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重塑含水率下黏土路基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汪晶刘锦辉亓帅马伟...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黏土作为道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路基填料,其强度特性对道路的安全稳定服役至关重要.然而,在路基现场填筑过程中,重塑含水率的精准控制存在难度,导致填料的微观结构和强度特性出现变化.旨在探究不同重塑含水率下黏土路基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ngth,UCS)的变化规律.为此,对7种不同重塑含水率(14%、16%、18%、20%、25%、28%、30%)的黏土路基填料进行了 UCS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典型试样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不同重塑含水率下,黏土路基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出应变软化特征,为典型的脆性破坏形式,且该脆性特性随重塑含水率的增加和加载应变速率的增大愈发明显.2)黏土路基填料的UCS随重塑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钟型"变化规律,曲线峰值点处可定义特征重塑含水率 w-cha=19%,w-cha值小于最优含水率(wopt=28%),该变化规律与黏土团粒和基质吸力的变化相关.3)当重塑含水率在w-cha=19%附近变化(±1%)时,UCS基本保持不变;当重塑含水率在较宽范围内(超出±1%)变化时,在w-cha干侧,UCS变化率随重塑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而在w-cha湿侧,UCS变化率随重塑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理解黏土路基填料在不同重塑含水率条件下的工程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非饱和土黏土路基填料重塑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微观结构

    钢箱体补偿收缩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葛运成孙义张硕文俊强...
    84-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国道109新线高速安家庄特大桥转体支座球绞及左右幅转盘内C50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的浇筑要求,通过采用复配高稳健型超长保坍减水剂及配合比优化,实现了混凝土 4 h以上的工作性保持.该减水剂由多组分组成,包括高稳健型缓释E型母液、减水母液、保坍母液、凝结时间调节剂和状态调节剂,是实现自密实混凝土超长工作性保持的关键措施;在水泥+矿粉+粉煤灰+膨胀剂的胶凝体系内复掺5%的硅灰,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使剪切应变降低,流速更快,有利于混凝土的自密实,还使浆体结构更加稳定,减少了离析泌水现象,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强度与耐久性;按照保坍性要求优选水泥和骨料,从改善整体级配角度优化配合比,进一步提高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超长保持性能.超长工作性保持的自密实混凝土成功应用于109国道安家庄特大桥工程,为安家庄特大转体斜拉桥提前封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超长工作性保持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为偏远地区需要长距离运输及具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超长工作性保持自密实混凝土补偿收缩硅灰膨胀剂

    温拌剂对高黏沥青物理性质及流变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赖明信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温拌剂对高黏沥青性能的影响,选用了 3种常见的温拌剂:有机降黏剂Sasobit、表面活性剂Evotherm及稀释型降黏剂废弃食用油(WCO),制备了相应的温拌高黏沥青,并对其物理性能、黏度及流变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asobit和WCO能够显著降低高黏沥青的旋转黏度,而Evotherm的降黏效果相对较弱.同时,Sasobit的掺入使沥青发生硬化(针入度降低、复数模量增大),改善了高黏沥青的抗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但对低温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WCO则对高黏沥青的高温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极限最大剪切应力,但显著提升了低温抗裂性:Evotherm对高黏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影响较小.

    高黏沥青温拌剂低温性能高温性能黏度

    温度匹配养护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宋博涵田景松王雷王宇欣...
    101-10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度匹配养护是一种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同步养护方法,旨在使试件的养护温度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历程相匹配,从而更真实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通过变温条件下的胶砂强度试验,证明了温度对于掺粉煤灰的水泥胶砂强度影响显著.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试验和绝热温升试验表明,掺入40%~60%的粉煤灰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其强度也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求.通过混凝土构件试验,确定50%粉煤灰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临界厚度为0.45 m;低温环境下,该厚度应增加到0.80 m,同时采用绝热温升高的混凝土并增加保温措施.通过工程案例证明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温度匹配养护强度超过同期标准养护强度,表现出良好的早期强度性能,这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温度应力大掺量粉煤灰温度匹配养护截面临界尺寸早期强度

    不同加筋条件对高填方路堤变形控制效果数值分析

    陈建刘泽童乐曹峥...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于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工程,基于半路堤缩尺模型试验建立了高填方路堤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筋材类型、筋材长度、加筋层数,对高填方路堤坡顶竖向位移、坡面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加筋条件下高填方路堤水平位移沿坡面均呈"鼓肚"状分布,最大值均出现在2/3坡高处;筋材类型对高填方路堤变形有较大影响;筋材长度对高填方路堤顶部中心线处的竖向位移影响较为显著;土工格室半铺时增加加筋层数会加剧高填方路堤不均匀沉降,7层土工格室满铺是控制高填方路堤坡面水平位移的最优方案.该成果为类似高填方黄土路堤加筋处治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高填方路堤加筋变形控制数值分析

