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杨蓉娅

双月刊

1674-1293

sypfbx@vip.sina.com

010-84008103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为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当好皮肤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医技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护理专家共识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护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美容护理与咨询管理学组杨蓉娅王聪敏...
    65-68页

    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海姆泊芬护理专家共识

    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贾雷强郭书萍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临床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的37例患者,先后行皮肤镜和组织病理诊断、分级,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皮肤镜诊断光线性角化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探讨皮肤镜与组织病理分级诊断的一致性及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皮肤镜诊断的灵敏度为85.19%、特异度为80.00%.皮肤镜与组织病理分级诊断具有中等一致性(P<0.05).皮肤镜特征在各组织病理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镜诊断光线性角化病效能较高,在分级诊断中皮肤镜也具有一定价值,尚不能认为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角化病,光线性皮肤镜组织病理诊断组织病理分级

    皮肤镜在化脓性肉芽肿诊断中的评估

    王素环宋维芳欧阳玲林双娇...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脓性肉芽肿皮肤镜特征及皮肤镜在化脓性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疑似化脓性肉芽肿的31处皮损,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随后由皮肤镜医生进行皮肤镜检查,同时对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31例疑似皮损中,皮肤镜检查确诊25例,组织病理检查确诊27例.以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75%.化脓性肉芽肿患者的皮肤镜特征以红色均质区最多见(25/27,93%),其次为白色领圈样结构(18/27,67%).常见皮肤镜模式为红色均质区+白色领圈样结构+白色条带(7/27),其次为红色均质区+白色领圈样结构(6/27)、红色均质区+白色领圈样结构+血管结构(4/27).结论 皮肤镜可以作为化脓性肉芽肿的辅助检查和诊断方法.

    肉芽肿,化脓性皮肤镜组织病理诊断

    儿童皮肤型红斑狼疮16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张莉江弘婧浦芸静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6例儿童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16例儿童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儿中男3例,女13例;皮损多部位泛发者3例,面部11例,颈部1例,头皮1例.抗核抗体(ANA)阳性7例,阴性9例,合并抗SSA抗体阳性1例,抗Jo-1抗体阳性1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1例.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6例,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9例,其中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各3例,肿胀型红斑狼疮、冻疮样型狼疮、狼疮性脂膜炎各1例.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者10例(62.5%),其中1例最终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织病理学多表现为毛囊角栓形成,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噬色素细胞分布,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少数可出现黏蛋白沉积.结论 儿童皮肤型红斑狼疮在儿童中少见,容易被误诊,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可早期诊断.

    红斑狼疮,皮肤型儿童组织病理

    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11例分析

    胡晋云李关芳张宁宁谢彤阳...
    81-8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应用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并完成随访的11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患者年龄30~91岁,男4例,女7例,基底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期手术完成,所有转移皮瓣和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肿瘤无复发,创面修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局部皮瓣转移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术是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具有手术一期完成、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片易于成活、肿瘤复发率低、恢复良好的优点.

    肿瘤,皮肤,恶性头皮创面修复局部皮瓣皮片移植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儿头皮血管瘤影响毛发生长的研究

    翟寒月宋益兴翟淑越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婴儿头皮血管瘤(IH)影响毛发生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38例接受PDL治疗并痊愈的头皮浅表血管瘤患儿,电话随访治疗结束以后至少2年的头发生长情况.结果 随访时29例患儿头发生长基本恢复正常,6例患儿头发生长稀少,3例患儿头发完全缺失.瘤体面积≥ 1 cm2,PDL治疗次数>7次,平均治疗能量≥10J/cm2是影响毛发生长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头皮浅表血管瘤患儿,当瘤体面积≥1cm2、瘤体厚度增加时,建议采用PDL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可以减少激光治疗次数与治疗能量,以避免激光治疗引起脱发的风险.

    血管瘤,头皮,婴儿脱发脉冲染料激光

    皮肤石蜡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抗原修复方法的评估

    张彬李治金晶吴滢...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寻找皮肤石蜡包埋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IF-PE)最佳抗原修复方法.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连锁Alport综合征患儿和父(母)亲共14例皮肤组织,冰冻组织免疫荧光(IF-FT)为自身对照,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法IF-PE染色部位和强度.结果 与Ⅳ型胶原IF-FT自身对照比较,采用蛋白酶K修复,仅部分患儿基膜正常分布(6/14),而角质层均异常表达;微波、高温水浴和高压蒸汽3种修复方法,基膜均无正常分布,角质层异常分布(分别为2/14,11/14,12/14);微波联合酶修复法仅2例基膜正常分布,未见角质层异常表达;高压蒸汽联合酶和高温水浴联合酶2种修复法基膜全部正常分布,角质层异常表达(分别为14/14和2/14),表达强度两者接近.结论 高温水浴联合蛋白酶K可作为皮肤石蜡包埋组织Ⅳ型胶原免疫荧光理想的抗原修复法.

    皮肤组织石蜡包埋免疫荧光抗原修复Ⅳ型胶原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及预后的相关进展

    曹嘉力邢昕竹范洁何焱玲...
    93-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疹病毒和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与个体基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趋化因子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兹对DIHS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基因趋化因子治疗预后

    甲银屑病的系统治疗进展

    彭彧婷陈爱军王萍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银屑病(nail psoriasis,NP)属于银屑病特殊部位受累,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类型的银屑病,大部分银屑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甲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其生长缓慢,局部药物不能有效地穿透甲板,且NP的临床表现多样,治疗疗程长、病情易反复,对患者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生活质量.虽然银屑病的治疗已经被研究了数十年,但NP属于难治部位,治疗具有挑战性.NP的系统治疗如口服维A酸类药物、甲氨蝶呤、环孢素、阿普米司特、托法替布等,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依奇珠单抗等,部分药物可有效改善NP,治疗相对安全和有效,显示出其治疗NP良好前景.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就NP的系统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银屑病,甲系统治疗生物制剂

    银屑病相关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陈丹丹夏瑞圆尹志强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银屑病与精神障碍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自杀风险等.兹对银屑病与精神障碍共病的临床现状、评估量表、致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深化对银屑病患者相关精神障碍的认识.

    银屑病精神障碍共病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