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7-2022年河北省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许晓萌崔世恒孙丽王亚菲...
    769-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7-2022年河北省麻疹流行特征及0~14岁儿童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以发病日期为2017年1月-2022年12月的河北省麻疹监测病例个案信息为依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探讨麻疹流行特征,并采用配对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0~14岁儿童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2年河北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763例,发病率逐年递减.男女性别比为1.51∶1,发病年龄主要为8月龄~2岁.共有234对儿童进入病例对照研究,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OR=0.147,95%CI:0.062~0.348)是0~14岁儿童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在现住址居住时间<3个月(OR=11.638,95%CI:1.269~106.692)、发病前 7~21 d 去过医院(OR=12.081,95%CI:3.289~44.378)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7-2022年河北省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加强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对现住址居住时间<3个月的儿童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有助于减少0~14岁儿童麻疹的发生.

    麻疹流行特征病例对照研究影响因素

    2012-2021年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率的产妇相关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分析

    周峰虞慧婷范和玉王春芳...
    773-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描述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简称先心)发生率的产妇年龄、产婴时期和产妇出生队列效应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覆盖全市所有接产机构报告的2012-2021年单胎新生儿出生登记信息;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应用STATA的apc_ie模块分别估计产妇年龄、产婴时期和产妇出生队列对上海市单胎新生儿先心发生率的影响效应.先心发生率的趋势检验采用STATA的nptrend命令实施.结果 上海市单胎新生儿先心发生率本地产妇的年龄效应表现为29~30岁组RR值介于0.805~0.809(P<0.05),40和42岁组RR值分别为1.503和1.956(P<0.05);非本地产妇30~32岁组RR值介于0.784~0.881(P<0.05),38、40和42岁组RR值分别为1.256、1.285和1.437(P<0.05);年龄别RR值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上海市单胎新生儿先心发生率本地产妇的产婴时期效应表现为2012-2014年RR值介于0.701~0.800(P<0.05),2017 年的RR值为 0.857(P<0.05),2019-2021 年 RR 值介于 1.304~2.332(P<0.05);非本地产妇的产婴时期效应表现为2012-2014年RR值介于0.671~0.898(P<0.05),2016-2017年的RR值介于0.840~0.897(P<0.05),2015年RR值为1.156(P<0.05),2019-2021年RR值介于1.189~1.767(P<0.05).两类产妇人群时期别RR值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单胎新生儿先心发生率两类产妇的出生队列效应表现为大部分(96.43%)队列别RR值(介于0.677~2.704)的P>0.05.2012年以来两类产妇的单胎新生儿先心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变化特征与时期别RR相似.结论 过去近10年里上海市相关部门及机构所开展的新生儿先心筛查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及不断上升的高龄生育比例,是上海市新生儿先心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先天性心脏畸形年龄效应时期效应队列效应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王超王同瑜牛彦麟吴阳博...
    778-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空间聚集情况,确定病例分布的热点地区,为科学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运用Acrgic10.8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其空间聚集性.结果 2018-2022年北京市共报告病例31 404例,5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89/10万,男女比为1.18∶1,20~39岁组报告病例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占13.64%(4 285/31 404),自述的可疑暴露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最多,占23.59%(5 403/22 901),家庭是病例进食场所最多的地方,占71.73%(16 428/22 901).怀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107.74/10万.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年期间的Moran's I值在0.36~0.6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柔区和密云区,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结论 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高发地区为怀柔区和密云区,8月为高发时间,应针对重点地区及高发时间加强防控.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北京市

    信阳市6~12岁儿童矮小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亚萍史长松章昌敏
    782-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信阳市6~12岁儿童矮小症患病情况,探讨儿童矮小症的影响因素,为降低矮小症的患病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4月-2023年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1215例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收集儿童一般情况,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评估儿童睡眠状况、运动及膳食情况,计算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矮小症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 215例儿童中,男童626例,女童589例,平均年龄(9.11±2.28)岁,其中6、7、8、9岁儿童中,男童平均身高高于同龄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1及12岁不同性别儿童中,其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诊断共发现63例矮小症患儿,患病率为5.19%.在矮小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儿童超重/肥胖、每日睡眠不足是发生矮小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儿童每周体育锻炼频率≥3次及儿童合理膳食是发生矮小症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信阳地区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5.19%,家长应对儿童保持健康体重、积极锻炼、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儿童应每年体检,积极筛查矮小症,对于矮小症儿童应引导至医院积极进行治疗,以改善儿童生活质量,提高儿童身高.

