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

王文光

双月刊

1001-778X

sxzx@ynu.edu.cn

0871-5031473

650091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思想战线/Journal Thin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追踪学科前沿,突出边疆民族特色,推动学术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意义

    朱继东许莫晗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我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化现代化不断开辟出新的局面.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给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思想文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价值观方向,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保障,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优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历史必然、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王树荫耿鹏丽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自觉,是在应时处变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谋事图强中赢得战略主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引领未来的精神主动.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重要性,从精神层面回应了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历史必然、核心要义以及时代价值.坚持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立足点,也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自信、自立、自主、自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定力、根本依托、使命担当以及精神禀赋.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历史思维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精神精神自觉革命精神

    论网络舆论反转及其引导

    骆郁廷轩宣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为传统舆论场带来近乎颠覆式的改变,网络舆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网络舆论反转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网络舆论反转实质上是网络舆论受众在对网络舆论事件真假甄别基础上价值判断和情绪表达的转变,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情绪表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推动网络舆论出现不同类型的反转.个人情感先于事实、众声喧哗消解事实、利益至上解构事实、片面认知曲解事实、复杂流程延误事实均导致事实真相不能及时登场、完整亮相,网络舆论必定再三跌宕变更.网络舆论反转乱象严重损害网络舆论场稳定、网络生态和谐和网络舆论影响力,亟须对其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引导,这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网络舆论反转反转类型反转成因舆论引导

    坚持系统观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杜仕菊谭秋盈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是中华文明蓬勃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具体而言,要在加强前瞻性思考中鉴往知来,以"接续"把握发展大势的内在规定、以"建设"有效回应当前的时代命题、以"开创"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趋势;要在加强全局性谋划中把握好国内外"两个大局";要在加强整体性推进中协调各方关系,力求系统整体的最优化、注重各个民族文明之间的联动和协调.

    系统观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及其人类解放意蕴

    王建国唐辉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现代化基础,但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也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使人类陷入了现代化的困境之中.这也决定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进步与解放的限度.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逻辑、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方位超越,有效克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以及人自身的异化,具有鲜明的人类解放意蕴.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解放意蕴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高度契合,是科学社会主义人类解放命题的中国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解放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逻辑

    荆世群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获得和确证其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关键环节和逻辑枢纽,就在于在区分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模式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又突破和超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又突破和超越了现代化建设的"西化模式",遵循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而又突破和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刻回答了世界现代化之问,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基本格局和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其超越性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逻辑归根结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自我超越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无意取代、反制、颠覆西方现代化,也无意在世界上推行自身,而是主张尊重各国选择自己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权.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性逻辑

    团结与改造: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

    张少春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个历程.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民族团结的百年探索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由理论原则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为团结各民族的政纲主张,在人民政权建设过程中由基层探索到顶层设计形成了制度建设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进一步丰富发展为系统的政策实践.在"改造"中寻求团结是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重要方法论,贯穿于周恩来各个时期推动民族团结的实践.改造即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动中华民族团结与改造的意义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周恩来民族团结改造方法论

    反思发展话语:跨境视角下的中国边疆农村发展——基于云南省一个抵边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赵萱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更新,国内外学界围绕经济增长、权力关系和本土知识对西方国家主导的发展话语展开了批判和重建.这些努力促成了 20世纪中期后发展话语的反思,却又无条件地接受了 19世纪中叶以来发展话语的一个基本前提,即以民族国家作为发展的基本研究单位.这一效应在边疆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农村地区尤为突出,一方面在理念上,国家领土边界生产出观念边界,局限了边疆发展路径的分析和选择;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众多对边疆农村的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和内生动力培育具有积极影响的跨界活动未受到足够重视,限制了发展潜力.通过云南省一个抵边村寨的案例可以发现,突破传统发展话语的惯性思维,提炼以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全新发展话语,挖掘边疆农村与跨境通道的特殊价值,将有助于未来的边疆发展乃至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内的实现.

    发展话语边疆农村中国式现代化命运共同体

    明清时期世袭家族谱牒与家族变迁——以云南蒙化左氏谱牒为例

    罗勇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和明清土官世袭制度下形成的世袭家族的谱牒有三种形式,一是记录历任世袭官员功绩履历的亲供状,二是在职官员子侄宗图,三是包括所有或某一支系世系的族谱.云南蒙化左氏是明清时期的世袭土官家族,明正德时期的《蒙化左氏家谱》以及清代的《蒙化左土官记事》均属于亲供状,记载了历任土官的功绩,均为应袭土官请袭所用,其目的在于确定应袭土官的顺序,维系应袭嫡长子的身份地位;清乾隆时期的《蒙化左族家谱》则由庶子倡修,是包括所有支系的族谱,是响应"笃宗族以昭壅睦"的结果.左氏有家庙、私祠和专祠,也支持修建佛寺.家庙是明嘉靖以前在职土官供奉四代祖先的场所,私祠是嘉靖以后左氏供奉始祖和历代祖先的场所,专祠是崇祯时期供奉庶子左重、左廷皋父子的官祠.左氏在明成化时修建寺庙,供奉亡人香火,随着私祠的出现,家庙渐废,私祠与佛寺合为一体.到清乾隆时私祠亦荒废,专祠变成家族祠堂.这些现象反映了在明清制度变化的背景下,嫡长子享受世官世禄、为祖先带来朝廷恩典的特权受到挑战,庶子亦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祖先带来封赠,进而提高社会地位.蒙化左氏谱牒所反映的家族变化,也出现在卫所军官家族的谱牒中,反映了在明清制度变化背景下世袭家族嫡长子与庶子身份地位的变化.

    世袭家族族谱云南明清时期

    "为政在人":民国时期云南边政人员研究

    罗群张燕舞
    8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国开发边疆、改革边政的共识与努力下,从中央到地方,强化边疆行政管理,颁行政策法规,设立各级边疆行政机构,任用边地行政人员,着眼于推进边政建设与边疆开发的现代化.边政人选关系民心向背及国防外交,而云南地方政府在对边政人员的选拔任用、考绩奖惩、监督管理中既遵从中央政令,又具有鲜明的边地特色,经历了由地方自主向中央主导的转变,展现了边疆内地化进程中政治整合与统一下的融合关系与特点.

    边政边地行政人员"为政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