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继洲

双月刊

1673-5595

skxb@upc.edu.cn

0546-8392386 86983493

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宗旨与突出石油和地域特色,重点刊登石油经济、石油文化、高校师生关注的理论热点和有关黄河三角洲开发研究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碳达峰的非线性机制与异质性路径研究——基于山东省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曲越刘家童秦晓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CO2 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对此,中国于 2020年提出了"双碳"目标.作为碳排放大省,山东省的CO2 排放机制和碳达峰轨迹值得关注.以EKC曲线为基础,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实证分析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碳达峰路径.研究表明:山东省地级市CO2 的排放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符合EKC曲线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研究发现:山东省各地级市的碳排放机制和路径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青岛、济南和威海等城市碳峰值点的人均GD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这些城市有望成为山东省最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城市;以滨州、德州和济宁为代表的轻工业主导型城市,其碳减排处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这类城市在碳减排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口规模的控制;枣庄、菏泽和淄博等重工业主导型城市,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逐步达到碳峰值点,这些城市重工业比重相对较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成为该类城市碳减排的工作重点.

    碳达峰碳减排EKC曲线区域协同

    数字化转型赋能氢能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张鸿雁刘若琳周鹏任娜娜...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国对氢能战略布局的高度重视以及数字化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数字化与氢能技术的融合趋势更加凸显.基于数字化氢能相关专利申请数据,综合采用专利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模型,探讨数字化与氢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态势,并结合2006-2022 年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专利数据,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氢能技术创新.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数字化氢能技术融合趋势加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氢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论表明: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对氢能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较为明显,对其中实用新型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管理效率较低、研发人员数量更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氢能技术创新表现出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从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支持力度、深入挖掘数字化和氢能技术的耦合应用潜力、探索新型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推动数字化氢能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氢能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理论困境、程序逻辑与优化路径

    占善刚张梁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生态文明司法服务和保障的重要措施,环境保护禁止令尽管已有规范化解释,但行为方式、程序效果偏离了预防性保护理念的方向.现有研究选择中间禁令制度或人格权禁令制度作为理论参照的尝试,忽视了中国环境保护禁止令来源于行为保全,应当具有民事程序领域的特定蕴意.环境保护禁止令强调,责令被申请人不为一定行为是环境司法谦抑性的体现.适用略式诉讼程序法理审查环境保护禁止令,并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案件的类型,区分性地适用勘验、当事人陈述等证据方法,能够填补现有规范的阙漏,契合预防性司法的要求.同时,法院裁决应当围绕属于本案请求权之下的保全请求权展开,引入听证程序,赋予当事人异议的权利,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与服务体系提供有效规则保障.

    环境保护禁止令行为保全略式诉讼程序司法审查

    论"双碳"目标下《电力法》的修订

    庄汉孙益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电力法》存在着立法定位偏差、价值理念滞后、基本制度不足等立法罅漏,相较于国家当前的重大政策方向有所偏移.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法》在修订时,应当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重要特质,突显出立法的"双碳"导向.鉴于此,《电力法》应当从立法定位、价值理念以及基本制度等方面进行"三位一体"式的革新.在立法定位方面,《电力法》应当从"行政管理法"转变为"经济法";在价值理念方面,《电力法》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理念;在基本制度方面,《电力法》应当在宏观层面完善电力规划制度,在微观层面则应从"三侧"着重发力:发电侧补充可再生能源制度、输配电侧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售电侧健全电力价格机制.

    "双碳"目标《电力法》法律修订新型电力系统

    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内在逻辑与整体建构

    赵文靖李佩霖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调查官制度源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制度实践,这一制度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所吸纳,近年来在生态环境审判领域亦有设立之趋势.技术调查官制度有其特有的内在逻辑,即为法官提供技术辅助,以克服法官在审判中面对日益繁杂的技术问题难以形成心证的困境.这一特有的制度逻辑,填补了中国技术事实查明方式的不足.但目前对技术调查官制度适用领域的限制,使这一制度的价值无法全面展现;立法中对技术调查官制度功能的不明晰,亦导致了技术调查官制度设计上存在问题.对此,可去除适用领域的限制,设立整体性的技术调查官制度,并基于其内在逻辑理顺制度架构.

