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马毅

双月刊

1004-0560

stxb@syty.edu.cn

024-89166377

110102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36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G8体育类综合性期刊,其宗旨是以沈阳体育学院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为支撑,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突出反映冬季项目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成就,鼓励对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力求全面和深入地反映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水平,使其成为展示学院学术成果、提升学院学术地位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徐彬任玉晶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是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重要载体,其适老化改造是推动老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契机,探讨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的理论内涵、实践困境及实施策略。研究认为,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存在以下问题: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滞后,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创新不足;老年体育制度保障不足,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范畴受限;老年数字鸿沟和技术壁垒加剧,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效率受阻;老年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社区体育适老化供需匹配不均。据此,从贯彻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加强老年体育发展制度保障、破除老年数字鸿沟和技术壁垒、完善老年体育资源配置体系等方面,提出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体育适老化改造的实施策略,以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体育老年体育适老化改造老年友好型城市

    身体素养视角下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的再审视

    李福有孙华泽王丹李华帅...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阶段,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以身体素养为视角,探寻身体素养与健康老龄化之间的关系,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审视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的内在逻辑,分析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的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纾解路径。研究认为,当前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面临着身体边缘化、环境缺失化、时空割裂化和评价孱弱化等多重发展困境。据此提出纾解路径:聚焦身体功能,增强老年人身体活动主动性;加强时空调适,保障老年人身体活动连续性;注重身体体验,提升老年人身体活动参与率;构建评价体系,提升老年人身体活动规范性。

    身体素养身体活动促进具身认知健康老龄化老年人

    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大学生男性排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

    郑铭浩刘征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主要探究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大学生男性排球运动员发球速度、发球准确性以及在模拟比赛中运动表现的影响。运用实验法,28 名健康大学生男性排球运动员被随机分为阳极刺激组和假刺激组,进行连续 5d 5 次的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或假刺激,刺激脑区为初级运动皮层。在刺激前、刺激后进行发球测试以及模拟比赛表现测试。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刺激条件×时间)比较两种刺激前后发球速度、发球准确性、发球积极性、比赛中积极动作和中性动作以及消极动作等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在发球技术表现中,阳极刺激组的发球速度显著高于刺激前(P<0。05),假刺激组刺激后的发球速度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阳极刺激组的发球准确性总分显著提高(P<0。05),假刺激条件下,刺激前后的发球准确性总分没有发生变化;阳极刺激后的发球7 分区数量显著提高(P<0。05),假刺激条件下,刺激前后的发球7 分区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在模拟比赛中,阳极刺激条件下,刺激后的发球积极动作数量显著提高(P<0。05),刺激后的发球中性动作显著低于刺激前(P<0。05),假刺激条件下,刺激后的发球积极动作以及中性动作得分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比赛整体积极动作而言,阳极刺激后的比赛整体积极动作显著提高(P<0。05),刺激后的比赛整体中性动作显著降低(P<0。05);对于比赛整体消极动作而言,刺激条件与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且刺激条件和时间的主效应亦均不显著。研究认为,连续5d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增强大学生男性排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发挥和模拟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该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男性排球运动员提升肌肉力量控制和神经兴奋性,从而在实战比赛中增加积极动作的发挥并减少中性动作的表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排球技术发挥模拟比赛运动表现

    CBA联赛运动员职业成长期竞技要素特征解析与优化策略

    刘排张军
    96-10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打造CBA联赛精品赛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CBA联赛运动员职业成长期竞技要素特征进行解析,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CBA联赛运动员职业成长期包括年龄结构、身体指标、竞技表现、球员输送、合同变更等竞技要素,竞技要素特征成因分别为制度链接不畅、选材标准不一、发挥效率不高、路径选择不同、竞技潜力不足。据此提出优化策略:优化年龄结构,建立双核心输送制度体系;监测身体指标,完善智能化选材供给模式;提升竞技表现,科学精准化聚焦发挥效率;保证球员输送,拓宽高质量人才培养渠道;促进合同变更,营造开放式潜力挖掘环境。

