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化工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化工应用
石油化工应用

周彤

月刊

1673-5285

nxsyhg@vip.163.com

0951-5016467

750002

宁夏银川市凤凰北街172号

石油化工应用/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新资讯,掌握国内外科技研发新动态,读者对象为石化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一切有关于石化发展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上低渗潜山储层缝网压裂可行性评价方法

    邢云龙赵鹏飞樊爱彬梁永星...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低渗潜山储层开发难度大、开发经济界限高,开发效果受压裂改造体积影响很大.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在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认为M潜山储层可以形成复杂人工缝网.为进一步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建立了以储隔层应力差、隔层厚度、逼近角、水平应力差异系数为参数的缝网评价方法,并给出了最优值,认为储隔层应力差小于4 MPa或隔层厚度小于 7m时,可以实现人工裂缝穿层,实现裂缝复杂化.该研究对论证海上低渗潜山储层压裂能否形成复杂缝网,提高单井初产和累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低渗潜山储层缝网压裂储隔层应力差水平应力差异系数

    遇CO2自修复防腐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及应用

    岳家平彭云帆武广瑷武治强...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CCUS井下难以维持水泥石长期完整性的问题,构建了一种遇CO2 自修复防腐固井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引入了自修复材料以及防腐材料,配合其他外加剂形成了密度1.9 g/cm3 的水泥浆体系.该自修复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良好,能够达到固井施工的要求.研究了该体系的防腐性能以及自愈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腐蚀 30d后水泥石的腐蚀深度小于 1.00 mm,CO2 腐蚀后抗压强度增强.腐蚀 30d后,造缝自修复水泥石的抗压强度相对增长百分比为149.30%.腐蚀12h和 24h后,水泥石的自修复率分别为 97.64%和 97.97%.本文构建的自修复防腐固井水泥浆体系能够有效推进CCUS技术发展以及助力CO2 上百年的封存.

    固井水泥浆CO2自修复防腐CCUS

    砂砾岩储层压裂地应力差影响探究

    杨文博姜旭
    72-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平地应力差对裂缝扩展趋势影响最为显著,此外由于砂砾岩储层含有砾石,裂纹与砾石相互作用会对水力压裂施工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利用泰森多边形对砾石随机分布进行表征,采用全局插入的有限元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对砂砾岩储层裂缝扩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裂裂缝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延伸,且延伸距离也呈增大趋势;井眼压裂液注入附近,水力裂缝将产生穿砾现象,相比绕砾将消耗更多能量;砾石对水力裂缝有吸附作用.

    砂砾岩有限元地应力差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谢沛桐王璇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X油田为典型的低渗、低压油气田,储层致密,开采难度大.为提高采收率,X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特性改变、产量降低、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对注水井的动态监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可以有效测量水流速度,不仅适用于笼统注入井、分层配注井、聚合物注入井和CO2 注入井的注入剖面测量,还可以测量油管内和环套空间中不同方向水流速度.在精细分层、检验井下工具情况方面效果显著.

    氧活化测井动态监测应用

    空心玻璃微珠在老井侧钻井中的应用

    付雄涛罗延庆蔡维利杨晓龙...
    80-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田的开发,老井开窗侧钻井逐渐增多,该类井具有环空间隙窄、水泥石性能要求高等特点.部分井开窗点高、裸眼段较长,目前广泛使用的 1.18~1.55 g/cm3 普通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无法兼顾一次上返固井要求及后期开发的强度要求.经室内优选出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减轻材料配制出 1.15 g/cm3 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具有流动性好、稳定性高、抗压强度高等优点,能够兼顾固井工艺要求与强度要求,现场应用 2 口井,固井质量良好,在天然气开窗侧钻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玻璃微珠老井侧钻低密度水泥固井

    吴A区侏罗系油藏黏弹自调剂调驱效果分析

    付红许开国王鹏王迪...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A区延 9、延 10 底水油藏于 2017 年开始水驱动用程度大幅度下降,只有 38.0%,受重力影响,吸水段逐渐下移,受地层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前期注入强度和采液强度大的影响,底水过早锥进导致油井见水,甚至见注入水发生水淹,常规堵水调剖措施无法完成地层深部地带封堵.为延缓注入水沿大孔道和微裂缝等地层深部高渗通道突进,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吴A区延 9、延 10 油藏于 2022 年 8 月开展黏弹自调剂调驱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22 年 8 月—2023 年 10 月注入黏弹自调剂后,调驱效果较好,深入地层后能有效滞留于孔喉,平均单井日注水量下降,注入压力由 7.20 MPa上升到 7.80 MPa;整体吸水指数由 38.1 m3/(d·MPa)下降到 25.1 m3/(d·MPa);黏弹自调剂在地层中形成有效封堵,有效改善油水流度比以及提高洗油效率,注入黏弹自调剂后月度递减率由0.10%下降到-0.40%,月度含水率上升幅度由 0.03%下降到 0.02%.

    底水油藏聚合物黏弹性深部调驱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HT区块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丹陈博赵旭东顾建军...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采、运送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及流动条件的变化,石蜡不断从原油中析出,造成井筒、管线的结蜡.微生物防蜡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选用合适的微生物防蜡菌液,有效解决油井结蜡的问题.通过开展原油黏度测定、菌群含量检测,对比功图载荷变验证其防蜡应用效果.经过 180 d的现场试验,HT区块4口油井结蜡周期明显延长,取得了不错的防蜡效果.

    油井结蜡微生物防蜡

    利用铝钒元素测井划分碎屑岩储层带

    李冠男李亚男莫国炎王瑞科...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西部 4 个盆地典型井的岩心测试资料表明:在受泥质含量控制的碎屑岩发育区(非受钙质影响区),铝钒元素含量较低,对应的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相对较好,寻找低铝低钒元素含量区,对应的储层相对较好,反之储层较差.本文利用该原理对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LT区域的储层进行识别和划分,结合铝钒元素含量将储层划分为有利储层带、过渡带、欠储层带,对有利储层进行更加准确的识别.

    铝元素钒元素LT区域储层

    X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及有利区预测

    王平平李宇飞刘权奎朱思卿...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X油田长7油藏是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的重点勘探区域,目前在该区域共完钻探井、开发井 290 余口.本文通过对该区探井的测井、录井、钻井以及试油等资料的系统整理,重点认识主要含油层系长 7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深入分析储层特征,明确油藏特征,开展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X油田长 7 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绿色极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分选中等~好,次棱状磨圆;填隙物中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绿泥石为主,碳酸盐矿物以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为主.研究区长 7 致密油储层非均质性为中等偏弱储层,整体以Ⅲ类储层分布为主,长 72 小层Ⅰ、Ⅱ类储层较为发育,为研究区优质储层.综合研究长 7 致密油储层优选建产有利区 5 个,新增地质储量 1 669.9×104t.为该区的整体规划、开发方案编制及区域探井部署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储层特征致密油有利区

    吴起地区长61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袁方李元昊任雄风郭秀...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 6 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 6 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开展储层特征研究,明确储层致密成因,为储层预测等提供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吴起地区长 61 储层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长 61时期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喉道细、分选差,属低孔-超低渗储层.导致该区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沉积相控制着储层原始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区内可见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

    吴起地区长61储层沉积致密成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