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SP70探讨中医刮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皮肤组织的影响

    王佳怡高玉洁徐语晨葛浩天...
    1506-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模型大鼠为观察对象,观察刮痧对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其是否通过促进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来影响皮肤络脉,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脉络闭阻,调控背根神经节损伤达到镇痛效果。方法 以40只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刮痧组及假刮痧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髓核移植建立LDH疾病模型,给予督脉和膀胱经刮痧干预,观察刮痧对其右后足机械痛阈值(PWT)、局部皮肤温度、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背根神经节(DRG)和背部局部皮肤形态学、局部皮肤组织HSP70 mRNA及蛋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刮痧组PWT明显升高(P<0。05),但假刮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刮痧组等非刮痧组相比,刮痧后大鼠背部局部皮肤温度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刮痧组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刮痧组(P<0。05);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和假刮痧组大鼠的DRG形态显示出明显的炎性水肿和损伤迹象,而刮痧组神经损伤和炎性浸润情况减轻;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刮痧组等非刮痧组相比,刮痧组皮肤真皮层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分布丰富的红细胞,部分浸润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刮痧组相比,刮痧组大鼠皮肤组织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刮痧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LDH引发的疼痛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局部皮肤温度,刺激皮肤络脉,调动机体级联反应,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缓解脉络闭阻引起的瘀滞有关,其中HSP70蛋白可能是刮痧激活机体级联反应的关键靶点蛋白。

    刮痧刮痧疗法HSP70热休克蛋白70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

    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马梦洋陈柏臻杜海芳黄闰月...
    1511-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造模方法,为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动物模型与造模评价方法。方法 在采用腹腔注射5X cocktail及脂多糖的方法复制CAIA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以寒湿环境、夹尾刺激构建病证结合模型,并观察小鼠的行为表征学数据、血清炎证及骨代谢指标、脏器指数、影像学等指标将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病证结合模型小鼠表现与肾虚督寒型强直性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在影像学上,病证结合模型与模型组小鼠均可出现异位骨形成,且两者BV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骨代谢指标中,病证结合组小鼠MMP9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OPN表达上调,病证结合组表达也上调;在DDK-1表达中,与空白组相比,病证结合组表达下降。在炎症指标中,病证结合模型组IL-1β、TNFα显著高于模型组。在激素7项指标中,病证结合模型组E2、T、T3、T4、CORT、cAMP以及cAMP/cGMP比值均较模型组降低,cGMP较模型组升高。所有研究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寒湿夹尾"法可一定程度上构建肾虚督寒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该造模方法也更接近肾虚督寒强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

    肾虚督寒证强直性脊柱炎小鼠模型病证结合

    基于CiteSpace的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药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王雯嫱熊振芳周晶乔桂圆...
    1515-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来源,检索建库以来到2023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04篇,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网显著,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医药高校及其附属医院;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包括病因病机、中医证候、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结论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尚处于发展阶段,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仍然是重点,中医证型规律探寻及中药数据挖掘为研究热点。未来需探索多学科交叉和多手段治疗,加强高质量研究,推动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多维度深入发展。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偏头痛治疗的中药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刘永辉杨侃覃福斌陈雯雯...
    1519-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方剂,通过构建临证中药数据库,利用ECX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3、IBM 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中药频数、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川芎-白芷的干预靶点和关键靶点的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出181首方剂,涉及218味中药,归为21类,其中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排名前五,性味多以温、寒、辛、苦、甘为主,多归于肝经。用药总频次为1417次,高频药物有川芎、甘草、细辛等19味(频次≥20次)。关联规则20条,聚类分析组合3个。核心药对川芎-白芷药对治疗偏头痛有99个关键靶点,172条重要通路。INS、IL6、TNF、MAPK3、PTGS2、SCN1A、IL1B等为核心靶点。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为主要通路。结论 偏头痛中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主要治法为清热、解表、活血、化瘀、化痰,多以活血化瘀药与解表药相配伍,并注重与补虚药结合运用,核心药对川芎-白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思路,主要通过抗炎、氧化代谢、改变血管张力等机制来发挥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了参考方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川芎白芷《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基于热敏通道TRPV1探讨温阳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

    谢昌营朱艳群余绪超杨勤...
    1524-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温阳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2g/kg)、干姜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3%DSS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干姜水煎液灌胃7d。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6、IL-8的含量,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PV1、p-TRPV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V1、p-TRPV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干姜水煎液可显著减轻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病理损伤,降低血清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组织TRPV1、p-TRPV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温阳法的代表药——干姜,可明显改善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RPV1热敏通道相关。

    温阳法干姜溃疡性结肠炎TRPV1p-TRPV1

    基于数据挖掘及体外实验的雷公藤甲素抗肾癌分子机制的探究

    张家怡
    1528-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抗肾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机器学习分析雷公藤甲素作用肾癌的潜在靶点,利用CCK-8法检测其对ACHN细胞活力的影响,运用划痕实验检测其对ACHN细胞迁移抑制的影响,借助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ACHN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重要靶点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雷公藤甲素通过STAT3、EGFR、AKT1、BCL2、mTOR等核心靶点抑制肾癌细胞生长。CCK-8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ACHN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01),10nmol/L为最佳抑制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后,实验组迁移率下降了10。4%(P<0。01),凋亡率增加了 5。08%(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p-mTOR、P53、LC3I/Ⅱ 表达量增加,p-STAT3、P62表达量下降。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抑制ACHN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肾癌细胞自噬性凋亡。

    雷公藤甲素肾癌细胞凋亡自噬机器学习

    华北地区特禀体质人群脉诊信息特征研究

    冉清智刘佳常娜娜丁艳...
    1532-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与分析在华北长期生活的健康人群中特禀体质与平和体质的脉诊客观化信息。方法 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仪采集华北地区特禀体质人群脉诊信息,进行预处理和12次谐波拟合后获取193个特征参数;采用3种算法(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及套索回归)将这些参数加以划分并深入研究发现其特点。结果 通过对特禀体质与平和体质人群脉诊信息参数建模,LS、Lasso的分类判断准确度达到了 71%、60%,第7主成分是划分两组数据最显著的主成分,构成该差异的主要参数为左寸w、左寸h1、左关w、右寸w、左关t1、右尺w、左寸t1、右关s2、右关t1、左关s2。其中w、s、t1为时域参数的主要特征,频域参数集中表现在左寸和右尺。结论 特禀体质人群与平和体质人群脉诊信息在左寸和右尺差异明显,考虑与心肾两脏有关。在桡动脉脉诊信息中,特禀质和其他体质在脉搏的特征上可能会有一些区别,这为辨识不同体质提供依据。

    特禀体质平和体质脉诊信息分类判决

    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留任基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若从彬司建平王先菊
    1536-1537,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角度出发,了解该专业学生培养效果及留任基层意愿的影响因素,为评价教育质量、进行相关政策改革,提高留任基层意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国2018~2022级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发放自编调查问卷3210份,回收有效问卷3132份。经分析问卷得出,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政策了解程度、认可程度、专业认同方面尚可,但仍有提升空间。6年履约期满后,只有854(27。27%)人愿意继续留任基层,有1148(36。65%)人选择考研深造,有747(23。85%)人选择去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基层留任率偏低。研究显示,年级、政策认可程度、专业认同情况、为家乡医疗事业服务、就业压力大等5个因素影响中医学专业学生留任基层。结论 建议做好在校生培养工作,提升专业认同;完善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理想信念,引导树牢服务基层的思想。

    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留任基层意愿

    《时珍国医国药》网上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