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南滨海粉细砂的工程特性与地基压实方法研究

    张辉卞晓琳邹威波李凌云...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砂地基的工程特性与常规陆源砂地基有很大差异,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地基沉降变形、振动液化等工程问题.因此,基于海南地区的滨海粉细砂,考虑滨海砂地基的性质和环境地质条件,首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而后采用冲击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2种机械碾压方式进行了滨海砂地基现场碾压试验研究,并对其单遍压实度、单遍压实沉降差以及总的压实度与压实沉降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滨海砂地基宜在基底设置碎石土垫层,厚度宜为30 cm左右;单一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滨海砂垫层碾压对滨海砂地基压实度的影响有限,宜在垫层上采用冲击碾压和振动碾压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其碾压参数宜为冲击碾压15遍+振动碾压4遍;压实沉降差控制标准为最后2遍的压实沉降差平均值以不超过2 mm为宜.

    滨海砂压实质量碾压方式压实沉降差

    基于STAtt-DGCN模型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唐嘉立舒宏柯黄小峰陈梦宇...
    84-9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时交通流精准预测是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精细化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前监测高速公路潜在车流拥挤事件并及时管控.国内外学者已经从数理统计、数据驱动的维度提出了多种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方法,虽然成果颇丰,但对交通流数据在时间关联性、空间关联性方面的共同建模能力不足,导致预测精度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时空注意力扩散图卷积模型(STAtt-DGCN),来进行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短时预测.该模型依托经典的时间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和图卷积网络,设计了时空模块、时空卷积模块以及扩散图卷积网络模块,来分别建立交通流数据在时间、空间维度的关联性,从而使预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选取了江西省某高速公路3个月的ETC数据集来验证所提模型的性能,并选用ARIMA、LSTM、STGCN等常见基线模型来进行模型的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STAtt-DGCN模型几乎在每个月的数据集上都展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以2022年4月为例,与最具挑战的STGCN基线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上分别下降了 17.9%、40.0%、11.0%.这意味着STAtt-DGCN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基准方法有较大提升,可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流精准预测.

    短时交通流预测高速公路深度学习模型时空注意力机制扩散图卷积网络

    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及提升策略研究

    任仲山张武兴马辉王伟伟...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路龄增长和交通荷载增加,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不足问题愈加凸显,通过分析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和统计分析大量高速公路现场检测数据、交通等级、路面结构等信息,对不同混合料类型、不同交通等级、不同车道以及不同养护措施的路面抗滑性能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量越大、货车比例越高,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越快;高速公路各车道之间的路面抗滑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第一车道SFC衰减速率低于第二车道和第三车道;与AK-13和PAC-13路面相比,SMA-13路面的抗滑性能和保持效果较好;不同养护措施实施后,按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速率排序为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超薄磨耗层>普通罩面;从经济效益来看,按PVC值排序为普通罩面>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微表处>超薄磨耗层,超薄磨耗层的经济效益最佳;对于抗滑性能不足且路面破损和车辙病害相对严重的路段,可采用薄层罩面、就地热再生等养护措施;对于抗滑性能不足且伴有轻微车辙病害的路段,可采用超薄磨耗层、薄层罩面养护措施;对于仅存在抗滑性能不足问题的路段,可采用超薄磨耗层、微表处养护措施.

    道路工程高速公路抗滑性能衰减规律提升策略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左转信号损失时间预测模型

    肖崇辉明扬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转信号损失时间是确定信号控制周期的重要参数,为准确预测左转信号损失时间从而优化信号控制方案,从交叉口整体环境、驾驶员行为、车流特性3个方面对左转信号损失时间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昌市红谷滩区不同交叉口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左转信号损失时间的影响,构建了随机森林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广义线性混合3种不同的左转信号损失时间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左转信号损失时间的预测精度比传统线性模型更高,其决定系数为0.812 9;第一辆车反应时间是影响左转信号损失时间预测最重要的因素(重要性得分为14.5),其次为左转组织方式、红灯时间、对向停止线距离,重要性得分分别为2.88、2.84、2.23;左转信号损失时间的长短受启动损失时间的影响较大.

