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角色扮演联合同行评价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李睿韦道祥王宁
    2116-2119,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联合同行评价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指导中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手术室临床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轮转的实习护生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沿用传统手术室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联合同行评价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对2组实习护生带教后的考核成绩、综合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带教满意度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 带教后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80.23±9.56)分]及操作考核成绩[(75.28±6.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14±10.43)分、(68.36±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中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人文关怀、健康咨询、组织效能及整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教学、操作教学、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色扮演法结合同行评价的教学策略增强了手术室实习护生在临床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了教学质量.该教学法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具备在其他专科领域推广应用的潜力.

    角色扮演同行评价手术室护理教学

    基于不同人群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雷泠胡磊任菁菁
    2120-2123,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助实施心肺复苏(CPR)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公众CPR普及率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20-2022年接受本区技能中心统一安排的美国心脏协会标准化CPR培训课程的4类人群共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医疗组312人次,社区组168人次,住培医生组120人次,社会大众组200人次进行研究.收集各类人员的一般情况和培训结果,分析培训效果和影响培训通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4组人群在CPR关键操作环节普遍存在掌握不足,但培训后对CPR知识掌握、认知和实施意愿均有明显提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人群CPR培训通过率的因素有年龄、学历、人群类别、培训经历、培训前知识掌握调查得分、培训前认知实施意愿调查得分(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R培训经历(OR=3.184,95%CI:1.893~5.357,P<0.001)、培训前知识掌握调查得分(OR=1.061,95%CI:1.037~1.086,P<0.001)、培训前认知实施意愿调查得分(OR=1.839,95%CI:1.484~2.279,P<0.001)为CPR培训通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1)4类人群普遍存在CPR关键操作环节掌握不足的问题,开展培训可有效提高人群知识和技能水平、认知和实施意愿.(2)有CPR培训经历、培训前有一定的CPR知识、认知和实施意愿的人群往往更容易通过培训.

    心肺复苏培训医务人员公众

    癌症幸存者营养素养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夏娟邵剑朱文宇孟欣雨...
    2124-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膳食营养问题是影响我国癌症幸存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膳食评估方法因涉及内容繁多,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本研究拟编制适用于我国癌症幸存者的营养素养测评量表,为快速评估癌症幸存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供科学、适宜的工具.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3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预调查等形成初始量表.2023年3-7月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癌症幸存者队列,招募了3 857名癌症幸存者进行调查,采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并对筛选条目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各条目的区分度、难度、信息量、因子负荷等信息,筛选形成包括4个维度、21个条目的癌症幸存者营养素养量表.量表的总Cronbach's a系数为0.83,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亦显示模型拟合较好(x2/df=1.769,TLI=0.986,CFI=0.988,RMSEA=0.026).营养素养水平与癌症幸存者的生命质量相关.结论 构建的癌症幸存者营养素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癌症幸存者营养素养水平及相关研究.

    癌症幸存者营养素养多维项目反应理论量表编制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的负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国强刘旭英孙婧妍尹瑞楠...
    2129-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黑龙江省养老机构中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的负担情况,从患者与其照护者2个角度分析照护者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便利随机抽样法,从哈尔滨市和绥化市两地4所养老机构筛选2023年3-9月入住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护者各157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简易老年抑郁量表(GDS-15)、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展开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护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157名照护者ZBI得分为(28.25±12.55)分;照护者负担与QOL-A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191,P<0.05);痴呆患者的睡眠时间、患者的痴呆程度、患者有无抑郁、照护者性别、照护者培训与否均为痴呆患者照护者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对照护者负担的总体贡献率为32.5%(F=12.541,P<0.001).结论 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普遍存在照护负担,其中,中度负担占比最多(52.23%),养老机构应多关注照护者的性别,给予女性照护者更多关怀,并积极组织提升照护者业务能力的培训,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新模式,增加痴呆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痴呆患者病情程度和抑郁状态,有助于缓解其照护者的负担.

    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负担影响因素

    山西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与履约到岗现状分析

    刘浩王雪洋晏莹莹段朝霞...
    2134-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与实际履约到岗现状,分析可能影响其履约意愿的因素,以提高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与履约到岗率,最终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和使用成效.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7-9月对山西省1 024名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与45家卫生健康管理部门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24名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中,930人(90.8%)愿意前往签约地履约,94人(9.2%)不愿意前往签约地履约.不同性别、生源地、户籍与履约地是否同一地市、履约地级别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意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对政策了解程度、对全科医学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工作了解程度学生的履约意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家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中,35家(77.8%)履约率>75%,8家(17.8%)履约率在50%~75%,2家(4.4%)履约率在25%~49%,无履约率<25%的部门.结论 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整体履约意愿与实际履约率仍有待提高,积极进行政策宣教、加强学校全科教育有利于提高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可适当延长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服务年限、选派原籍生源以改善履约现状.