    儿童矮小症影响因素流行病学信阳市

    社区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刘芳祖姆热提·阿布都克依木毛英王燕侠...
    78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旨在建立并验证一种辅助基层全科医生预测高血压前期发病风险的可视化评价工具.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9月选取乌鲁木齐市某街道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化资料.根据调查对象血压情况,排除已检出高血压患者后(n=3 324),将余下研究对象(n=9 879)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并对其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严格的数据过滤和预处理,将排除已检出高血压患者的研究对象按照2:1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n=6 586)和验证组(n=3 293);再将训练组研究对象按照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以高血压前期作为结局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并由验证组数据验证构建的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3 203份,其中血压正常5 599人,高血压前期4 280人,高血压3 324人.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2.42%(4 280/13 203),高血压检出率为25.18%(3 324/13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OR=1.29,95%CI:1.07~1.54)、总胆固醇(OR=2.68,95%CI:2.06~3.48)、低密度脂蛋白(OR=2.75,95%CI:2.15~3.52)、高尿酸血症(OR=1.56,95%CI:1.29~1.88)、中心型肥胖(OR=1.66,95%CI:1.21~2.29)、食盐摄入量(OR=1.30,95%CI:1.27~1.33)、吸烟(OR=1.88,95%CI:1.56~2.26)、高密度脂蛋白(OR=0.33,95%CI:0.21~0.54)、每日千步当量(OR=0.59,95%CI:0.57~0.61)和BMI是高血压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BMI≥24.0 kg/m2人群发生高血压前期的风险是正常体质量人群的1.52倍(95%CI:1.25~1.84),是低体质量人群的8.46倍(95%CI:6.67~10.72).基于上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前期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高血压前期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88~0.903);验证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高血压前期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81~0.90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P>0.05).决策性曲线显示当人群的阈值概率为0~0.9,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高血压前期风险的净收益更高.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并验证一种高精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变量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尿酸血症、中心型肥胖、BMI、食盐摄入量、吸烟、每日千步当量),有助于提高基层全科医生识别和筛选高血压前期高危患者的能力.

    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2017-2022年海安地区肺结核患者复发及延迟就诊影响因素分析

    杨丽谢群邱艳春
    793-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海安地区肺结核患者复发及延迟就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基层结核病预防管理信息系统筛选2017-2022年海安地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分类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根据就诊天数将患者分为未延迟就诊组和延迟就诊组,对比相应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复发及延迟就诊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7-2022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共1 263例,肺结核复发78例,复发率为6.18%;共有延迟就诊754例,延迟就诊率为59.70%.相较于未复发组,复发组平均年龄更大、病原学阳性病例比例更高、流动人口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020,95%CI:1.005~1.036)、病原学阳性(OR=6.151,95%CI:3.682~10.273)、流动人口(OR=1.736,95%CI:1.030~2.927)是影响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未延迟就诊组,延迟就诊组年龄更大,流动人口比例更高、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011,95%CI:1.004~1.018)、流动人口(OR=2.707,95%CI:1.305~5.613)是影响肺结核延迟就诊的危险因素,本科及以上学历(OR=0.104,95%CI:0.042~0.254)、家庭年收入>3万(家庭年收入3~7万元OR=0.849,95%CI:0.763~0.946;家庭年收入>7万元OR=0.356,95%CI:0.202~0.628)有利于促进肺结核患者及时就诊.结论 2017-2022年海安地区肺结核复发率及延迟就诊率相对较高,预防复发并促进患者及时就诊需重点关注高龄及流动人口群体,加强面向低文化水平群体的防病教育以及降低患者可能面临的治疗经济负担,可有效促进该地区肺结核患者及时就诊.

