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卓凯星

季刊

1672-2116

jscbygrxjb@tom.com

028-8558615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Journal Parasito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查看更多>>本刊为寄生虫病医学科技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病防治、科研人员,主要报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经验,科研成果,与防治密切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实践研究。 本刊自1999年起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医药卫生辑,加入“中国期刊网”,以及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所投稿件。除文字版刊出外,同时也用以上三种方式刊出。 本刊2001年4月起加入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欢迎广大作者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张薇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戊肝流行病学特征,为戊肝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戊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戊肝18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6/10万;无死亡病例.城区街道报告发病率高于农村乡镇(x2=16.50,P<0.001);发病时间有季节聚集性发病高峰特征(r=0.171,P=0.005);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x2=10.01,P=0.002),男女性别比1.64∶1;50~60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3.35/10万);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7.03%),农民及农民工次之(20.54%).结论 绵阳市涪城区戊肝发病率较低,发病以城区街道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戊肝的防控工作.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2013-2022年巴中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罗玲芳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巴中市丙肝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巴中市报告的所有丙肝病例资料.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 2013-2022年巴中市报告丙肝病例1 472例,年平均发病率4.59/10万,无死亡病例.丙肝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的均是平昌县,各县(区)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401,P<0.001);2013-2022年巴中市丙肝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2022年上升明显;从月分布来看,3月累计报告病例最多,9月最少,集中度M=0.06,季节性较差;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67,P=0.001);发病人群以农民最多,占62.64%.结论 2013-2022年巴中市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全国丙肝发病趋势相同.医疗机构丙肝核酸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对丙肝RNA检测阳性病例根治方案的宣传和推广,降低丙肝的患病率.

    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

    2013-2022年扬州市江都区法定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戴澄万久琴
    74-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探讨2013-2022年扬州市江都区法定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相关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3.0软件分析2013-2022年扬州市江都区法定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数据,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3-2022年扬州市江都区乙、丙类传染性疾病病例报告25878例,年平均发病率247.5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0~4岁儿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水痘发病数最多,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33.30,P<0.001),肺结核发病数居第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427.340,P<0.001).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报告病种.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在2019年发病率最高(23.90/10万).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2021和2022年均只有个位数病例报告.结论 扬州市江都区法定传染性疾病发病数明显减少,应继续加强肺结核、水痘、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法定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干预.

    法定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防控建议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侯萍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该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相关数据,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用圆形分布法计算发病季节高峰r值.结果 2005-2022年绵阳市涪城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5 0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81/10万,不同年度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265.13,P<0.001).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145.63/10万上升到2022年的239.59/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x2趋势=78.65,P<0.001).城区街道报告发病率高于农村乡镇(x2=2622.27,P<0.001).报告发病时间无季节聚集性发病高峰特征(r=0.038,P=0.487).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x2=215.92,P<0.001).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 088.74,P<0.001);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年龄组依次为0~9岁(865.90/10万)、80岁及以上(116.74/10万)和10~19岁(85.82/10万).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57.99%),学生次之(10.85%).明确病原诊断5258例,占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总数的35.03%.其中病毒类感染5 052例(96.08%),细菌类感染175例(3.33%),真菌类感染13例(0.25%),混合感染18例(0.34%).结论 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呈上升趋势,2岁以下儿童和城区街道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和地区.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幽门螺杆菌空泡细胞毒素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桂玲张东军李娜万秀菊...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空泡细胞毒素A(VacA)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 ORF Finder、Protpapram、ProtScale、Cell-PLoc 2.0、SignalP-6.0、TMHMM-2.0、NetNGlyc-1.0、NetPhos-3.1、SOPMA、SWISSMODEL、IEDB、SYFPEITHI、STRING等对VacA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抗原蛋白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等进行预测.结果 VacA蛋白由74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3549H5597N1009O1111S9,原子总数为11275,其编码基因全长3867bp,等电点9.33,不稳定指数18.53,脂肪族氨基酸指数82.40,平均疏水性为-0.342.该蛋白有跨膜区无信号肽,有12个糖基化位点和71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以无规则卷曲(占44.03%)为主,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VacA蛋白含有9个B细胞表位,多个T细胞表位.结论 VacA能够磷酸化,并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可作为抗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的候选蛋白.

