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钻采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钻采工艺
华北油田分公司 华北石油管理局
石油钻采工艺

华北油田分公司 华北石油管理局

董范

双月刊

1000-7393

syzc@vip.163.com

0317-2723370;2756473

062552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石油钻采工艺/Journal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华北油田分公司和华北石油管理局主办的石油类综合性技术期刊。1979年创刊,本刊欢迎国内外作者自由投稿,来稿内容应注重学术性、创新性、实用性;背景清楚,文字精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油工程大数据算法按应用领域分类提高研究与应用效率

    金龙李慧娟苏丹丹王宝山...
    395-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石油工程大数据算法分类不明确,导致查找适用于不同石油工程领域的大数据算法时,准确性和相关性不高.(方法过程)以石油工程勘探、开发、生产和储运四个领域主要现场作业内容为依据,将应用于石油工程领域大数据算法分为勘探领域算法、开发领域算法、生产领域算法和储运领域算法,并厘定 4类算法的概念.从近 10年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库中筛选出涉及油气大数据算法且相关性较强的文献共 53篇,按适用的内容将文献涉及算法归入 4类算法中,形成石油工程领域大数据算法按应用领域划分的分类体系.(结果现象)53篇文献中,勘探领域算法有 7种、开发领域算法有 5种、生产领域算法有 8种、储运领域算法有 7种.分类后,查找算法选择相关率为 100%,算法选择准确率 100%,分别比不分类前平均提高 75个百分点和 52个百分点.(结论建议)按照应用领域将石油工程大数据算法分为 4大类,解决了在选择适用算法时准确率低和相关性不强的难题,同时为其他领域文献分类提供了借鉴方法.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石油工程大数据数字转型机器学习算法

    树增强型贝叶斯模型提升溢流预警时间提前量

    王学强樊建春杨哲罗双平...
    413-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溢流发生到形成井喷事故的间隔时间是防止井喷的重要窗口,为解决现有的贝叶斯溢流预警方法的报警时间滞后、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井口溢流状态数据间的关联性,建立树增强型贝叶斯模型;从川渝地区91 口钻井溢流事件收集到的录井数据中,提取时序性特征录井参数并构建训练数据集;将训练后的模型进行测试,形成了树增强型贝叶斯网络早期溢流识别的预警方法.(结果现象)将训练集外某口井的溢流数据用作预警模型的测试集,树增强型贝叶斯方法的溢流预警模型误报率相较于其他模型降低 52.07%;预警模型能够在溢流发生前 16.6 min进行报警,相较于朴素贝叶斯早期溢流预警模型的预警时间提前 510 s.(结论建议)树增强型贝叶斯早期溢流预警模型引入了溢流发生时异常参数的关联性,能够在较低误报率的前提下将溢流预警时间大幅提前,为基于录井大数据的溢流预警模型提供了新的建立思路.

    安全钻井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工程技术算法

    二氧化碳多轮次吞吐温压效应及反复应力损伤理论指导减少套管损伤数量

    宋显民耿海涛肖国华何歆如...
    429-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冀东油田现有套管损伤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较大局限,导致套管损伤评价无法量化.(方法过程)研究基于高温高压多场耦合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开展了 12 组室内单轴和三轴试验,结合ANSYS软件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地层耦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了出砂程度、吞吐轮次、射孔孔密、固井质量、生产时间 5种因素对岩石及套管应力损伤的影响,并与冀东油田现场数据对比相关性达到 98.8%,验证了损伤影响因素的可靠性.(结果现象)现场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是套管损伤的主要因素,建议提高防砂精度,吞吐轮次不超过 16轮、孔密不超过12孔/m,套管强度提高 1~2个钢级,提高固井质量以降低套管损伤概率.通过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研究区块套管损伤程度降低约 30%,裂缝扩展速度降低 25%,井口压力波动下降 15%.(结论建议)研究结果为二氧化碳多轮次吞吐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二氧化碳吞吐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井筒完整性工程技术室内测试岩石强度

    试井数据监督式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变质岩潜山储层产量

    王雪飞高科超张兴华罗鹏...
    443-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建立储层产量预测模型,实现产量定量评价,解决现有技术定性预测无法数字量化产量难题,提高产量预测精度.(方法过程)将初步试井解释渗透率与求产第一油嘴产量两个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对初步试井解释渗透率与求产第一油嘴产量之间的客观规律进行数学表达,建立函数关系,形成产量定量评价公式.依托变质岩潜山储层5 口井有效测试数据进行自助法验证,同时在 2 口井测试作业现场进行验证,评价数据模型预测产量的准确度.(结果现象)应用自助法分两次抽取(3,3)个数据输入数据模型公式,通过公式预测的单口井产量与实际单井测试第一油嘴求产产量的相对误差为 1%~10%,证明了该数据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现场两口井的产量预测中使用该公式,相对误差分别为 8%与 16%,再次证明了产量评价模型对新数据具有适应性,数据模型可靠有效.(结论建议)为变质岩潜山储层产量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变质岩潜山产量预测机器学习数据使用建模定量评价产量

