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吕娜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比较.方法 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该院所收治需接受下肢骨科临床手术麻醉的超高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的数字表达方法, 分别将该90例患者分成腰-硬联合 (联合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 (外麻组) 、气管插管全麻 (复合组), 共三个研究小组, 各为30例患者.分析三组效果.结果 复合组10例患者低血压发生于全麻的诱导期, 联合组的2例与外麻组的8例, 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指标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术后转入ICU的例数、认知功能性障碍例数、呼吸道的感染例数、住院平均时间, 联合组、外麻组, 复合组评分略高一些, 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较联合组、外麻组, 复合组患者镇痛效果指标评分略高一些, 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需接受下肢部位骨科临床手术治疗的超高龄患者, 尤其是患有各种合并症的患者来说, 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可行性, 麻醉效果极高, 各项评分较高, 有助于患者早日疾病转归.

    超高龄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选择比较

    信息动态

    62,110,封4页

    个性化护理在风湿骨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齐伟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风湿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风湿骨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经护理干预后,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SDS、SAS、N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DS、SAS、N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65.91%的护理满意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风湿骨病患者个性化护理有很好的效果, 相比常规护理更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个性化护理风湿骨病效果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及临床治疗研究

    张立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 将其分为两组, 即常规组65例、研究组65例, 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机械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使用综合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血栓史、糖尿病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吸烟酗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制动时间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主要有患者的高血压病、血栓史、糖尿病等内因以及手术时间、制动时间等外因, 且使用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优于机械配合药物, 可推广.

    骨科创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临床治疗效果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分析

    庆笑春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4例骨科患者可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预警监控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风险预警监控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 风险预警监控组高于常规护理组,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风险预警监控下,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工作,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栓发生率, 提高最终的护理满意度,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方面意义.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降低下肢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脱管发生率的护理方法

    杜雪姣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深静脉导管脱落的原因分析, 寻求降低下肢烧伤患者的脱管发生率的方法, 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采集2018年5—12月在该院就诊的19例深静脉导管脱管的下肢烧伤患者, 分析导致其治疗过程中脱管的原因, 并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结果 在19例患者中, 发现导致脱管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导管装置不牢固、睡眠期间无意识拉扯、活动时意外脱落、患者意识障碍等.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 护理人员要增强深静脉导管脱落的风险意识, 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 从而降低下肢烧伤患者的深静脉导管脱管的发生率.

    下肢烧伤深静脉导管脱管护理方法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探讨

    姚慧娟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该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 将该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成两组;其中, 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46例加强下肢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 观察组为6.52%, 与对照组的23.91%比较明显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4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加强下肢护理, 可以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 同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所以,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与应用.

    老年长期卧床下肢护理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张长玲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该院 (2017年1月—2018年3月) 60例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 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传统护理;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在医院诊病过程中住院时间、预后恢复时间及药物费用、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预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 且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采用调查问卷调查, 患者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试验组患者满意状况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具有有效的护理效果, 缩短住院时间, 增强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

    曹敏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该院 (2017年11月—2018年11月) 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 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 汇总研究对象的既往史、性别、年龄、股静脉置管、肢体瘫痪、甘露醇应用情况、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等, 分析影响LEDVT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LEDVT的发生率为17.74%, 且经单因素分析, 年龄、糖尿病史、肢体瘫痪部位、静脉置管位置、脱水药物使用情况的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 年龄、糖尿病史、肢体瘫痪、静脉置管、脱水药物使用次数与LEDVT的发生均呈正相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脑血栓术后患者应关注其病史、瘫痪部位、置管情况等, 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体征, 并加强宣教、肢体功能锻炼等, 以降低发生LEDVT的风险.

    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护理

    脑梗死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分析及治疗

    邓巍巍康文超谷斌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该院 (2017年5月—2018年12月) 脑梗死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6例, 给予低分子肝素结合华法林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有52例, 有效患者12例, 无效患者2例.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5.45% (63/66), 而且患者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由此可以知道, 对脑梗死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结合华法林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增强患者的满意率.

    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分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