    幽门螺旋杆菌VacA生物信息学结构

    2012-2022年元谋县炭疽流行特征分析

    周其开杜昌海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2年元谋县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1.5软件对2012-2022年元谋县炭疽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2-2022年元谋县共报告炭疽病例32例,均为皮肤炭疽.炭疽年平均发病率为1.3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01).发病呈季节性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5至11月.病例呈地域性分布,集中在5个乡镇发病,不同地区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0,P<0.001).炭疽病例职业均为农民.男性25例,女性7例,男女性别比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5,P<0.001).发病人群以30~59岁青壮年为主,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00,P<0.001).感染方式均为接触感染,28例为剐剥病死牛羊而感染,4例为喂养羊只时接触感染,剐剥接触感染明显高于喂养接触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00,P<0.001).感染部位为手指22例、手背5例、上肢前臂4例和脚背1例.不同感染部位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00,P<0.001).累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聚集性疫情2起.结论 元谋县炭疽疫情总体形势较重,炭疽疫源地持续存在.应加强畜牧部门与卫健部门的联防联控,加强畜间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畜间疫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Toll样受体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李平刘河静马春敏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按肺部感染发生与否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2组患者血清IL-6、IL-17、TLR4和TLR7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7、TLR4和TLR对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指标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为α=0.017(0.05/3).结果 COPD患者肺部感染率30.00%(45/150),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COPD病程、有饮酒史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有吸烟史、COPD分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感染组血清IL-6、IL-17、TLR4、TLR7水平均分别高于未感染组(P均<0.05).血清IL-6、TLR4和TLR7水平随COPD病情加重而上升(P均<0.05),中度组、重度组血清IL-17水平均大于轻度组(P均<0.017),中度组与重度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75).血清IL-6、IL-17、TLR4和TLR7水平预测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73、0.879、0.828和0.844,基于Logistic回归的4项联合预测AUC为0.990.COPD患者血清IL-6、IL-17、TLR4与TLR7之间均正相关(P均<0.05).结论 血清IL-6、IL-17及TLR4、TLR7对老年COPD患者肺部感染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4项联合能提高肺部感染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白细胞介素Toll样受体

    2012-2021年四川省学校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肖月夏勇李运葵熊燕...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四川省学生和教师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结核病监测和防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2-2021年四川省学生和教师的肺结核病案信息,收集《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教师人口的数据.采用WPS 2019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图表制作.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进行描述,趋势分析进行趋势x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为0.05.结果 2012-2021年四川省共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31 771例,教师肺结核患者2454例.2021年学生肺结核登记率为30.80/10万,较2012年的21.17/10万上升了 9.63/10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3 893.517,P<0.001);2021年教师肺结核登记率为28.13/10万,较2012年的41.63/10万下降了 13.50/10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57.087,P<0.001).不同性别、民族、患者来源、病原学结果、治疗类型的学生和教师肺结核患者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2012-2021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教师肺结核疫情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的学生和教师肺结核疫情较严重,应进一步规范开展结核病筛查工作.

    肺结核学生教师流行病学特征

    2017-2023年大竹县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江帆余建军李代银
    110-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3年大竹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其他感染性腹泻防制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7-2023年四川省大竹县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卡.运用WPS 2019及SPSS 21.0软件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或卡方趋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3年大竹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 6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76/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82.959,P<0.00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2023年高峰出现在8至9月,其余年份发病高峰均为12月至次年3月.全县31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欧家镇、中华镇、竹阳/白塔街道.发病以0~3岁的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2017-2023年大竹县其他感染性腹泻以0~3岁的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加强对婴幼儿家长、幼托机构教师及保育员的健康宣教;同时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诊断治疗;推广疫苗接种,降低发病率.

    其他感染性腹泻三间分布传染病大竹县

    2022年道孚县小学生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白雪飞王谦张光葭周章俊...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对藏区儿童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知识与信念的干预效果,调查其对未来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求.方法 2022年采用包虫病防治连环画册对道孚县小学生进行健康宣讲,并在宣讲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了解其包虫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和健康信念形成情况,以及其对健康教育的接触情况与内容形式偏好.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共计调查道孚县1~6年级小学生120名.干预前后小学生健康信念具备率分别为100.00%(120/120)和97.50%(117/120),差异无统计意义(P=0.25).干预后,不同年级分组的小学生健康信念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高年级小学生健康信念具备率高于低年级小学生.干预前后学生核心知识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0.00%(60/120)和51.66%(62/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干预后不同民族、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高年级组小学生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小学生,藏族小学生知晓率高于汉族小学生.接受干预后,学生对"人体患病部位"回答正确率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国家包虫病政策支持"及"动物包虫病"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经过干预后仍仅有69.17%和0.83%.96.77%的受访小学生表示在学校学习过包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最常接触的防治宣传场景为医院(89.20%),对健康教育材料接受度最高的为视频广告,文字内容的实用性、图案形式是小学生们关注的重点.结论 结合连环画册进行现场宣传教育活动能提升学生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今后可采取视频(动画片)等形式,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在当地开展更系统、持续的健康教育活动.

    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知识健康信念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