、(111±11)°,力排相的肛直角值为(122±15)°、(118±13)°;2组的不同状态下的肛直角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直肠黏膜脱垂、耻骨直肠肌痉挛与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695、0。947。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OO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与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诊断一致性较好。

    超声检查便秘腔内超声X线排粪造影

    《山西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341页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臧蕊
    34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ET-1)水平更低,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修复受损神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机制,增强其血管内皮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脑梗死丹红注射液阿替普酶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妙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宋泽龙吉旭彬孙祥耀王翔宇...
    346-35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三妙丸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分析相关有效成份及核心靶点。方法 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三妙丸有效成份及作用靶点,使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疗效靶点数据库(TTD)、药物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靶点,使用Perl语言进行归类数据分析,R语言绘制Venn图,分析出三妙丸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网络平台检索靶蛋白之间相互关系,并导出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软件将药物有效成份及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关系可视化。使用Bioconductor数据,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柱状图、气泡图、通路图。使用PubChem数据库、PDB数据库受体、配体信息,通过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打分。结果 检索出三妙丸中共44个有效成份,其中25个有效成份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三妙丸中有效成份作用靶点203个,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靶点2 200个,相关联靶点71个。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分析,三妙丸通过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核因子-kappaβ信号通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三妙丸有多种有效成份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核心靶点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预测有效成份吴茱萸次碱、槲皮素、黄芩黄素可对COX2、MMP9靶点发挥作用。结论 三妙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多靶点、多途径和多重机制。吴茱萸次碱可能是作用于COX2、MMP9靶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机制。

    脊柱炎,强直性三妙丸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