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0-2022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张薇张艺汤恒蒋洪林...
    1409-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新报告的现住址在湖北的病例个案信息,采用WPS 2019对数据进行整理,SPSS 25.0软件对病例的流行情况,三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2年湖北新报告HIV/AIDS共33 385例,新报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4.637,P<0.05);病例数居前5位的地市为武汉市、荆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孝感市;新报告病例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占59.32%,同性性传播占39.11%,异性性传播中的男性74.16%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非性传播占1.57%.不同年份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经性传播与非性传播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450.417,P<0.001).新报告病例男女比例约4.2∶1,男性病例从2010年的73.01%上升到2022年的81.16%,女性病例从2010年的26.99%下降到2022年的18.84%,不同年份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408,P<0.001).新报告病例中15~24岁和≥50岁年龄组数增加明显;37.90%的婚姻状况是已婚有配偶,其传播途径主要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79.07%;未婚的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70.95%,不同年份不同婚姻状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093,P<0.00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不同年份不同文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259,P<0.001).新报告病例主要来自医疗机构检查,占56.62%;其次是自咨询检测服务,占19.32%,不同年份样本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309,P<0.001).结论 2010-2022年湖北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增加明显,以异性性传播为主,15~24岁组青年人群和≥50岁老年人群增加明显,应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艾滋病流行特征疫情分析湖北省

    2020-2022年柳州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柳韩咏张玉胡敏...
    1414-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柳州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发生情况及趋势变化,了解CHD的影响因素,为降低CHD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柳州市109 159名新生儿进行CHD筛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CHD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CH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柳州市新生儿CH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7.920,P<0.001),2022年发生率为1.50%,比2020年上升0.91%.新生儿CHD患儿1 138例,CHD发生率1.04%.与母亲年龄25~29 岁相比,35~55 岁 CHD 发生的风险较高(OR35~39岁=1.428,95%CI:1.208~1.687;OR40~55岁=1.650,95%CI:1.277~2.132);与汉族相比,苗族(OR=0.472,95%CI:0.348~0.641)、侗族(OR=0.595,95%CI:0.439~0.807)发生 CHD的风险较小,但是壮族、瑶族对CHD的危险作用不明显.母亲户籍为农村(OR=0.692,95%CI:0.606~0.790)、常住乡村(OR=0.377,95%CI:0.324~0.439)是发生 CHD的保护因素.母亲初产分娩(OR=1.274,95%CI:1.124~1.444)、多胎(OR=1.282,95%CI:1.229~1.347)、早产(OR28~31周=21.589,95%CI:17.124~27.219;OR32~33周=13.131,95%CI:10.404~16.573;OR34~36周=3.971,95%CI:3.380~4.665)、低出生体重(OR=7.222,95%CI:6.346~8.219)和巨大儿(OR=1.651,95%CI:1.227~2.221)是发生CHD的危险因素.结论 2020-2022年柳州市新生儿CH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母婴特征的新生儿CHD发生率存在差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和预防CHD的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趋势影响因素新生儿

    可变形空间扫描法用于广州市街道层面的肺结核聚集性分析

    何立乾罗浩杨洁莹赖铿...
    1418-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2015-2022年广州市街道层面肺结核聚集性分布情况,识别高风险区域并找出其变化趋势,为疾病防控工作的部署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2年广州市肺结核疫情数据和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人口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探测肺结核聚集区.结果 2015-2022年广州市肺结核总体疫情呈下降趋势(APC=-7.65,95%CI:-8.90~-6.39,t=-14.299,P<0.001).全市各街道肺结核呈局部聚集性分布,2015-2022年分别探测到8、5、7、5、5、6、4和5个肺结核发病空间聚集区,分别涉及38、30、31、33、36、39、33和34个街道.2015-2018、2020、2022年一级聚集区集中在越秀区,LLR分别为 439.36、377.15、275.06、33.92、21.89、21.91;2019年则集中在海珠区的凤阳街道及毗邻的南洲街道和江海街道,LLR为30.22;2021年则集中在黄埔区萝岗街道及其毗邻的部分街道,LLR为29.92.结论 2015-2022年广州市街道层面肺结核疫情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聚集性,聚集情况未完全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应对不同特征的聚集性街道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控制街道层面的肺结核疫情.

