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教学与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教学与仪器
实验教学与仪器

李明

月刊

1004-2326

syjx2004@263.net

0731-82617468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实验教学与仪器/Journ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经验交流、沟通厂校联系。读者对象:中学理科教师、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全国各级教育教仪装备部门的管理人员、教仪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磁波及其传播"实践作业设计

    薛刘萍黄志敏张雷叶世旺...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业作为物理课堂的延伸,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作业设计往往重书面轻实践,在实验探究、联系生活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以苏教版"电磁波及其传播"一节为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分析不同材料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探讨形成有效电磁屏蔽的条件,并甄别相关商品广告宣传的真实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作业电磁波电磁屏蔽防辐射广告宣传

    初中化学教学中疑难问题可视化实践——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

    刘漫时高岑峰何丽萍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证明空气存在、拉瓦锡实验、体积分数概念、实验原理、实验中氧气含量变化等教学疑难问题的可视化进行实践探索.教学设计旨在构造一个多元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和步骤,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并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化学氧气含量教学疑难问题可视化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以"水的净化"为例

    谢胜红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近两年的校内外听课和教研经历,发现师生的跨学科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跨学科活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尚未落实,课堂教学面临极大挑战,应试教育倾向依然显著.针对这一现状,以"水的净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案例,论述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策略,以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跨学科融合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水的净化

    利用手持技术分析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以CH3COONa溶液为例

    康正雄何国章刘晓艳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不同条件下CH3COONa溶液的pH,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探究浓度、温度、外加酸碱等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利用数据和图表处理实验信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的深入探究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探究经验,同时可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手持技术定量分析盐类水解pH

    "观察鸡卵的结构"创新实验探究说课

    杨静向君军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推动实验教学的改进.以"观察鸡卵的结构"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辅以提问引导,使学生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探索鸡卵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鸡卵结构实验探究核心素养

    验证液体压强实验装置的改进

    鲍廉静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教版教材中"液体的压强"演示实验存在演示器材较短、容易破损和现象不明显等不足.利用透明塑料管、塑料三通对其器材进行改进,可以顺利完成教材中的多个实验.根据需要组装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方面可以把多个实验融入一个实验装置中,另一方面可以随意拆卸和组装装置,便于在不同的地点使用,具有操作方便、效果突出、经久耐用和方便保管等优点.

    液体压强实验装置改进

    基于STEAM教育的初中物理电路制作

    雷行亮李闷心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生活经验难以获得、实验室器材缺乏等学习困难,可引入纸电路,让学生如设计师一般亲自动手,从而制作具体场景的电路.一方面,可以将科学、技术、艺术和工程等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电路知识、增强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的理念.

    纸电路STEAM教育初中物理导电胶带电路制作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实验装置创新设计

    常志平焦政翰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实验装置存在的现象不够明显、无法定量分析等缺陷,对其进行优化与创新设计——利用橡皮膜代替海绵,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同时利用激光笔定位支架陷入橡皮膜的深度;借助U形玻璃管探究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时砝码对橡皮膜所产生压强的变化.由实验结果发现,两个实验方案均可进行定量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构压强概念,达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压力作用效果转换法定量探究创新设计

    验证正(余)弦交流电电压峰值和有效值关系

    李叶贤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所介绍的正(余)弦交流电电压峰值Um和有效值U的关系为Um∶U≈1.414,但未经实验加以验证,故而部分学生对此结论心存疑惑.对相同小灯泡分别施加交变电流的峰值电压和恒定直流电压,使其各自发光,照射固定的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相同的输出电压,通过DIS系统测量交流电的峰值电压Um和恒定直流电压值U,验证两者的定量关系为Um∶U≈1.414.该创新实验结果误差小,结论可信,用定量观测代替理论说教,颇具说服力,学生易于理解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正(余)弦交流电DIS系统有效值峰值U-t图象

    "吹起纸片"现象的原理探讨及改进

    刘顶刚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吹起纸片"现象典型的错误解释是,从嘴里吹出的气体使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减小.但实践证明,这是对伯努利原理的误用.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给出"吹起纸片"现象的正确解释.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证实吹起纸片是因缺少空气补充而导致气压减小形成压力差所致.分别从引入、讲解和应用3个方面给出伯努利原理教学建议,并以符合(或接近)原理适用条件的例证传授物理知识,逐步引领学生走近科学,以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伯努利原理吹起纸片空气流速气体压强流体压强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