    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交通流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左转信号损失时间

    膨胀土地区高填方机场填料设计案例

    林佛光蔡志敏陈思贤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膨胀土填料在干湿环境交替作用下易发生体积明显胀缩和强度急剧衰退,进而导致高填方机场道面、边坡等产生病害的问题,以我国西南某机场为例,对中~强膨胀潜势的填料如何填筑于道面影响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展开了论述,并提出应根据膨胀土改良试验结果,在水泥掺量为10%时,改良土的胀缩总率须满足规范不超过0.7%的要求.但是,改良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率存在差距,需采取翻晒、搅拌等措施降低含水率后方可填筑碾压;填筑时,将膨胀土填筑于内部,采取"2布1膜"等保湿防渗措施,能够保持膨胀土含水量的稳定,减小膨胀土的变形,以满足道面影响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对填料的要求.上述措施能保证膨胀土填料含水量不受大气影响和发生波动,使其满足机场场道工程的要求;可充分利用场内膨胀土填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省工程投资.

    高填方机场膨胀土道面影响区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大气急剧影响深度

    分体多格室锚碇基础在山区复杂地质中的应用

    李超林伟詹伟陈旭...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偏远山区土方转运困难、地质环境复杂、采用深基础大开挖易扰动周围环境而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锚碇基础施工场地处于巨厚覆盖层、持力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差或较为复杂、采用重力式扩大基础大开挖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由地连墙构成的分体多格室锚碇基础.该基础采用了地连墙施工工艺,充分利用了基础-土体相互作用对承载力的有益影响,适当降低了对持力层的承载性能要求,大幅降低了土石方工程量和对施工过程边坡防护的要求,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认为在环境保护要求下,有必要采用分体多格室锚碇基础.该基础的运用可为复杂地质条件的锚碇基础选型提供参考.

    分体多格室锚碇基础复杂地质工程实践

    基于Bayes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基坑变形值预测研究

    曹玉江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基坑变形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Bayes)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复合模型,并结合杭州市文一西路改造工程现场监测数据,比较了 Bayes-LSTM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在大跨度基坑上方的地表沉降与水平位移数据预测误差.研究结果表明:与LSTM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相比,Bayes-LSTM模型对基坑上方地表沉降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 1.0和1.26,证明了 Bayes-LSTM模型在地表沉降预测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与支持.

    基坑沉降贝叶斯网络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基坑爆破开挖对邻近隧道的振动影响分析

    何聪陈忠章何必伍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基坑爆破施工对邻近隧道的振动影响,以珠海某城轨隧道邻近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背景,基于爆破设计方案,通过FLAC3D软件模拟隧道在爆破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了爆破振动随爆心距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隧道的振动效应,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评价了减振孔的降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场地系数和衰减指数对同段起爆最大药量的影响较大;爆破振动随爆心距的增加呈衰减趋势,离爆源较近的断面振动效应明显,衰减较快,离爆源较远的断面衰减较慢;爆破开挖的振动效应对隧道安全性影响显著,尤其是隧道迎爆侧;减振孔的设置会改变隧道断面的峰值振速分布规律,1排减振孔的降振效果显著,减振孔排数继续增加的降振效率则相对趋于平缓.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基坑爆破开挖邻近隧道振动效应爆心距减振孔

    近距离侧邻既有结构砂层隧道开挖面失稳极限平衡分析

    蔡志勇张旺吕金彪刘腾...
    135-14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缓解交通拥堵、拓展城市空间的有效途径.地下空间中侧邻既有结构的施工具有高风险性,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开挖面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因此,以北京地铁3号线朝石联络线隧道暗挖工程为背景,采取数值模拟与相似模型试验的方式,探究了侧邻既有结构条件下砂层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特征.考虑不对称破裂角的隧道开挖面破坏特点,基于太沙基松动土理论,改进了传统模型中侧土压力系数和上部剪切带破裂角,提出了不对称开挖面失稳极限平衡分析模型,并推导出了上覆松动土压力与假想支护力计算公式.该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为同等条件下侧邻既有结构暗挖隧道开挖面土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地铁既有结构砂层隧道开挖面失稳极限平衡分析数值模拟

    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合理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葛海芳杨乐陈强刘朵...
    1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的结构形式简单,构件适合工厂化、预制化批量生产.因此,为了适应组合梁桥快速施工的要求,构件制作必须做到标准化.但是,当前关于预制桥面板、钢板梁、横隔梁制作的标准化研究并不多,故针对该问题,通过比较不同主梁间距和根数的钢板组合梁桥结构性能差异,对适应桥梁快速施工要求的钢板组合梁桥的合理桥宽、跨径、主梁根数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采用单跨跨径为30m的4车道(桥宽16.25 m)、少主梁(3根主梁)体系是各钢板组合梁桥中力学性能最优的结构形式;另外,为适应标准化制作预制桥面板钢板组合梁桥各结构构件还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预制钢板组合梁桥合理结构体系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