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董海原

月刊

1671-5098

syyjzznew@163.com

0351-4155095,4155062,755406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查看更多>>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国产化的机遇与挑战

    王翔宇
    76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国产化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今,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产学研合作深化以及政策的支持引导使得该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低于欧美的国家,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品牌建设困难等种种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加速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够与国际接轨,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化医疗口腔医学国产医疗器械产学研合作品牌建设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765页

    兔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特征与肾组织病理关系的研究

    崔艳华吴棘严继萍张洲鋆...
    76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兔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特征与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96只,采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不同程度的兔肾动脉狭窄模型,根据建模术的时间点分为T2、T7共2个亚组,每个亚组再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极轻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每亚组8只.建模后第2天及第7天,分别对2个亚组动物模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血肌酐与血尿素氮检测;采用Jablonski法进行肾小管损伤的病理学定量评分.分析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相关性.结果 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与建模第2天相比,中度组、重度组肾小管损伤病理学评分增加(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均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82、0.77、0.70,P均<0.05);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负相关(r=-0.62、-0.81、-0.68、-0.80,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是评估肾皮质血流灌注及肾动脉狭窄后肾组织病理损伤状况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肾小管病理评分

    对来稿中参考文献标注格式的有关要求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771页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

    姚伟彪唐琪朱丽霞
    772-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总结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E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分析总结其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 10例ECCC的发病平均年龄(65.2±2.3)岁,病灶平均最大径(6.5±1.0)cm.因触及腹部包块就诊4例(40%),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6例(60%).8例糖类抗原125(CA125)均正常,2例CA125轻度增高.10例ECCC中6例(60%)呈单房囊实性回声,4例(40%)呈实性均匀中等回声;4例(40%)形态规则,6例(60%)形态不规则;4例(40%)与肌层分界清晰,6例(60%)与肌层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显示8例(80%)少量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均<0.4,2例(20%)未见血流信号.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期4例,2例局限于子宫内膜,2例侵犯子宫浅肌层;Ⅱ期4例,病灶侵犯宫颈间质部;Ⅲ期2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 ECCG好发于老年女性,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囊实性肿块中实性成分形态不规则,呈均匀中等回声,囊性成分充满密集点状回声呈毛玻璃样;实性肿块形态欠规则,呈均匀中等回声.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临床特征超声特征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16S rRNA测序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外周血细菌谱

    王洁王玉张家勋曹进...
    775-778,前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细菌谱,探讨细菌易位与胰腺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0-2021年45例SAP患者外周血标本,外周血标本和胰液常规检测标本采集时间为同一天.提取标本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NGS).结果 来自15例SAP患者的17例次外周血标本成功进行了 16S rRNA NGS检测,并检测到了 57株细菌,分属于25个属27个种.奥巴涅分枝杆菌和约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2.9%(9/17)和35.3%(6/17).与相应胰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相比,两者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仅在2对标本(胰液和外周血)中检测2个相同的细菌.结论 SAP患者外周血与胰腺感染的细菌种类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血液循环可能不是细菌易位的主要途径.

    高通量测序重症胰腺炎细菌谱细菌易位

    著作权使用声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778页

    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在孕中期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

    胡秋云杨文芳陈芳艳
    779-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在孕中期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70例于我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2组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其中良好组48例,不良组22例.比较2组子宫动脉以及髂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水平;分析孕中期子宫动脉以及髂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良好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S/D)以及髂内动脉S/D、血流加速时间(AT)均低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PI、RI、S/D以及髂内动脉S/D、AT值升高均为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动脉PI、RI、S/D以及髂内动脉S/D、AT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分别为86.4%、72.7%、81.8%、63.6%、77.3%;而5项参数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90.9%,高于单项参数预测灵敏度(P<0.05).结论 孕中期子宫动脉PI、RI、S/D以及髂内动脉S/D、AT值异常升高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其进行联合监测有利于提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孕中期不良妊娠结局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

    CT在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杨志玺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增强CT在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嵩县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就诊的1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给予增强CT检查,统计出血部位、影像学特征.比较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出血点CT值.结果 160例患者经增强CT检查确定出血部位,食管72例,占45.0%;胃46例,占28.7%;肠道42例,占26.3%.8例表现为肠道血管畸形,占5.0%,具体表现为局部血管从增粗、增多、粗细不一、紊乱,其中2例胃血管畸形、2例十二指肠血管畸形、2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直肠血管畸形.72例食管静脉曲张,被确诊为肝硬化,占45.0%.54例表现为肠道肿瘤,占33.8%,具体表现为肠壁软组织密度肿块或不规则增厚,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肠腔狭窄,其中36例胃肠道间质肿瘤;4例结肠癌;4例十二指肠癌;8例胃癌;2例小肠淋巴瘤.26例表现为局部或节段肠黏膜异常强化,占16.5%,其中4例空肠局部黏膜异常强化;4例回肠局部黏膜异常强化;18例回盲部黏膜异常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出血点CT值均较动脉期出血点更高(P<0.05),静脉期出血点CT值与延迟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可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以及原因,辅助临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另外静脉期、延迟期是显示出血点的最佳时相,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扫描时相.

    增强CT消化道出血CT值

    关于部分医学术语的规范用法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7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