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医脾藏象学术理论体系的战略性探讨

    刘悦赵誉王洋孔德昭...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脾藏象学术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研究方向,其应用在人民健康的防治中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同,其学术体系在探索中取得系列成果。如何将中华民族积累的丰富的、有效的中医脾藏象理论的医疗经验不断通过自我革新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全人类健康的国际化共识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医脾藏象学术理论体系的特色,以新时代战略性视角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新发展格局,并作为临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提高人类医学实践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新时代中医药脾藏象理论体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防治脑小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梁怡陈炜廖乃彬廖世锋...
    4-8,后插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成分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NSP)筛选出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小血管病的靶点,将两者靶点去重后利用Venny2。1。0制作药物和疾病的靶点韦恩图,导出其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作用图,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中的插件CytoNCA筛选关键靶点,并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利用微生信程序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3。8。2构建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用AutoDock vin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补阳还五汤加减活性成分有80个,对应潜在241个靶点,网络图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黄芩素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CSVD的关键成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应激酶1(AKT1)、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内磷酸化蛋白(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治疗CSVD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图可能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老茧对缺氧的反应,细胞组主要涉及突触、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分子功能包括递质门控离子通道活性参与突触后膜电位调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非小细胞肺癌、癌症中的蛋白多糖、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中的核心作用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具备稳定性的结合活性。结论 研究初步揭示了补阳还五汤加减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通路的机制来治疗CSVD,为临床上运用五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小血管病提供了可靠的使用依据。

    补阳还五汤加减脑小血管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基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论治冠心病

    李路珍张哲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语出叶天士著作《临证指南医案》,其强调了中焦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及阴阳升降之枢机。冠心病以脾胃气血虚损为本,痰、瘀、膏、浊凝结血脉为标,可从中医大脾胃生理病理观入手诊治冠心病。中虚正损,气血匮乏,心脉失养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中虚邪实,枢轴失常,浊气攻心是冠心病的发病关键。临床治疗上采用补脾胃养心脉、畅中焦通心脉、复枢轴调寒热之法。"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为冠心病"治中"提供理论基础,为冠心病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冠心病脾胃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足跟"部位的认识与理论探讨

    张煜王彤杨峰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足跟"的古代文献资料,该文从经络脏腑理论、腧穴、病候3个角度对"足跟"部位进行理论探讨,研究发现通行认识中的解剖学部位"足跟",在古代文献中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属性多维,极大丰富了当下对此部位认识,也为针灸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当下习以为常的表述与认知,更需要我们放宽视域,系统考察,深入辨析。

    足跟经络部位病候

    《内经》"杂合以治"思想对仲景学术的影响探微

    杜鹏飞赵鲲鹏张秋菊张铭...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合以治"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原指医者采用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跷5种方法相杂合来治疗疾病。该文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杂合以治"思想的具体内容,旨在探讨该思想对仲景学术的影响并挖掘其蕴含的现实指导价值,以期为中医综合治疗理论的创立和完善提供有益思路。

    杂合以治仲景学术伤寒杂病论内经探微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西医研究概况

    侯秋萍李卫红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同时也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其带来的慢性盆腔痛、痛经以及月经失调,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该文将从中西医的角度,阐明西医的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以及中西医的治疗手段等,以期为临床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提供参考。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基于"五行相生"理论浅析风湿病合并肺纤维化治疗

    李晓文汲泓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湿病(Rheumatism,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以侵蚀性关节为主要表现,因肺间质具有充足的血供以及丰富的结缔组织,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风湿病终末期最常见的除关节外的并发症,随着疾病进展,风湿病合并肺纤维化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传统医学认为,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互相作用的,五脏之间既存在互生、互用、互制的关系,该文拟基于中医"五行相生"理论浅析风湿病合并肺纤维化的治疗,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疾病风湿病肺纤维化五行相生

    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外感风热致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

    刘牧于雪峰崔英海李丁蕾...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评估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急性咽炎(急喉痹)所致的咽喉肿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外感风热证咽喉肿痛患者48例,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2:1比例随机分配,随机分配结果试验组为32例,对照组为16例。试验组予以复方鱼腥草合剂,对照组予以复方鱼腥草合剂模拟剂,两组均连续用药7 d。比较两组咽痛消失率、咽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疗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 d后,咽痛消失率试验组(6。25%)高于对照组(0%)(P>0。05)。两组率差为9。38%(95CI:8。54%,10。22%);治疗5 d后,咽痛消失率试验组4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咽痛中位消失时间试验组(137。67)h,短于对照组(167)h(P<0。05)。治疗3、5 d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试验组分别为(4。48±2。06)、(0。91±1。08),对照组分别为(6。60±1。96)、(4。00±2。76),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疗程(4。72±1。37)d,短于对照组(5。67±0。62)d(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鱼腥草合剂可以促进外感风热证急性咽炎的痊愈,缩短咽痛消失时间及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复方鱼腥草合剂外感风热证咽喉肿痛临床疗效

    冠心病合并抑郁与NLRP3炎性小体的关系探讨

    冀承梁健于睿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与抑郁发病逐年增多,并且冠心病与抑郁共病患者数量也逐年升高,双心模式越发被关注与重视。在中医中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抑郁属于脏躁、百合病范畴,两者病位均属五脏之"心"。NLRP3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演化而来的下游蛋白,其成熟后形成NLRP3炎性小体并释放Caspase-1、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参与众多炎性反应,可引起糖尿病、关节炎等多种炎性疾病。在双心疾病中,NLRP3炎性小体在冠心病与抑郁发病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这与中医"心主神志""心主血脉"的一心两用相契合。同时在中药治疗双心疾病过程中,对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有明确影响。该文旨在探讨NLRP3炎性小体在双心疾病发病与治疗过程中的影响,为双心疾病临床治疗与双心医学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冠心病双心NLRP3炎性小体

    子午流注理论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吴佳楠秦晓光焦陇鑫郭春燕...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医学治疗内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深入对中医疗法的探究,子午流注作为最能体现针灸学特色的理论之一,同样备受关注。但近年来医家却对此产生诸多质疑,问题集中于临床应用规律不清晰等,遂笔者将该理论纳入研究范围中。该文对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治疗内科疾病的既往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当下发展中所存在问题,展望未来,旨在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子午流注针灸研究进展择时治疗十二地支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