    CBA联赛体育强国职业成长期竞技要素竞技表现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韧性治理: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石庆福周广亮堵逸萌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体育赛事的高度复杂性给国家安全带来新挑战,韧性治理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应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根源性方式与路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韧性治理的逻辑理路表现为赛事机构适应性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健全赛事安全组织,赛事机构危机恢复和认知能力提升赛事安全能力,赛事机构集体与自组织行为有效性优化赛事安全行为。然而,大型体育赛事韧性治理仍面临观念落后与结构不优、多元主体缺位或错位、设施规划与资源配置不足、信息失真与沟通不畅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实践进路:推进组织适应性革新,强化赛事机构治理韧性;吸收和优化多元主体,打造赛事主体共治格局;超前规划与匹配资源,提升赛事危机恢复能力;甄别信息与畅通渠道,增强赛事集体行为效能。

    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型体育赛事韧性治理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全球体育治理变革下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的三维建构

    闫晗邰峰李允允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国际体育组织任职是提升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能力、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阐述全球体育治理变革下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三维建构逻辑及策略。研究认为,全球体育治理变革下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对于推进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提升体育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开展体育外交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基本素养3 个维度培养职业管理型、专业应用型和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提出全球体育治理变革下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策略:政府通过立足顶层设计、争取就业与实习岗位、组织培训讲座提升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职业素养,协会通过开展运动技能培训、重视理论知识教育、承办各类国际体育活动强化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专业素养,高校通过开展外语能力培训、组织中外互访交流活动、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培养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基本素养。

    全球体育治理国际体育话语权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三维建构

    体育品牌消费模式创新:新兴技术驱动的模式演变与路径探索

    高思雨周成林李海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兴技术驱动下,体育品牌消费模式与路径不断创新和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围绕体育品牌消费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建构,系统阐述新兴技术驱动体育品牌消费的主要成效。研究认为,新兴技术通过促进系统化监控、提升预测准确性和优化评估效果驱动体育品牌消费模式演变。通过建设体育品牌消费的云平台、构建视觉搜索特征预测模型以及优化智能营销策略,体育品牌运营商得以精准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未来,建立消费者行为分析与预测模型、深化应用全渠道整合营销及创新个性化智能营销策略将推动体育品牌消费模式的持续发展,助力体育品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新兴技术体育消费体育品牌人工智能消费模式

    我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逻辑、问题与路径

    黄佺张勇周道平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体育新业态、新模式、新空间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推进路径。研究阐释我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以要素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以产业共生实现融合发展、以功能互补优化产业结构及以品牌创新塑造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审视其面临的要素配置尚未最优、产业融合共生不足、功能互补关系不强及品牌创新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据此,提出我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优化要素配置,提高高质量发展效率;推动产业共生,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强化功能互补,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推进品牌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业态创新文体旅融合

    回归现实与身体:数字时代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具身路径

    曹苏方张业安于晓梅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的数字化发展实践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虽丰富了个体的生活方式,但逐渐使个体陷入现实与虚拟隔阂、精神与肉体剥离、数字劳动异化身体的困境。具身视域下,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基于现实并强调身体活动的社会存在,愈发凸显出其在促进个体摆脱上述困境中的意义:身体资本的有效转化,体育运动助推个体回归现实;回归生物性和社会性统一的本体,体育运动耦合肉身与精神;重归身体劳动,体育运动消弭数字空间对身体的异化。基于此,结合体育具身属性,提出数字时代体育运动促进个体回归现实与身体的实现路径:通过体育仪式传播达成共鸣与共情,构建良好的"情绪态存在";强调体育运动中的身心一体,消弭"机器态身体";搭建体育场域中的人际互动场景,形塑"沟通态身体"。

    数字时代体育运动现实身体具身

    以武育美:中国武术美育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董刚卢春天金玉柱陈保学...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背景下,深入探究中国武术美育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既是彰显中国武术育人价值、推进以武育美的内在要求,也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升审美素养的应然之举。研究认为:肇于巫舞交融、成于礼乐教化、兴于内在超越的中国武术美育,围绕着人的涵濡美成形成了在身体上追求物我合一、在心性上注重智识启悟、在生命上向往游艺尊生的以武育美价值指向。推进以武育美,需要呼应全人教育理想,构建多维融合的武术美育课程体系;提升武术教师素养,不断增强武术美育意识和美育能力;创设美育浸润情境,营造多种样态的武术美育滋养场域;完善美育评价体系,健全武术美育实施监测与反馈机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武育美的价值追求,为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武术美育武术美育全人教育以武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