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

    毋丹丹卫晓丽赵国栋黄春红...
    897-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由于伤害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4-2021年全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Excel 2010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采用 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9.0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7.16/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为37.29/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为20.41/10万,男性是女性的1.83倍;郊县伤害死亡率为35.33/10万,城区伤害死亡率为22.26/10万,郊县是城区的1.5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907.990、1 141.569,P<0.05).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原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其他意外伤害,占全部伤害死亡人数的89.08%.不同年龄别人群中,导致伤害的主要死因差别较大,0~14岁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窒息、意外跌落、溺水、自杀;15~44岁组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其他意外伤害;45~64岁组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65岁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伤害、自杀、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造成的PYLLR为4.82‰,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伤害造成的AYLL为16.56年,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他杀、溺水、触电.结论 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威胁西安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道路交通伤害是最主要的伤害死因之一.伤害防治工作需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伤害死亡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2016-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李飒韩莹金莹莹高进玺...
    90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性/暴发疫情的分布特征,为早期发现疫情,提前采取针对性地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昌平区发热、呕吐/腹泻、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构成、时间、场所和病原学等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1年昌平区共接报670起聚集/暴发疫情,以聚集性疫情为主(95.22%).聚集性疫情中手足口病疫情的比例最高(46.08%),暴发疫情中呕吐/腹泻的比例最高(50.00%).所有聚集/暴发疫情的报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 d,疫情持续时间为2 d,疫情报告间隔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发热=0.426,r呕吐/腹泻=0.519,r手足口病=0.720(P均<0.001).托幼机构和小学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占疫情报告总数的55.07%和27.91%;每年5-7月和11-12月是疫情报告高发期,其中64.18%发热疫情在12月至次年1月,77.88%的呕吐/腹泻疫情高峰期为11-12月和3-6月,50.00%手足口病疫情集中在5-7月.结论 2016-2021年昌平区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主要为流感、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相关的发热、手足口病和呕吐/腹泻疫情,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能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主要场所,需结合季节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

    重点急性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疫情防控

    2018-2022年南宁市中小学生流感疫情特征分析

    孙恒梁长威梁晓云徐红...
    907-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2018-2022年南宁市中小学生流感疫情特征,为下一步开展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南宁市报告的所有普通中小学学生流感病例信息、流感样病例监测信息、流感暴发性疫情信息,建立流感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8-2022年南宁市累计报告普通中小学生流感病例共22 864例,占总报告数的38.62%.学生流感发病趋势呈波浪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冬春季节是病例报告的高峰期,流感样病例监测发现流感存在冬季和夏季双峰的活动规律;年龄中位数为9(8,12)岁,每年报告的病例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小学生为主(76.02%),随着学校级别增高,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P=0.000);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P=0.022),男女性别比为1.39∶1;流感暴发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P=0.564);哨点医院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129 662例,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6.22%;每年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检出,但每年的优势毒株种类不同;学校流感暴发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结论 2018-2022年南宁市中小学生流感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小学生是重点人群,小学是流感暴发的主要场所,应重点加强小学生的流感防控工作.

    中小学生流感疫情特征

    合肥市某城市社区老年人血铊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研究

    姚海燕袁义琳王长青包满珍...
    91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血铊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之间的关联.方法 2022年3-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个社区抽取≥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标准诊断MS.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全血铊浓度进行测量,并将血铊浓度等分为四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血铊与MS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1008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1.87±6.46)岁.MS患病率为43.95%(443人).血铊检出率为92.26%,浓度中位数为0.083 μg/L.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锻炼状况、饮食情况、盐摄入情况、油摄入情况、糖摄入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和体质指数后,血铊浓度与MS呈显著的正相关(ORQ2vs.Q1=1.787,95%CI:1.057~3.021;ORQ3 vs.Q1=2.120,95%CI:1.236~3.626;ORQ4 vs.Q1=2.046,95%CI:1.219~3.438).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显示,血铊浓度与老年人MS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随着铊浓度的增加,MS风险先显著升高,后逐渐降低.结论 铊暴露可能是老年人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铊在日常生活、工业以及医疗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其对MS发生的病因学和公共卫生意义值得关注.

    代谢综合征老年人

    妊娠高危病史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和25羟维生素D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王振辉刘骏杨丽勤
    917-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早期妊娠高危病史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VitD]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孕11+0~13+6周进行产前检查并在该院分娩的362例孕妇纳入研究,分析妊娠高危病史、血清PLGF和25-(OH)VitD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评价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362例孕妇,其中106例(29.28%)发生子痫前期.有妊娠高危病史、PLGF≤39 pg/ml、25-(OH)VitD<30 ng/ml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无妊娠高危病史、PLGF>39 pg/ml和25-(OH)VitD ≥30 ng/ml,有妊娠高危病史(OR=3.219,95%CI:2.045~5.066)、PLGF≤39 pg/ml(OR=2.621,95%CI:1.635~4.200)、25-(OH)VitD<30 ng/ml(OR=13.417,95%C/:8.173~22.024,P=0.000)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妊娠高危病史、PLGF、25-(OH)VitD水平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均具有预测效能,而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69.7%,约登指数为0.515.结论 妊娠高危病史、PLGF、25-(OH)VitD各指标对子痫前期发病均有预测价值,联合检测预测价值要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子痫前期妊娠高危病史胎盘生长因子25羟维生素D预测

