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观察

    李春燕李大欢庞星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在重度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 2022 年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82 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基于此研究组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不良妊娠结局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心烦咽燥、视物不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VEGF、PL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修复,改善妊娠结局,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重度子痫前期丹参注射液硫酸镁妊娠结局血压

    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史小丽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 68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34 例.两组均行化疗治疗,对照组接受穴位敷贴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四君子汤.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体质量情况、营养指数(PNI)、局部疼痛、焦虑心理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体质量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NI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数字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的穴位贴敷干预相比,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不仅可改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情况及营养状况,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疼痛和焦虑情绪.

    乳腺癌穴位贴敷黄芪四君子汤胃肠道反应营养指数

    腹腔镜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许慧峰晋艳勇苟若澜胡明哲...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小儿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年 3月至2024 年 8 月收治的 82 例脑积水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腹腔镜组,各 41 例.常规组采用传统VPS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VPS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Kamofsky评分、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5.37%,高于常规组的 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Kamofsk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Kamofsky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NSE水平均高于术前,而腹腔镜组NS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腔感染发生率为 2.44%,低于常规组的 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流管阻塞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VPS术相比,使用腹腔镜VPS术治疗小儿脑积水能提高疗效,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患者Kamofsky评分、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镜

    中耳胆脂瘤完壁式乳突根治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对听力水平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谢秋迎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中耳胆脂瘤(MEC)患者应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并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STR)通道对听力水平和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医院进行CWU术的 75 例ME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 37 例进行CWU术治疗,试验组 38 例进行CWU术并术中开通STR通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情况、鼓膜恢复情况及咽鼓管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气骨导差、纯音听阈水平均比术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鼓膜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咽鼓管功能评分比治疗前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MEC患者进行CWU术并开通STR通路,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听力恢复与鼓膜恢复,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

    中耳胆脂瘤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咽鼓管上隐窝纯音听阈气骨导差

    恩替卡韦片与艾米替诺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分析

    谢建清黄映郭惠惠王培榛...
    80-8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与艾米替诺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病毒学应答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7 月于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就诊的 60 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 30 例.治疗A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治疗B组接受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生物化学应答情况及病毒学应答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治疗A组的 70.00%(P<0.05);治疗 6 个月后,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 B 组低于治疗 A 组(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且治疗B组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响应率分别为 83.33%、86.67%,高于治疗A组的 60.00%、63.33%(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恩替卡韦治疗相比,艾米替诺福韦治疗在提高CHB患者疗效、改善病毒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提高生物化学应答与病毒学应答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艾米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病毒学应答情况疗效

    健康体检人群中肺癌确诊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刘江涛谌小梅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人群中肺癌确诊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疾病早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 年 1~12 月行健康体检者 1 060 例,确诊为肺癌 120 例,发病率为 11.32%.将此 120 例肺癌患者归入到肺癌组,其余 940 例健康者归入健康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体检者肺癌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男性中,>69 岁占比最高,发病率为 29.27%,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30~39 岁占比最高,发病率为 17.39%,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男性肺癌发病率较高群体为 69 岁以上人群,女性肺癌发病率较高群体为 30~39 岁,向年轻化趋势发展.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二手烟、家族肺癌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精神心理因素、居住环境及厨房油烟可能是影响健康人群肺癌确诊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肺癌发病率多集中于 69 岁以上男性,女性群体在多个年龄段均可能分布,且年轻化发展比较明显,影响健康人群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需要加强重点人群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其预后.

    肺癌健康体检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立体定向放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技术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王婵秦宁赵隽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与常规分割放射技术(CFRT)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86 例老年NSCLC患者分为立体定向组和常规分割组,各 43 例.常规分割组用高能直线加速器进行CFRT治疗,立体定向组用立体定向高能射线 6 MV-X SBRT治疗,均连续治疗 4~6 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和CA153]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8+)、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立体定向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常规分割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MVV 和FVC 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立体定向组FEV1、MVV和FVC均高于常规分割组(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EA、CA153 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常规分割组,CD8+低于常规分割组(P<0.05);立体定向组术后 1 年生存率高于常规分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割组(P<0.05).结论 SBRT与CFRT治疗老年NSCLC效果相当,但SBRT对肺功能、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肺功能免疫功能常规分割放射技术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涂亮苏永杰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6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入肝血流阻断方式不同分为Glisson组和Pringle组,各 30 例.Glisson组行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Pringle组行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及并发症.结果 Glisson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ringl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ringle组(P<0.05);Glisson组术后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Pringle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MAP、HR、P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ringle组(P<0.05).结论 Glisson鞘外与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手术耗时较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且不会对患者肝组织血流造成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功能并发症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差异探讨

    朱光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2023 年 8 月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5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全髋组与半髋组.全髋组 32 例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 33 例均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 3 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生活质量[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半髋组手术、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全髋组,切口长度短于全髋组(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 VAS 评分均降低,Harris、EQ-5D评分均升高,且全髋组VAS评分低于半髋组,Harris、EQ-5D评分高于半髋组(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术前与术后 3 个月两组FIB、PV、HC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均有优势,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更好,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更利于缓解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上需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手术方式.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

    肢体训练联合中药熏蒸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丁姗梅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肢体训练联合中药熏蒸在脑梗死(CI)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 2022 年 6 月至2024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89 例CI后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5 例与观察组 44 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肢体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干预,两组均干预 2 个月.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运动能力[简式Fugl-Meyer量表(FMA)]、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MBI、SI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肢体训练联合中药熏蒸应用于CI后偏瘫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死偏瘫肢体训练中药熏蒸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