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吴春福 刘仁涌(执行)

月刊

1006-2858

syyd6082@126.com

024-23986086;23994540;23986082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103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类科技期刊。设有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研究、微生物与生物制药、医药经济、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ITGB1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郑锴罗秀玲张玮豪刘宇利...
    1361-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ITGB1 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垂体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9 月—2021 年4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垂体瘤患者及死于意外的48 例组织捐献者,分别收集垂体瘤及正常垂体前叶组织。取人垂体瘤RC-4BC细胞,分别构建 ITGB1 敲低(转染 LncRNA ITGB1 siRNA)和过表达株(转染 pcD-NA3。1 LncRNA ITGB1),qPCR法检测RC-4BC细胞中LncRNA ITGB1 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垂体瘤组织中LncRNA ITGB1 表达水平较正常垂体前叶组织升高;Ln-cRNA ITGB1 在不同肿瘤大小、侵袭性患者垂体瘤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siRNA NC组相比,LncRNA ITGB1 siRNA组RC-4BC细胞增殖率、侵袭数、划痕愈合率及细胞中LncRNA IT-GB1 水平、PCNA、MMP-9 蛋白水平降低,RC-4BC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 蛋白水平升高;与pcDNA3。1 NC组相比,pcDNA3。1 LncRNA ITGB1 组RC-4BC细胞增殖率、侵袭数、划痕愈合率及细胞中 LncRNA ITGB1 水平、PCNA、MMP-9 蛋白水平升高,RC-4BC 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aspase-3 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LncRNA ITGB1 在垂体瘤中表达上调,与垂体瘤患者肿瘤大小、侵袭性有关,可促进垂体瘤RC-4B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过程,并抑制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ITGB1垂体瘤增殖凋亡

    隐丹参酮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王卫娜马凤巧王运贤刘前...
    1369-1374,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隐丹参酮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1·d-1)和二甲双胍组(200 mg·kg-1·d-1),除对照组,其余均以STZ诱导制成DN大鼠模型。给药结束24h后,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指标;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经药物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大鼠FPG、尿蛋白、BUN、Scr、MDA、ROS、TG、TC、LDL-C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较DN模型组降低,而SOD、HDL-C水较DN模型组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药物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隐丹参酮中、高剂量组大鼠TGF-β1 蛋白表达水平、p-Smad3/Smad3 比值较DN模型组降低,而p-Smad7/Smad7 比值较DN模型组升高。结论 隐丹参酮可改善STZ诱导的DN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情况,提升大鼠的肾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3 信号通路有关。

    糖尿病肾病隐丹参酮TGF-β1/Smad3信号通路氧化应激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基于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及理化性质对明矾加工栀子的质量评价研究

    纪亮张维方巩爽雷敬卫...
    1375-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栀子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栀子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探究明矾水煮炮制栀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全面评价栀子质量及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分别采集明矾水煮栀子和水煮栀子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色价及其抗氧化活性,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结果 石油醚部位共标定11 个共有峰,氯仿部位共标定9 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共标定 9 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共标定 17 个共有峰。明矾水煮栀子色价明显高于直接水煮,但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差异,综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明矾水煮与直接水煮栀子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均较小。结论 明矾处理栀子主要在大工业生产中起固色及增加色泽的作用,对栀子饮片药用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考虑用水煮处理方法直接替代明矾水煮处理,以减少潜在的明矾中毒风险,增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作者所建立的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色谱信息丰富,峰型和分离度均较好,可以全面反映栀子化学成分分布,为栀子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栀子明矾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抗氧化活性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青光眼差异表达基因及潜在干预中药实验研究

    滕丹李乐郭溪女李如岩...
    1386-1397,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青光眼发病相关核心差异基因,筛选出对青光眼治疗有干预作用的中药,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为青光眼中药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 从 GEO数据库中获取包含青光眼全基因组表达的数据集GSE27276,用R语言对其进行差异基因分析,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差异基因。利用Python语言,在TCMSP数据库内抓取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化合物及相关中药,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用MTT及MTS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达,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 从GSE27276 中共获得19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下调基因为130 个,表达上调基因为64 个,通过Cytoscape获得15 个上调和15 个下调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利用Python语言,在TCMSP数据库内共抓取了 6 048 个/频次的化合物,最终共获得了498 个中药,出现频次最多的中药为冬瓜皮(2 852 频次),对其进行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TT及MTS两种检测细胞活力方法,高、中、低 3 种浓度冬瓜皮水提液均可提高过氧化氢损伤后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冬瓜皮水提液可上调Bcl-2/Bax,下调Bax、Caspase-3 蛋白表达;ROS检测结果显示,与过氧化氢模型组相比,冬瓜皮水提液三个浓度组ROS水平均明显降低;ELISA检测结果显示冬瓜皮水提液可降低损伤细胞TNF-α和IL-1β水平。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可挖掘潜在的抗青光眼中药,实验验证可知其中冬瓜皮水提液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损伤相关。

    青光眼生物信息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实验

    四君子汤对丝裂霉素C诱导免疫毒性的减毒作用研究

    张双张爽邱昭昭乔永耀...
    1398-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四君子汤(SJZD)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诱导的免疫毒性的减毒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并采用刀豆蛋白A(ConA)刺激细胞增殖,选用系列浓度的MMC、SJZD以及两药联用分别与脾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药物对脾淋巴细胞培养基上清液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培养24 和48h后,MMC组与对照组(CON)相比细胞活力均显著下降,且48h下降更明显(*P<0。05,**P<0。01);培养24h后,SJZD组在25~200 μg·mL-1内与CON组相比可促进细胞生长,100 μg·mL-1 时细胞活力显著上升(*P<0。05),在质量浓度400~800 μg·mL-1内抑制细胞生长,SJZD(25~800 μg·mL-1)联用MMC组与MMC组相比细胞活力上升;培养 48h后,SJZD组在 25~200 μg·mL-1 内与CON组相比可促进细胞生长,100~200 μg·mL-1时细胞活力显著上升(*P<0。05),在质量浓度400~800 μg·mL-1内抑制细胞生长,COM组与MMC组相比细胞活力上升,其中100~200 μg·mL-1内显著上升(#P<0。05);MMC组IL-2 和IFN-γ水平与CON组相比显著下降,SJZD(100、200μg·mL-1)组与CON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P<0。01),COM 组与 MMC 组相比 IL-2 和 IFN-γ 水平显著上升(#P<0。05,##P<0。01)。结论 SJZD对免疫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因子(IL-2 和IFN-γ)的分泌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弱MMC对脾淋巴细胞的毒性以及对细胞分泌IL-2 和IFN-γ的抑制作用。

    四君子汤丝裂霉素C脾淋巴细胞减毒IL-2IFN-γ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