    肺结核可变形空间扫描聚集分析街道层面广州市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林米乐杨飞飞薛俊磊于宏杰...
    1424-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精准预防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及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5月选取上海市嘉定区1 889名1~5年级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利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率为35.57%.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女生(OR=1.339,95%CI:1.070~1.677)、高年级(2年级:OR=2.241,95%CI:1.493~3.366;3年级:OR=3.958,95%CI:2.677~5.851;4年级:OR=9.680,95%CI:6.535~14.337;5年级:OR=13.716,95%CI:9.161~20.536)、父母单方近视(OR=2.552,95%CI:1.946~3.346)或双方近视(OR=4.655,95%CI:3.331~6.505)、仅有时保持看电视视屏距离3 m(OR=1.493,95%CI:1.057~2.111)、仅有时保持读写时胸口离桌子边缘一拳(OR=1.465,95%CI:1.028~2.088)是近视患病的危险因素.不经常在天黑后关灯看电子屏幕(OR=0.404,95%CI:0.194~0.84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近视防控的开展应依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期.

    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问卷筛查研究

    顾汝英钟华蒋海燕孙克玉...
    1428-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人群筛查问卷(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opulation Screener Questionnaire,COPD-PS)筛查社区高危人群现状,探讨问卷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3-5月选取上海某社区≥35岁居民1 306人进行COPD-PS筛查,内容包括气短、咳痰、活动受限、吸烟史、年龄共5个评分项目.同时对人口学信息、个人及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进行调查.以问卷评分≥5分为慢阻肺高危.采用Cronbach模型、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人群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 COPD-PS Cronbach's α=0.72,KMO=0.76.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各指标拟合效果良好.调查人群慢阻肺高危比例为16.54%(95%CI:14.56%~18.67%).高危人群以男性、年龄≥60岁、低学历、离退休、有吸烟史、有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及家族史人群占比较高(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60~69岁=103.825,95%CI:40.417~266.710;OR≥70岁=110.634,95%CI:41.263~296.625)、有吸烟史(OR=3.272,95%CI:2.657~4.029)、有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OR=2.598,95%CI:1.737~3.885)为慢阻肺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PS是一种简短有效的问卷,能识别一般人群中可能患慢阻肺的个体,适合社区初筛应用.社区慢阻肺高危筛查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吸烟史、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问卷筛查社区

    枸杞多糖对α-萘基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及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夏勇董晓岚陈钢蔡德雷...
    1432-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α-萘基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及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 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LBP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受试物6周后,采集血液及肝脏组织样本,测定大鼠血清标志物指标、血液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指标,肝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以及TLR4、NF-κB、磷酸化核因子kappa B(phospho-nuclear factor kappa B,pNF-κB)、MyD88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胆固醇(cholesterol,CHO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血液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淋巴细胞数(lymphocyte,LYMPH)、中性粒细胞数(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数(monocyte,MONO)均升高(P<0.0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1,CC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CXCL2)含量增加,TLR4、pNF-κB、MyD88 表达水平上调(P<0.01),肝重和肝/体比增加,肝脏可见多量炎症细胞浸润、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性改变,组织形态学观察评分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LBP高剂量组大鼠血清γ-GGT、TBA、TBIL、ALT水平和血液WBC、LYMPH、NEUT计数值下降(P<0.05或P<0.01),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IL-6及CXCL2含量降低,TLR4、pNF-κB、MyD8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肝/体比减小12%,肝脏炎症细胞浸润、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均有所缓解,组织病理学观察评分下降25%(P<0.01).结论 LBP在540 mg/kg剂量水平下,对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有缓解作用,这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肝脏过度炎症反应有关.

    枸杞多糖胆汁淤积性肝损伤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核因子kappaB通路相关蛋白

    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李璐奕朱海燕邱彦王建...
    1439-1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为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预后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药学管理,观察组接受"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满意度.结果 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脱落11例,剩余89例;对照组脱落16例,剩余84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达标率提升,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程度改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用药不良反应例次率为24.72%,对照组发生率为20.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7,P=0.481),但观察组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自行停药、换药、减少剂量等错误处置事件得到及时纠正.结论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利于规范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预后效果.