    水平井油管下深影响气井排液程度实验方法提高排液效率

    王志彬石海涵姚鑫彭俊钢...
    45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实验揭示不同结构水平油管下深对井筒排液效果的影响,探究油管下深对水平气井排液效果的影响规律.(方法过程)基于几何结构相似原理设计并搭建了大尺度可视化水平段角度可调及油管下深可更改的实验装置.模拟了上倾型及下倾结构中不同油管下深(距离A靶点的距离占水平段长度的 4%~96%)、不同气流量(气流量 20~100 m3/h)条件下的气井启动、稳定生产及生产末期三个阶段的流动规律,观察了流型变化、测试了举升压降及持液率的动态规律.(结果现象)下倾型水平井油管下深越大,开井启动需要的井底压力越大,气井积液后启动越困难,水平井油管下入趾端比下入跟端井筒总压降降低了 26.92%,有利于提高气井自喷带液生产阶段的采收率:对于上倾型水平井,与下倾型水平井正好相反,上倾型水平井油管下入趾端比下入跟端井筒压降增加了 15.92%,稳定生产时间更短,对提高产量不利.(结论建议)下倾型水平井,建议油管下深至趾端附近;上倾型水平井,建议油管下深至跟端附近.

    深层页岩气提高采收率压裂水平井室内测试井筒完整性完井深层

    裂缝性水淹油井梯次充填深部堵水延长措施有效期方法

    段鹏辉李向平白晓虎雷冠宇...
    46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低渗透油藏油井堵水国外无可借鉴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控水增油、提高措施有效期等具有借鉴作用.(方法过程)以裂缝性水淹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油井堵水地质模型,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揭示了水淹裂缝的系统组成及尺度.提出了一种大剂量梯次充填深部堵水工艺技术,应用大排量压裂设备,将堵剂段塞注入见水裂缝深部,形成梯次充填的封堵屏障,迫使注水驱替的渗流场发生改变,产生在裂缝侧向的绕流效应,驱替裂缝两侧低压区的剩余油,实现水淹井的增产目的.(结果现象)现场累计应用 145口井,与常规堵水相比,降水增油效果明显:单井日增油由 0.5 t/d提高到 1.32 t/d,含水降幅由 11.4%提高到 31.5%,措施有效期由 180 d提高到 651 d,措施有效率由 60%提高到 80%.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长庆三叠系裂缝性水淹井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国内同类型油藏提供借鉴作用.(结论建议)梯次充填堵水效果显著,促进了堵水技术的更新换代,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工艺,提高其适应性.

    低渗透油藏工程技术裂缝性水淹井裂缝系统梯次充填深部堵水封堵屏障降水增油

    层次分析法制定大型压裂管理制度提升非常规储层压裂效果

    万有余林海郭得龙侯腾飞...
    47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大型压裂改造已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手段,为进一步提高青海油田非常规储层大型压裂施工效率、提升压裂效果,亟需加强大型压裂施工管理制度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大型压裂工序的拆解及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影响大型压裂施工关键工序权重分析,构建非常规油气资源高质量压裂管理制度,(结果现象)该制度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油进行应用,压裂复杂程度降低 9个百分点,压裂效率提高 2.6倍.(结论建议)文章建立的制度有效克服了压裂作业协同单位多、作业周期长、作业工序多、化工用料多、设备工艺复杂等导致的压裂施工复杂多、效率低等施工难题,有效助推了青海油田英雄岭页岩油开发,为国内其他非常规油气田高效压裂提供研究思路.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深层页岩油压裂效率算法

    自然语言方法提取油井修井施工信息提高智能化效率

    杨希军孔红芳赵东易春飚...
    49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传统修井知识提取方法,存在人工提供效率低下且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的不足,导致修井措施制定水平缺乏科学性.(方法过程)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标签权重的改进注意力机制,与预训练权重模型和BiLSTM共同构成修井知识实体提取模型,同时提出一种融合贝叶斯方法和Hash树的改进Apriori算法,形成了面向施工方案文本的两阶段修井知识智能分析与挖掘方法.(结果现象)该方法在大港油田开展应用,结果表明:修井知识实体提取模型的识别精度可达81.83%,改进的Apriori模型挖掘频繁项集数量为 814条,具有强关联实体组合 515条,关联规则计算效率提高 34.38%.(结论建议)文章提出的修井知识智能分析与挖掘方法可提高修井知识提取效率,为石油工程领域数据提取、数字化建设提供思路.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修井数字经济室内测试新质生产力油气改革

    针对弱规范石油文档的自然语言数据收集方法

    常启帆杨煦旻朱方辉金龙...
    50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现有数据收集方法在弱规范、强专业词汇文档中产生误读导致收集准确度低、时间长,通过建立适合石油工程文档特点的快速准确的数据收集模型,解决数据收集准确度低、收集时间长的难题,为大数据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方法过程)首先建立层次化结构词条,识别石油工程文档记录差异性;然后建立专业词汇词典,让计算机能够识别文档中石油工程的专业术语;最后,在自然语言模型基础上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构建了Structure Petroleum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缩写,SPBERT)数据收集模型.实现导入修井相关的Word文档,模型便可自动输出文档中的数据及对应标签.(结果现象)将模型与现有的 2种正则表达式方法和 3种通用自然语言模型的准确性在长庆油田现场修井数据上对比验证,并统计模型收集数据所用时间.5种数据收集模型平均准确度为 40.06%,SPBERT模型在修井数据收集中准确度为 82.3%,相比平均准确度提高 105.44%.每收集一组正确数据SPBERT模型收集时间为 402 ms,相比其余模型平均收集时间 554 ms,减少了 27.44%.(结论建议)SPBERT模型能以高准确度收集补充数据,模型收集时间短,可进一步增强自然语言模型的专业性,推进油田数智化建设.

    数据资产数据收集自然语言处理修井智能油田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