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韩盛玺

双月刊

1672-6170

syyylc@vip.sina.com

028-87714683

610072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杂志,由201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其中由3名院士担任本刊名誉主编, 学术委员和编委由全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郑冰心邓翠艳彭显秀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206 例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3)与试验组(n=103),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筋膜指法放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疼痛程度以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静息、后静息变异系数及静息电位较治疗前下降,快速收缩、耐力收缩数据较治疗前上升,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持续收缩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下降,FSFI评分上升,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MPPS患者采用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与盆底肌力,缓解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手法按摩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脏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王蒲银杨爽徐丹萍丁涵露...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抑制剂(SGLT-2i)对糖尿病肾脏病(DK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斜率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DKD合并MS患者130 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联合SGLT-2i组(联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6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GFR斜率及预后.结果 治疗6 个月以上,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常规组,血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eGFR斜率低于常规组,两组eGFR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提示联合组延缓eGFR下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GFR斜率、血尿酸是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GLT-2i可降低DKD合并MS患者eGFR斜率,改善肾脏预后;eGFR斜率、血尿酸是DKD合并MS患者进展到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SGLT-2抑制剂糖尿病肾脏病代谢综合征肾小球滤过率斜率预后

    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周丽娟吕琴张静何雅...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亲情护理为向导的家庭参与式模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及其家庭疾病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6 月1 日至2022 年7 月1 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43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以亲情护理为导向的家庭参与式干预,测量两组患者疾病负担量表得分、疾病知识掌握得分、吸入技术操作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 2 周、2 月及 6 月患者吸入剂操作的使用情况、COPD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优于入院当天,家庭疾病负担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入院当天,且试验组不同时间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有利于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增加患者家庭应对疾病负担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亲情护理家庭管理自我管理

    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结合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研究

    鄢炼刘小琦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单独及联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 片段(CYFRA21-1)辅助诊断肺癌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9 年12 月至2022 年10 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节的病理性质分为良性组188 例和恶性组412 例.分析FR+-CTC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FR+-CTC水平高于良性组;恶性组中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临床分期患者的FR+-C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CTC在单独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均显著优于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后FR+-CTC在诊断肺癌的特异性方面有提升(P<0.05).结论 FR+-CTC对于肺癌的诊断能力突出,可对患者病情进展、预后评估提供参考;联合肿瘤标志物能够提升诊断肺癌的特异性.

    肺癌叶酸受体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回顾性分析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张琦杨树成旭东黎炳护...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 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 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 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 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 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1 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 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 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 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 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CT灌注脑血容量指数低灌注强度比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戚文元缪世昌孙丽萍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 例,术后随访1 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 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末次随访时 97 例患者VAS>4 分有 15 例(15.46%),VAS≤4 分有82 例(84.54%).术后12h、1 周和1 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 周、1 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 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 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残留腰背部疼痛危险因素

    不同颅骨修补时机对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尚彬陈华轩罗波张渊...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颅骨修补时机对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的STBI患者90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分别于去骨瓣减压术(DC)后4~6 周、3~6 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 3 个月神经功能,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3 个月,早期组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及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DC术后3~6 个月颅骨修补,DC术后4~6 周行颅骨修补可有效恢复STBI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使其精神状况得到显著提振,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较高.

    不同时机颅骨修补术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预后

    西昌市中学生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王琳凌张励文赵刚赵顺春...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昌市中学生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指导西昌市中学生高血压的防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昌市及周边乡镇学校收集学生数约13999 例,全部进行血压测量,明确高血压的诊断及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指数等,分析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人群中共有高血压患者31 人,高血压患病率0.221%.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0.448%)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0.027%),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女性(P<0.01).少数民族中学生平均舒张压水平低于汉族中学生平均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各组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2 岁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平均血压最高(P<0.01).不同体重指数各组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最高(P<0.01).结论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西昌市中学生高血压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性别是最显著影响因素.

    高血压中学生体重指数危险因素

    超声造影联合甲胎蛋白测定对高危人群肝细胞癌的临床筛查价值

    范智慧吴侠黄玮李晶晶...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甲胎蛋白(AFP)测定对高危人群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18 年6 月至2020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HCC高危人群117 例共138 枚肝局灶性病灶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灶分为HCC组、非HCC恶性组、良性组,比较三组血清AFP水平、常规超声特征,采用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EUS-LI-RADS)分类标准对病灶进行分类,分析AFP、常规超声、CEUS-LR 4、5 类、CEUS-LR 5 类对高危人群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117 例患者共138 枚病灶,经病理证实为HCC有77 例(87 枚),非HCC恶性肿瘤有13 例(16 枚),良性结节有27 例(35 枚).HCC组AFP水平高于非HCC恶性组和良性组,非HCC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5).HCC组、非HCC恶性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病灶大小≥3 cm占比高于良性组,HCC组中心血流丰富占比低于非HCC恶性组和良性组(P<0.05).应用CEUS-LI-RADS分类检出LR1 类3 枚(2.17%),LR2 类9 枚(6.52%),LR3 类29 枚(21.01%),LR4 类13枚(9.42%),LR5 类68 枚(49.28%),LR-M类 16 枚(11.59%),常规超声、CEUS-LR4、5 类、CEUS-LR5 类诊断高危人群HCC的AUC分别为0.747、0.870、0.823,采用CEUS-LR4、5 类联合AFP诊断高危人群HCC的AUC为 0.923,较单一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AUC均明显提高.结论 CEUS-LR4、5 分类对高危人群HCC的筛查效果优于CEUS-LR5 类,CEUS-LR4、5 类联合AFP检查对高危人群HCC的筛查价值更高.

    超声造影甲胎蛋白高危人群肝细胞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谭雪艳岳文胜黄多杨芳...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T2DM患者116 例,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单纯T2DM组及DPN组各58 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104 例.比较三组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基本信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测量肱动脉(BA)、尺动脉(UA)、桡动脉(RA)、掌浅弓动脉(SPAA)、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指背动脉弓(DDAA)及甲床三级动脉弓(FN3A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均速(TAMV)、阻力指数(RI)、血流容积速度(VFlow);测定BA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杨氏模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与单纯T2DM组BMI增高;甲床二三级动脉弓吻合支数显示减少、肱动脉内中膜增厚;肱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剪切波弹性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增高;UA、R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增大(P<0.05).与单纯T2DM组相比,DPN组肱动脉内中膜较厚且查见斑点例数较多,DPN组RA、SPA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DPN组SPAA、PPDA、DDAA的EDV、VFlow较单纯T2DM组减小(P<0.05).DPN组的糖尿病患病时间、1 周内最高空腹血糖、血肌酐值高于单纯T2DM组(P<0.05).结论 T2DM患者上肢动脉管壁变硬,且伴随微小动脉管腔内血流阻力增高;DPN患者外周动脉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较单纯T2DM患者受损更严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脉血流动力学剪切波弹性成像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