    "互联网+"高血压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农村空巢老人握力与内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李新宇吉妍蓉王怡姮刘小勤...
    1444-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内在能力与握力之间的相关性,为及早预测内在能力下降风险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于2023年3-8月随机多阶段抽样选取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344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内在能力与握力的相关指标和数据.采用Excel 2013、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及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内在能力与握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344名农村空巢老人平均年龄为(73.99±7.53)岁,优势手平均握力值为(21.05±7.33)kg,非优势手平均握力值为(19.24±7.05)kg,内在能力下降患病率为79.65%.农村空巢老人双手握力均与内在能力存在相关性(均P<0.05).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握力最高组比最低组内在能力得分高(男性优势手OR值为:2.304;女性优势手OR值为:2.780;男性非优势手OR值为:2.229;女性非优势手OR值为:2.945;均P<0.05).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后发现,不同性别农村空巢老人内在能力与双手握力的水平变化趋势相同(P趋势<0.05).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双手握力与内在能力有关联,且无性别差异.握力可作为农村空巢老人内在能力下降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辅助筛查的手段,用于评估内在能力下降的风险.

    农村空巢老人握力内在能力相关性

    膳食营养素与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王玮琪张年萍段爱旭
    1449-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在某三甲医院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09例,通过实验室检查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AIP值,将患者分为低AIP组(AIP<0.06)和高AIP组(AIP≥0.06).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营养素与AIP的相关性.结果 低AIP组患者159例,高AIP组患者150例.冠心病患者的膳食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A及维生素C摄入量分别为(97.48±34.75)g/d、(17.21±6.62)g/d、(759.83±446.53)μgRE/d 及(142.84±62.49)mg/d.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膳食纤维、维生素A及维生素C是高AIP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20,95%CI:0.864~0.980;OR=0.999,95%CI:0.998~0.999;OR=0.998,95%CI:0.997~0.999,P均<0.05),而膳食脂肪是高 AI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4,95%CI:1.006~1.022,P=0.001).结论 将AIP值列入冠心病筛查与预后常规指标具有积极现实意义,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及脂肪摄入量是AIP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膳食指导可有效改善机体血脂代谢,减轻疾病负担.

    冠心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膳食营养素膳食指导

    2014-2020年广西重金属污染地区人群尿铅水平调查

    杨丹钟格梅黄林许露曦...
    1454-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重金属污染重点地区人群的尿铅水平,为重金属污染地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2014-2020年在广西某地区典型重金属污染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在距离污染区30~50 km的邻近地区,选择与污染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相近,且无矿山开采和冶炼企业的1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居住3年以上、以食用本地自产粮食和蔬菜为主、无重金属相关职业性暴露、年龄在18~70岁的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80~100 ml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尿铅水平,计算尿铅水平、检出率和超标率.结果 调查对象包括污染区3 529人和对照区1415人,污染区人群尿铅M(IQR)为3.85(4.11)µg/L,对照区人群尿铅M(IQR)为2.34(2.22)μg/L,两区域尿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08,P<0.001).污染区人群尿铅的检出范围为ND~276.02 µg/L,有4人尿铅水平超出标准,尿铅超标率为0.11%;对照区人群尿铅的检出范围为ND~34.22μg/L,无尿铅超标者,尿铅检出率(85.51%)低于污染区(9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392,P<0.001).在相同研究区域内,尿铅检出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与对照区相比,污染区人群尿铅水平均高于对照区相应分组的尿铅水平(均P<0.05);污染区人群尿铅检出率随居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x2趋势=11.892,P<0.001);污染区不吸烟者、不饮酒者的人群尿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区(吸烟:x2=30.670,P<0.001;饮酒:x2=45.912,P<0.001);在校正人口学特征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区域间人群尿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444,P<0.001).结论 广西重金属污染区人群铅负荷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且存在性别、居住时间和个人习惯的差异;环境铅污染对人群健康依然存在潜在影响.

    铅暴露尿铅重金属广西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