    肺结核复发延迟就诊影响因素

    学生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朱梦冯玉杰祝茜朱标...
    797-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学生家长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2年6-10月在阜阳市、亳州市和宣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家长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 637名研究对象中,2 282名(86.54%)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355名(13.46%)家长不愿意.家长不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的原因中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担心不安全(61.56%),流感症状轻无需接种(35.74%),接种费用高、性价比低(27.9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流感知识素养得分(OR=1.064)、家长是否接受过健康宣教(OR=2.240)、家长学历(OR=1.106)、学生流感疫苗接种史(OR=1.685)是影响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但仍存在部分家长不愿意接种,因此加强流感疫苗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流感认知水平,扩大流感疫苗的优惠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

    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2017-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日婵黄敬修陈佩佩周温馨...
    80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7-2022年度广东省湛江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进行核酸检测,分析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优化流感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23年3月流感哨点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2年湛江市累计报告ILI 87 946例,各年度ILI%在1.71%~3.53%之间,年均ILI%为2.55%;采集6 518例ILI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中阳性标本有782例,阳性率为12.00%,6个监测年度的阳性率分别为17.07%、18.75%、17.65%、0.18%、10.12%、8.70%;甲型 H3N2 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乙型 Victoria 系、甲型 H1N1、乙型Yamagata系;流感呈现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流行规律,冬春季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1N1和乙型Yamagata系,夏季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系;各年龄组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4岁年龄组最高(20.46%),其次是15~24岁(19.94%),最低的是0~4岁(6.68%);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结论 2017-2022年湛江市流感多发于春季、夏季和冬季,高发人群集中在5~24岁年龄组,应加强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流感哨点监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

    2020-2021年武汉市5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谱研究

    吴奕璇李瑶孔雯骅张祎婕...
    80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新冠感染疫情暴发一年后,明确非药物干预措施下武汉冬季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谱的构成,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8日-2021年2月14日武汉8家大型医院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病例咽拭子样本,经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核酸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2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采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596例ARTI病例,其中男性335例,女性261例,男女比例1.28:1.年龄最小患者为5月龄,最大为91岁.23种呼吸道病原体中共13种病原体检出阳性,总阳性率86.24%(514/596),排在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占比 30.47%(323/1 060)、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占比 24.25%(257/1 060)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N)占比 19.43%(206/1 060).514 例检测阳性的病例中混合感染共331例,占比64.40%(331/514),其中细菌之间的混合感染占比54.68%(181/331)高于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45.01%(149/331).331例混合感染病例中,仅检出1例病毒之间的混合感染,占比0.30%(1/331),为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共感染.HIN、KPN、SPN、HMPV、RSV、呼吸道腺病毒(respiratory adenovirus,RA)、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和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N、KPN、SPN、HMPV和RSV在不同体温患者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之间所有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家级和非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之间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和RSV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药物干预措施下武汉冬季呼吸道病原以SPN、KPN、HIN、HMPV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为主.加强对这些病原体的监测和预防是武汉市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急性呼吸道感染非药物干预措施呼吸道病原体病原谱监测与预防

    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生健康行为与脊柱侧弯的关系

    张琴朱琰泓刘欣欣彭谦...
    81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对嘉定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影响,为开展学生脊柱侧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嘉定区2所高中、2所初中以及2所小学共1 663名学生进行监测.结果 嘉定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为5.23%.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3.54%、6.99%,女生明显高于男生(x2=10.013,P=0.002);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检出率分别为2.11%、4.67%和8.49%,检出率随学段上升而升高(x2=20.201,P<0.001).饮食、运动、睡眠等9项健康行为报告率均随学段上升而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上5节及以上体育课(OR=0.563)是脊柱侧弯的保护因素,女生(OR=2.009)、初中生(OR=2.289)和高中生(OR=4.244)与脊柱侧弯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学生脊柱侧弯与健康生活行为有关,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指导与关注,特别是加强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干预.

    脊柱侧弯健康行为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