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线状苔藓的临床特征,以助儿童线状苔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首次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并平均随访1.5年的57例线状苔藓患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57例患儿男29例,女28例,患儿就诊中位(IQ1~IQ3)年龄为5岁(2~7岁),中位(IQ1~IQ3)病程为13.0个月(11.0~15.5个月).53例患儿皮损为单发,4例患儿有2处皮损.57例患儿共61处皮损,发病部位依次为下肢23处,上肢17处,躯干14处,甲5处,面部2处.根据病灶的形态,主要分为3种临床模式:经典型(47处),色素减退型(8处),甲受累型(6处).3种类型间整体病程存在差异(H=11.801,P=0.003),甲受累型比经典型、色素减退型中位病程长.3种类型活动期病程存在差异(H=12.537,P=0.000),甲受累型比经典型中位活动期长.61处皮损,48处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或0.1%糠酸莫米松乳膏加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1~3个月,13处皮损未治疗或未坚持规律用药治疗.结论 儿童线状苔藓的临床表现及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表现具有典型特征,可辅助诊断.儿童线状苔藓主要分为3种临床模式:经典型、色素减退型、甲受累型.疾病进展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有助于对症缓解瘙痒,缩短进展期病程,但并不缩短总病程.该病有自限性,不治疗经过数月亦可自行消退,且不留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