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酸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张晶晶赵宇飞朱华良祝小霞...
    1496-1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酸白蛋白比值(UAR)能够反映机体的炎症和氧化状态,分析其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TO)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对患者中远期死亡的预判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的CTO患者259例,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行冠脉造影前计算UAR.应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UAR对CTO患者死亡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随访期[(39.9±12.3)个月]内,259例CTO患者中有39例(15.06%)死亡,220例(84.94%)存活.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更大,CTO双支病变比例更高,尿素氮、肌酐、尿酸、UA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更高,完全血运重建例数更少,白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O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CTO病变数量增多及UAR增高.UAR预测CTO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95%CI:0.547~0.748,P=0.003),灵敏度为53.8%,特异度为72.7%.结论 与生存者相比,死亡的CTO患者UAR明显增高,UAR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远期全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尿酸白蛋白比值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回归分析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和Ki-67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李阳李玉梅邓军
    1500-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变化与新辅助疗效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最终有80例患者纳入研究.NAC方案采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Her-2阳性型患者NAC方案为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CbHP).NAC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对术后肿瘤残留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根据Miller-Payne系统分级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non-pCR).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on-pCR组ER、PR、Her-2以及Ki-67在化疗前后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分子的表达变化是否与患者疗效相关.结果 在NAC前后ER、PR、Her-2和Ki-67变化率分别为2.50%、7.50%、10.00%和40.00%.NAC前后Ki-67(P=0.011)表达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R(P=0.737)、PR(P=0.581)、Her-2(P=0.108)表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高表达是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NAC治疗可能会影响Ki-67表达水平,而ER、PR和Her-2未发生明显变化.NAC后Ki-67表达水平降低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增殖相关抗原

    稽留流产患者组织病理学及CXCL9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苏仕月魏兆莲
    1504-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病理及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稽留流产的机制.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2月人工流产患者参加研究,其中研究组稽留流产35例,对照组35例.通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绒毛组织的病理变化;RNA测序并通过qRT-PCR验证测序结果及CXCL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研究组HE染色合体滋养细胞减少,炎细胞浸润;透视电镜结果显示,细胞滋养层内质网扩张,合胞滋养层线粒体数量减少;Hofbauer细胞增多.RNA测序分析得到上调最显著的基因包括KRT34(FDR=0.008)、MRGPGR(FDR=0.048)、CUZD1(FDR=0.002)、CXCL9(FDR<0.001)、CD72(FDR=0.043)、FGF14(FDR=0.042)、TMEM176A(FDR<0.001)、GAPT(FDR=0.026).qRT-PCR 表明 KRT34、MRGPGR、CUZD1、CXCL9、CD72、FGF14、TMEM176A、GAPT基因表达均上调(P<0.05),而研究组CXCL9 mRNA表达(28.66±0.38)和对照组(27.4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炎性细胞浸润及CXCL9表达上调可能在稽留流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稽留流产早期妊娠CXCL9基因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并同期半月板由内向外缝合技术在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中的应用

    李想常文举王金子孙振越...
    1508-1511,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半月板由内向外缝合技术在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中应用效果,并与全内缝合技术比较,以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保护关节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3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依据同期半月板缝合方式将全内缝合与由内向外缝合技术患者纳入全内缝合组(51例)与内-外缝合组(69例).比较2组患者半月板愈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手术治疗费用,手术前后三维步态参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半月板愈合率(90.20%vs.94.20%,P>0.05)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手术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内-外翻以及内-外旋均下降,而屈直-伸直均上升(P<0.05),全内缝合组与内-外缝合组患者术后三维步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关节间隙压痛及关节积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缝合组膝内下区麻木发生率高于全内缝合组患者(13.04%vs.0,P<0.05).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并同期半月板缝合采用由内向外缝合技术的疗效与全内缝合法相当,但是其术后膝内下区麻木发生率相对较高.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技术由内向外缝合全内缝合

    自拟健脾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俞捷心刘艳莉李兴钰
    1512-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ME)的疗效和预后预测指标.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0例RVO-ME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2组均连续3个月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注射,联合治疗组口服自拟健脾利水方免煎颗粒,常规治疗组口服安慰剂.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图像中高反射信号(HRF)、黄斑中心厚度(CMT)、视网膜下液(SRF)和黄斑囊样水肿(CME)情况.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水肿复发组20例和水肿未复发组4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HRF和CMT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SRF消退率(88.9%vs.50.0%)和CME消退率(63.0%vs.25.0%)均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RVO-ME复发率(20.0%vs.46.7%)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水肿未复发组治疗后HRF和CMT较治疗前降低数值显著高于复发组(P<0.05).ROC曲线提示基线CMT<497.50 μm(P=0.010)和HRF<15.5个(P=0.021)患者黄斑水肿复发率较低,视力较好.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RVO-ME能提升疗效,减少复发.治疗前CMT<497.50 μm和HRF≤15个的患者预后较好.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治疗反应中药颗粒剂炎症指标