    订单定向医学生留任意愿全科医学医学教育影响因素

    基于UCSC数据库的肝细胞癌ceRNA网络构建与预后的关系

    邱天屈翔宇李浩令夏文庆...
    2139-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探讨肝细胞肝癌中与预后相关的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从UCSC Xena数据库中获得肝细胞肝癌的基因RNA、mRNA测序数据和临床相关数据.首先使用差异分析和生存分析筛选目标高风险基因,并通过KS检验、逻辑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研究该基因是否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子,进一步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研究其潜在的生物通路.此后,使用ENCORI进行miRNA靶基因预测并利用在线预测工具cyoscape构建了相应的ceRNA网络.结果 hsa-miR-101-3p与25个lncRNA之间具有直接调控关系,有6个lncRNA可以与miRNA竞争性结合.其中GSEC与hsa-miR-101-3p、STIP1共表达相关性最为显著(r=-0.380,r=0.490),可能作为一种调节轴在调控HCC增殖、侵袭、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结论 本研究展示的肝细胞癌中STIP1/hsa-miR-101-3p/lncRNA GSEC调控网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展示的lncRNA可能成为肝癌患者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肝细胞癌竞争性内源性RNA长链非编码RNA预后标志物

    304名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艳华陈海丽闫高慧段爱旭...
    214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304名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失能老人个性化照顾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4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304名失能老人的病历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其长期照顾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304名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量表总分为(122.34±8.83)分,处于中等水平;(2)婚姻状况为丧偶/离异、慢性病数量≥7种、入住疗养机构时间≥4年、居住方式为独居、失能程度为重度失能及亲属探望频率<2次/月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得分较婚姻状况为已婚、慢性病数量1~3种或4~6种、入住疗养机构时间<1年或1~3年、居住方式为与其他失能老人同住或与配偶同住、失能程度为轻度或中度失能及亲属探望频率≥2次/月的失能老人均更高(P<0.05);(3)居住方式为独居、慢性病数量≥7种及失能程度为重度失能是影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得分的相关因素(t=6.082、5.821、4.563,均P<0.001).结论 304名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处于中等水平,且其受居住方式、慢性病数量及失能程度的影响,为满足其长期照护需求,建议为其制定失能老人个性化照顾方案,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需求影响因素

    基于人体工效学的肩袖护具在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陶爱萍贾曼王双双李琪琪...
    2148-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人体工效学设计的肩袖护具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疼痛、睡眠、锻炼依从性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择期进行肩关节镜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共92例.利用Excel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护具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护具组在康复护理基础上使用人体工效学肩袖护具,比较2组术后疼痛、睡眠质量、锻炼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护具组干预2周后疼痛(VAS)评分为(3.02±0.45)分,低于对照组的(4.17±0.68)分(P<0.05).干预8周后多导睡眠指标中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锻炼依从性评分为(65.73±5.10)分,高于对照组的(57.07±8.23)分(P<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以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为(24.88±5.13)分,高于对照组的(18.09±4.12)分(P<0.05).结论 使用人体工效学肩袖护具既可减轻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又可利于患者锻炼依从性的提高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袖损伤肩袖护具人体工效学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

    基于循证的三联预康复在口腔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蒋婕梁化坤刘璐璐徐锦程...
    2153-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预康复对改善口腔癌根治术患者的身心机能及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1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口腔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三联预康复干预.比较2组患者机体活动能力、营养水平、焦虑和抑郁及术后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术前1 d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显高于入院第1天,且6MWD、6MWD提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前1 d、出院前1 d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均升高,且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1 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较入院第1天升高,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出院前1 d干预组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气管切开后拔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经济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预康复应用于口腔癌根治术患者可以提高术前运动能力,改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促进术后康复,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临床结局.

    三联预康复口腔癌康复临床结局护理

    基于决策树模型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胡菲阳华阳婷李璐...
    2158-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以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44例)及非睡眠障碍组(66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40.00%(44/110)];睡眠障碍组化疗周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于非睡眠障碍组,Ⅲ~Ⅳ分期、使用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占比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Ⅲ~Ⅳ分期、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化疗周期、VAS评分、IL-6是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OR>1,P<0.05);纳入以上因素生成决策树模型,共筛出VAS评分、IL-6、TNM分期3个解释变量,VAS评分为最重要根节点变量、预测因子.决策树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15,P<0.001,预测价值较高.结论 TNM分期、化疗方案、化疗周期、VAS评分、IL-6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肺癌睡眠障碍化疗影响因素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