    技术调查官生态环境审判技术事实查明司法体制改革

    气候能源复合危机背景下法国核能复兴战略:路径、影响与挑战

    李昕蕾刘倩如
    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爆发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叠加能源供需失衡,致使能源安全成为欧盟能源政策的优先议题.作为欧洲民用核能领域的领导者,法国在核能复兴战略框架下,通过重启核电建设,加强自主供电能力并强化能源安全,同时助力2050 年碳中和目标实现.马克龙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政策调整、立法保障、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等途径,推动核能重振计划有序开展,展现出作为核能复兴"领跑者"的坚定决心.核能复兴战略的实施对能源地缘政治产生了复合型影响,即法国核能政策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划前景,且法德围绕核能的分歧阻碍了欧盟能源一体化步伐,法国力求在欧盟核能制氢战略中发挥区域领导性角色,并加速核能外交以建构区域核能联盟和全球核能伙伴关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战略仍面临多重挑战,目前核反应堆存在老化、腐蚀及低效例检的问题,国内分歧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使得法国核电成本不断攀升,核设施在气候危机面前的韧性安全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核能关键矿产的外部依赖也存在产业链供应风险.

    气候能源复合危机核能复兴战略法国碳中和能源安全

    社会-技术视角下的超大城市能源转型路径比较研究——基于伦敦和纽约的案例分析

    盛春红华晗悦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超大城市的能源转型成效及其经验值得深入探究.超大城市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成效差距显著.基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理论模型对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路径及成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微观的社会-技术利基层面,纽约与伦敦作为超大城市,都为能源转型创新提供孵化的有利条件;在中观的社会-技术系统层面,纽约的能源转型创新扩散受到纵向层面美国联邦政府气候政策摇摆的负面影响,而伦敦的能源转型创新因获得英国中央政府支持而更易于扩散;在宏观的社会-技术景观层面,伦敦比纽约更容易受到世界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促使伦敦开展能源转型跨区域协作以增强其应对国际危机的韧性.由此可知,尽管超大城市有着能源转型创新温床的优势,但其能源转型创新的扩散和规模化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跨区域协同合作;超大城市的能源转型需要依赖于纵向与横向的多层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推动能源转型相关创新的发展和扩散,进而打破传统能源体制的锁定效应,实现能源转型.

    社会-技术转型理论超大城市能源转型伦敦纽约

    中国共产党强化权力监督探索的历史经验

    李文君杨赟悦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经验是砥砺奋进的智慧之源、力量之基.强化权力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华仍保持蓬勃青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对权力监督的百年艰辛理论和实践探赜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斐然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铸魂强基,坚定理想信念以补足精神之钙;秉要执本,着力破解领导干部监督难题;纲举目张,以党内监督引领多元化监督;树威立信,不断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建章立制,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制度建设.这些经验凝聚着党和人民丰厚的思想智慧和巨大的心血气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权力监督运作规律的科学认识,从中撷取思想精华、获得理论启迪,有利于汲取前行力量,指引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成功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历史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

    王红张旭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依托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两者的发展进程融为一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在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精神指引、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文化根基、激发人民主动精神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群众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立场坚定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队伍、培育具有全球性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使命

    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间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

    孙燕芳宋畅王依凝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有效破解了金融排斥困境,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但其对企业间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仍有待检验.以2011-2019 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间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抑制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行为.调节机制检验表明:行业竞争程度越低、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客户集中度越高,数字金融对企业间商业信用融资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基于供应链的银行信用,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企业间商业信用融资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技术促进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抑制了企业间通过商业信用进行融资的需求,能够缓解企业间占款问题.今后,应发挥数字金融的优势,挖掘供应链金融的潜力,规范金融监管,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

    数字金融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供应链金融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