    血糖波动联合炎症及免疫因素对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

    王莹涂胜
    1518-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DMCA)患者CO2激光及咪喹莫特(CO2-Ⅰ)治疗后血糖波动联合白介素-6(IL-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实施CO2-Ⅰ治疗的136例DMCA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持续72 h监测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出院后对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短期复发情况,依据治疗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34例)与非复发组(102例),并分析糖尿病合并CA患者CO2-Ⅰ治疗后血糖波动对短期复发的影响.结果 经统计,136例DMCA患者复发34例,占25.00%,未复发患者共102例,占75.00%.复发组的MAGE、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 值高(≥3.9 mmol/L,OR=1.527,P<0.001)、肛门和(或)生殖器区域糜烂(OR=2.786,P=0.016)、TNF-α水平高(≥6.39 μg/L,OR=1.746,P=0.001)、IL-6 水平低(<5.26 pg/mL,OR=1.725,P=0.001)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DMCA患者CO2-Ⅰ治疗后MAGE、TNF-α越高、IL-6越低,肛门和(或)生殖器区域糜烂,短期复发风险越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能为预后提供评估依据.

    尖锐湿疣糖尿病CO2激光及咪喹莫特治疗血糖波动复发

    情绪、元认知及血清miRNAs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影响

    冯彩琴郑吉锋
    152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情绪、元认知以及血清miRNA-134、miRNA-16水平,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方法 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4年1月治疗的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142例,按照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将患者分为高恐惧组(79例)和低恐惧组(63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情绪、元认知和血清miR-134、miR-16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结果 高恐惧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和无认知问卷(MCQ-30)评分均高于低恐惧组(P<0.05);血清miRNA-134、miRNA-16水平均低于低恐惧组(P<0.05);2组患者性别、年龄、就业状态、独居、抑郁家族史及睡眠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的因素包括独居、MCQ-30评分、血清miRNA-134和miRNA-16水平(OR=8.149、1.094、<0.001、<0.001).结论 元认知水平和血清miR-134、miR-16表达水平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恐惧具有显著影响.

    抑郁症元认知微小核糖核酸疾病恐惧影响因素

    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张李向王立芳董萍李芳...
    1526-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防范术后恶心呕吐(PONV)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接受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治疗的ARC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基线组(51例).2组均给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基线组进行常规宣教及药物干预,试验组在基线组的基础上进行内关穴电刺激干预.统计2组术后PONV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后中文版恶心呕吐干呕症状量表(INVR)评分,手术前后眼压、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6 h内、术后6~24 h恶心发生率及恶心和呕吐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24 h试验组眼压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12、24 h试验组INVR评分均低于基线组(P<0.05);2组术后12 h MTL、GAS均低于同组术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基线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08%,51/52)高于基线组(84.31%,43/51,P<0.05).结论 内关穴电刺激有助于稳定ARC患者的眼压及胃肠功能,降低PONV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内关穴电刺激术后恶心呕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麝香通心滴丸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韩勇铁春苗沈男男
    1530-1532,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探究麝香通心滴丸对患者冠脉血流储备(CFR)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合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冠脉血流储备、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22.56±1.31)s]、凝血酶原时间[(13.41±1.1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80±3.83)s]均大于对照组[(19.53±1.94)s、(12.19±0.99)s、(38.74±4.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2.03±0.43)g/L]低于对照组[(2.38±0.4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16,P<0.05).观察组CTFC、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最大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C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应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患者凝血功能、炎性因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能增加冠脉血流储备,不良反应少.

    冠状动脉慢血流麝香通心滴丸凝血功能冠脉血流储备

    BMI联合血液学指标的营养状态评估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中的价值分析

    叶忠伟吴雪莲何易
    1533-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影响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因此,准确评估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早期识别晚期消化道肿瘤化疗不耐受的高危人群.为此本研究纳入BMI及血液学指标用于营养状态的评估中,并分析其在识别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25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化疗耐受性将患者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及列线图分析BMI联合血液学营养指标的营养评估在化疗耐受性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25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共58例发生化疗不耐受,纳入不耐受组,197例患者化疗耐受,纳入耐受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8)、BMI(OR=0.550)、ALB(OR=0.593)、前白蛋白(PAB,OR=0.885)、转铁蛋白(TRF,OR=0.779)是晚期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因素(P<0.05);调整年龄后,BMI、ALB、PAB、TRF仍是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因素(P<0.05);联合BMI、ALB、PAB、TRF指标预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耐受性的C-index为0.952.结论 BMI联合血液学营养指标ALB、PAB、TRF可用于预测晚期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化疗耐受性.

    晚期消化道肿瘤体重指数血液学指标营养状态化疗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