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丛丹江

半月刊

1671-7813

syzynk@126.com

024-86803478

110034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外治治疗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李永聪黄雪霞彭泓杰肖国居...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外治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睡眠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刺疗法、耳穴压豆、足浴疗法、穴位按摩及芳香疗法、五音疗法等,其不良反应小,可改善CK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有关中医外治治疗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近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王斯琪王树东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上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较多,推拿手法的应用频率也在逐步增多,且效果良好.该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五年内采用推拿手法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的文献,希望对今后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相关研究以及治疗提供帮助.

    肩周炎推拿粘连期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宋雅婷苏莉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成为广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临床应用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且患者依从性差,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非药物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不耐受、拒绝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PSD患者.文章围绕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并对非药物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非药物疗法综述

    非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慧娴于心同陈云飞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针刺、灸法、推拿、穴位敷贴及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明确且实用性强、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与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无依赖性、远期疗效好等优势.该文对近些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研讨和疾病医治提供新的思路.

    围绝经期失眠睡眠障碍综述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忍叶宇旋周蔚华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临床上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收缩,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脑缺血、缺氧等症状为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加,血管性痴呆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头针疗法对脑血流量、细胞因子、脑血流动力学及脑内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头针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心肾相关"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刘思睿王圣治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联系紧密,CVD是影响CK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首要原因.CKD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代谢障碍、贫血、氧化应激产物增加、炎症等并发症导致CVD的发生并加重原有肾脏疾病.延缓CKD进展,降低CVD危害是治疗的首要目的.中医运用"心肾相关"理论,对心脏与肾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提出更全面的阐释,为中医药早期防治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以期降低心肾损害,为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心肾相关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

    运用三甲散加减治疗高龄人群"长新冠"后心肺疾患

    徐忠德陈智慧张会永武跃华...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客浑受"的理论最先由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来源于吴又可"主客交"理论.其本义乃湿毒之邪热陷入厥阴之中,难以剔除,最终导致人体气结血滞、虚实错杂、阴阳两衰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可应用薛氏三甲散化瘀活络,搜邪扶正.高龄新冠后遗症患者基础疾病多,大多正气不充,邪蕴肺络,虚实夹杂,变证峰起,邪气易深陷肺络,耗伤心阳,治疗难度大.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干诊科武跃华主任,在疫情放开后对全科(平均年龄90岁)的患者,应用薛氏三甲散加减治疗长新冠后心肺疾患,无一例白肺,无一例转重,无一例死亡.

    高龄人群长新冠主客浑受薛氏三甲散

    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

    乔林静赵娜张飒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实施酒精灌耳治疗,联合组实施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前列腺素水平.结果 比较对照组的77.42%,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21 d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比较对照组,联合组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舌质黯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比较对照组,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均显著上升,比较对照组,联合组PGE2、COX-2水平更高;治疗后前列腺素F2α(PGF2α)、环磷酸腺苷(cAMP)均显著下降,比较对照组,联合组PGF2α、cAMP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效果显著,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前列腺素水平,值得推广.

    灌耳疗法穴位贴敷原发性痛经前列腺素

    2000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俞心怡黄飞祝丹陈启兰...
    130-133,后插7-后插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干预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V 3.6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及去重,采用Excel2021分析年度发文情况,采用VOSviewer 1.6.18和CiteSpace 6.2.R2软件对该领域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及分析.结果 共纳入1509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涉及2859位作者,其中核心作者146位,领域内已形成以张敏州、阮新民等人为代表的核心学术团队;纳入383个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心性最高;高频关键词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中西医结合、心绞痛等;聚类分析形成再狭窄、meta分析等48个聚类模块;突现分析显示焦虑、心脏康复等关键词突现至今.结论 近20年本领域研究热度持续升高,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中医药治疗术后心绞痛、再狭窄,气虚血瘀证是重点研究证型,术后焦虑抑郁和心脏康复是近两年研究前沿.

    中医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VOSviewer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探讨血流剪切力调控冠心病的相关机制

    李子威刘悦于茂生赵誉...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包括肝脾同治的理念.肝脾居中焦,调节各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正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肝脾功能失衡,可祸及于心.研究发现疏肝健脾祛痰法能够调节miR-155水平,上调胆固醇跨血管内皮转运主要受体ABCA1,减少胆固醇沉积,改善冠脉血流量,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表明,血流剪切应力感受器Integrin激活可致miR-155核内启动下游基因转录.基于前期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冠心病形成的作用,提出"肝郁脾虚,痰浊内生"乃AS重要病机,揭示《内经》藏象理论心病防治新策略的科学内涵,为中医从肝脾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肝郁脾虚IntergrinmiR-155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