    2019-2021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与居民腹泻相关性研究

    孙茜贾茹雷佩玉惠晓芬...
    92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9-2021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腹泻发病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预防腹泻发生和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提供依据.方法 2019-2021年每年在陕西省30个区县分层随机抽取3 000户农村家庭调查腹泻及环境卫生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二分类)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1年陕西省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数占比分别为48.20%(1 446户)、53.20%(1 596户)、59.07%(1 772户),饮用集中式供水的户数占比分别为81.17%(2 435户)、86.20%(2 586户)、88.27%(2 648户),厨房内未发现蟑螂的户数占比分别为95.17%(2 855户)、96.47%(2 894 户)和 98.20%(2 946 户),均呈现上升趋势(x2=71.189、59.997、42.125,P<0.001).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家庭使用农药(OR=1.352,95%CI:1.074~1.702)、厨房内有鼠迹(OR=1.432,95%CI:1.055~1.943)或苍蝇(OR=1.442,95%CI:1.124~1.851)的家庭成员患腹泻风险高于未使用农药、厨房内无鼠迹或苍蝇家庭.结论 2019-2021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整体在逐步向好,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农村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农村居民腹泻的发生并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农村环境腹泻影响因素

    2008-2021年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李澄宇董智强胡文穗刘伟...
    925-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21年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精准高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08-2021年广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以及广州市人口信息,计算总体、不同性别、各年龄组和城乡的发病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的艾滋病流行趋势.结果 2008-2021年广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6 280例,年平均发病率8.66/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6.27∶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x2=7 388.534,P<0.001).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发病率逐年上升(APC=20.87%,95%CI:17.18%~24.67%),2015-2018 年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26%,95%CI:-13.58%~16.32%),2018-2021 年呈下降趋势(APC=-8.58%,95%CI:-14.94%~-1.75%).中、青年人群(20~59岁)是艾滋病高发群体,累计报告14 530例,占全部病例的89.25%.各年龄组发病率在经历长期上升后,分别从2015、2016和2017年起呈下降趋势.城市与农村报告病例数之比为14.07∶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x2=842.866,P<0.001),农村发病率持续上升(APC=16.90%,95%CI:13.67%~20.22%),有赶超城市的趋势.结论 2008-2021年广州市艾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应高度关注高危人群和农村地区,提高居民自愿检测意识,并确保能够及时自检,尽早知晓感染情况,从而对进一步控制广州市艾滋病的流行起到促进作用.

    艾滋病流行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Joinpoint回归分析

    蛋黄磷脂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

    刘礼泉尹晓晨王蔚峰胡余明...
    929-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蛋黄磷脂的食用安全性,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蛋黄磷脂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研究,包括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 d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蛋黄磷脂为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显示结果均为阴性.90 d经口毒性试验期间,SD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且无死亡;各剂量组雌、雄大鼠各时点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及试验期间体重增长、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及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指标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尿常规指标、眼部检查、大体解剖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异常改变,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提示蛋黄磷脂未对大鼠产生毒性作用,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雄鼠8.03 g/kg·bw,雌鼠10.26 g/kg·bw.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蛋黄磷脂未见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蛋黄磷脂安全性评价试验毒性研究

    2021-2022年济南市炭疽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隋庆梅杨丽马桂芝常彩云...
    937-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2022年济南市炭疽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原因,为预防炭疽疫情的发生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炭疽疫情个案调查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分析2021-2022年济南市全部炭疽病例的发病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病原学检查结果.炭疽诊断按《炭疽诊断标准》(WS 283-2008)进行.结果 2021-2022年共报告10例炭疽病例,其中疑似皮肤炭疽3例,实验室确诊皮肤炭疽6例,临床诊断皮肤炭疽1例.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人间炭疽流行之前往往先有畜间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应加强畜间炭疽流行的监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治炭疽的工作,把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炭疽疫情流行特征

    2019-2023年湖南省邵东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

    申义斌李婉颖龙晓蕾
    94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3年湖南省邵东市百日咳的流行特征,分析监测数据,为完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9-2023年邵东市百日咳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疫苗接种情况、疫苗保护效果等连续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邵东市2023年百日咳发病例数达到151例,病例以儿童为主,占总数的99.34%.1岁以内的病例占比33.78%,较2019-2022年有所下降;3~5岁和6~10岁病例占比分别为30.46%、29.14%,较2019-2022年上升;大多数年龄组接种率高于90%,1岁组第3剂基础免疫、2岁组及3岁组加强免疫接种率低于90%.结论 2019-2023年邵东市的百日咳感染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婴幼儿仍是发病的主体,免疫接种是最佳的保护途径,免疫规划的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百日咳鲍特菌疫苗接种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