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661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李岩吴新军侯栋孙培胜...
    1342-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61例连续胃癌手术病例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癌肿部位、p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情况.结果 661例胃癌病例中男性499例,女性162例.661例胃癌患者年龄多处于46岁~75岁之间,56岁~70岁为发病高峰,平均年龄为(63.03±9.07)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3.23±8.9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62.42±9.44)岁.不同性别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肿部位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为主(72.61%),不同性别组胃癌癌肿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98.18%);分化程度以低-中分化胃癌为主(88.65%).胃癌T分期pT3组和pT4a组分别占39.49%和31.47%,随着pT分期的升高,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脉管癌栓阳性率逐渐增高,其中,pT3组与pT2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脉管癌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癌肿部位不同,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脉管癌栓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该院收治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如下: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为主;分化程度以低-中分化腺癌为主,且与胃癌的原发部位无关;T分期多为T3和T4a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脉管癌栓的发生与T分期呈正相关,但不同部位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脉管癌栓发生无明显差异.

    胃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对比增强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晏敏付倩马遥黄丽萍...
    1347-1349,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对比增强X线摄影(CESM)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超声检查或临床疑似乳腺疾病的患者67例(共72个病灶),均采用常规乳腺X线摄影(MG)、CESM检查.观察MG、CESM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结果,以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得的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G、CESM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67例患者(共72个病灶)经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得病理学结果证实为恶性病灶、良性病灶各有42个、30个.乳腺恶性病变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占比最高,为50.00%;乳腺良性病变以纤维腺瘤占比最高,为25.00%.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CESM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0.960)、灵敏度(0.966)、特异度(0.747)高于MG(0.844、0.897、0.609).结论 CESM可作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优选方法,其诊断乳腺癌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MG,对提升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效能.

    乳腺病变乳腺对比增强X线摄影常规乳腺X线摄影诊断效能

    DCE-MRI,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良敏魏红霞龚雪
    1350-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CE-MRI,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结节患者106例,均为单发结节,分析应用DCE-MRI,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良恶性结节DWI参数比较发现,恶性结节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良恶性结节DCE-MRI参数比较发现,恶性结节中不规则形态、不均匀强化及TIC为Ⅲ型的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乳腺恶性结节组的CA153及CEA的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结节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CE-MRI、DWI、CA153、CEA单独及联合应用的AUC分别为0.745、0.732,0.653、0.593及0.852.结论 DCE-MRI、DW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力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与超声BI-RADS分级、声像图表现的关系分析

    刘亚君
    1353-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乳腺包块患者(87个包块)的有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行BI-RADS分级,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包块性质,统计分析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BI-RADS分级显示,87例包块患者中,共检出49例恶性病变(4a级、4b级、4c级、5级),38例良性病变(3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7例乳腺包块患者共检出87个包块,其中恶性病变共50例,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1例,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7例;良性病变共37例,主要包括乳腺增生结节23例,纤维腺瘤12例,其他2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超声BI-RADS分级检查的灵敏度为96.00%(48/50)、特异度为97.30%(36/37)、准确度为96.55%(84/87);kappa检验显示:超声BI-RADS分级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0,P=0.000);恶性病变直径≥2 cm、钙化、边界不清、纵横比≥1、后方回声逐渐衰减、血流(PSV>20 cm/s,RI>0.70)的占比均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与声像图表现结合应用,可提高乳腺包块的定性诊断,精准地判定乳腺包块的良恶性,进而提高乳腺癌的检出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乳腺癌病理分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声像图表现

    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吴晓昀荆林林齐夏丽
    1356-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随访2年,根据是否复发转移分为预后不良组(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良好组(未发生复发转移),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2例复发转移,复发率为27.50%(22/8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晚、ER表达阳性、2hPG>10.0 mmol/L、HbA1C>9%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晚、ER表达阳性、2hPG>10.0 mmol/L、HbA1C>9%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

    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唐静田君曹妍妍
    1359-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Ⅰ~Ⅲ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Ⅲ期卵巢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行开腹手术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围手术期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结果 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生存质量评分、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CD8+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孔腹腔镜手术卵巢癌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发症

    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

    邱天谢飞
    1363-1365,1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治疗子宫内膜癌(E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E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PAND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肿瘤标志物、预后情况.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时间[(62.45±6.79)min]长于对照组[(49.89±5.16)min],肛门排气时间[(1.46±0.39)d]、住院时间[(8.19±2.11)d]均短于对照组[(2.35±0.47)d、(13.54±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A199、CEA、CA125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PAND治疗能够有效清扫淋巴结,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患者预后,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肿瘤标志物并发症

    三维后装与二维后装对宫颈癌患者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影响

    刘晓梅潘好奇霍晓庆张清琴...
    1366-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后装与二维后装对宫颈癌患者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55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后装治疗技术分为两组,二维组(25例)、三维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外放疗及顺铂同步化疗,二维组进行二维后装放疗,三维组进行三维后装放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直肠和膀胱受照剂量,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三维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67%)较二维组(80.00%)高(P<0.05);三维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和直肠受照剂量均低于二维组(P<0.05);三维组放疗急性直肠炎、急性膀胱炎、乙状结肠炎发生率分别为76.67%、10.00%和3.33%,均较二维组(96.00%、32.00%、20.00%)低(P<0.05).结论 三维后装放疗相比于二维后装放疗,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对直肠、膀胱危及器官照射剂量更低,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宫颈癌膀胱直肠后装放疗

    改良后路径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王丽娜韦德华朱伟华
    1370-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后路径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路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改良后路LRH,而对照组56例,则采用传统LRH,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炎性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且对照组更甚(P<0.05);术后1年,两组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改良后路径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更佳,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同时不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影响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改良后路径腹腔镜手术宫颈癌疗效血清指标预后

    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杨洋詹永豪
    1373-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89例肾癌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40例,采用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49例,则采用传统的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随访2年,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术前2组的肾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2组的肾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更优(P<0.05).术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4.4%)(P<0.05).年龄≥65岁、血尿、吸烟、淋巴结转移均为肾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对肾癌患者的疗效较佳,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肾癌术后复发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保留肾单位肾癌疗效术后复发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