    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评价体系研究

    刘文邹辉杰付利敏王晓路...
    117-12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提出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内涵,建立了具备设计目标、核心准则、技术支撑、应用效果4个层次的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架构.同时,结合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目标和核心准则,提出了基于PSR框架模式和目标分解法相结合的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构建了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其包含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37项三级指标;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了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评价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定方法.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设计评价体系可为高速公路落实一体化设计理念提供技术支撑.

    高速公路建养运一体化评价体系等级评定

    路堑边坡施工期间失稳原因分析与治理

    陈林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连续降雨导致施工期间路堑边坡失稳滑塌的问题,以福建省漳州市某城市次干路工程为例,当连续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平面范围约200 m×55 m的失稳滑塌时,分析了滑坡现场周边地质特征以及失稳的原因,提出采用滑坡专项勘察方法,并结合高密度电法与面波法探测滑面与软弱面(老滑坡滑面),然后对失稳边坡进行了治理.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与面波法能较好地分析滑坡影响因素、范围、形态特征、深度等,且与专项勘察结果接近.通过计算验证了路堑边坡失稳是由于边坡下存在老滑坡,且老滑坡滑面埋深较浅,在工程开挖与连续降雨的综合影响下,导致老滑坡部分复活;依据滑坡面状况提出了"抗滑桩+锚索""放坡+锚杆"的方案并进行了比选,最后经过综合分析明确了以挖除老滑坡体为主的卸载治理方案.

    边坡失稳原因分析高密度电法面波法老滑坡滑坡治理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对车辙的影响分析

    陈星光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对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对车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与应力和车辙的关系.结合工程调研,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辙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与应力和车辙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车辙主要发生在路面深度18 cm范围;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压应力均随深度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刚度越大的路面结构,同深度处压应力水平略大;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剪应力均随深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刚度越大的路面结构,同深度处剪应力水平越大;沥青层较薄(如10 cm)而刚度较大的沥青路面结构,车辙较少;沥青面层略厚(如18 cm)且刚度略小的沥青路面结构,车辙有增加的趋势;沥青面层较厚(大于22 cm)而刚度较小的沥青路面结构,"偏柔"的结构使得应力水平大幅下降以及在较厚深度范围不易产生接触面破坏,无论从压密变形还是剪切破坏的发生概率大幅降低,因此并不会较沥青层较薄时产生更多车辙.相关结论为类似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提供了借鉴.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应力车辙

    停工对转体T构悬臂梁线形的影响及调整措施研究

    景国旭刘兆奇杨晓强张华...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西北地区某在建转体施工连续刚构桥,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悬浇施工过程的模拟,研究了停工期间主梁实测位移变形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探讨了不同停工位置和停工时间对梁段线形的影响,并对停工期间影响梁段线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事前调整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停工位置和停工时间的变化对T构悬臂梁截面挠度有显著影响;墩柱柔度、边中跨预应力锚固齿块不对称、挂篮质量不平衡以及墩台基础不均匀沉降均会影响T构悬臂梁的线形变化;配重和预应力全张拉是有效应对冬季停工的调整措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利用仿真模型预测停工期间梁段的线形变化,并提前做好调整措施,从而确保连续刚构桥的线形平顺.

    连续刚构桥T构悬臂梁转体停工梁段线形调整措施

    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抗震性能研究

    赵建瑜张强邓贺丹
    145-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小跨径桥梁常用钢筋混凝土挡块在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和修复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该挡块通过高强度无粘结预应力筋与盖梁连接成一个整体,更换方便且抗震性能优越,在主梁横向撞击力作用下挡块与盖梁接触位置可发生开口,撞击力消失后挡块在预应力筋的拉力作用下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预应力筋面积、初始张拉力和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对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当偏移率为9.3%时,残余位移几乎为0;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的屈服力随预应力筋初始张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受预应力筋面积影响较小,张拉力提高1.00倍,屈服力提高约1.67倍,但挡块的屈服后刚度几乎与预应力筋初始张拉力无关,随预应力筋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不同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下可更换自复位摇摆挡块初始刚度相同,屈服后刚度四周布置相对于中心布置要大,预应力筋四周布置屈服后刚度值比预应力筋中心布置提高30%.相关结论为类似挡块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挡块自复位可更换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