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乔杰

月刊

2096-2916

randc_journal@163.com

021-64438169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140号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生委的第一本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内的基础及应用成果、研究动态和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同时展开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殖医学和计划生育科研、避孕药具研制、遗传优生和生殖生物学、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国内外科技、医务人员和广大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X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1例患者的遗传学诊断及配偶妊娠结局

    吴彤华邹淑玲朱文洁杨静...
    296-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联合应用在诊断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先证者,男,30岁.因未避孕未孕7年于2021年7月至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发现1例疑似X染色体发生微小结构畸变.运用高分辨G显带技术、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C显带技术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明确染色体结构畸变来源及结构特征.随访该病例妊娠结局.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最初诊断为46,Y,?inv(X)(p22.3p22.2).经高分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C显带分析及FISH检测确诊最终核型为46,Y,der(X)t(X;Y)(p22.3;q12)mat.先证者配偶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单胎妊娠.产前诊断羊水核型为46,X,der(X)t(X;Y)(p22.3;q12)pat,宫内超声胎儿未见异常.婴儿出生后一个月随访表型正常.结论 多种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联合应用,为确诊染色体微小结构畸变提供了可信的技术平台,为评估该类患者的表型、预后及子代风险等提供重要的遗传学依据.

    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C显带拷贝数变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左炔诺孕酮缓释微球注射剂药物含量的研究

    曹星辰郭伊霖赵春草潘峰...
    300-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左炔诺孕酮缓释微球注射剂中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和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 采用C18 色谱柱 Inertsil ODS-3(4.7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65 nm,进样量为20 μL.HPLC检测方法学验证后测定微球含量.结果 LNG在5.03~201.20 μg/mL,EE在1.55~61.92 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等符合要求.复方LNG缓释微球注射剂中LNG的含量是16.26%,EE的含量是2.58%.结论 该HPLC测定方法简单、稳定、重现性好,可为测定复方缓释制剂中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含量提供参考.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缓释微球注射剂含量测定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波塞冬低预后患者IVF/ICSI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祝婷周郁恬王超仪孟艳...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的低预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不良、临床妊娠率低于同龄正常反应者,既往此类人群采用博洛尼亚标准定义和诊断.为了提高研究人群的同质性,2016年波塞冬小组提出了新的低预后人群细分标准即波塞冬标准,概念上从"低反应"转向"低预后",为低预后患者提供了临床咨询和治疗建议的分类依据.现有多种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应用于不同亚组的波塞冬低预后人群,在不同亚组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各有利弊.本文将对波塞冬分组标准下的低预后患者接受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及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及总结.

    生殖技术,辅助卵巢刺激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波塞冬标准低预后卵巢低反应

    菌群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宋艳琴吴亚妹周知马宁...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在女性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退或丧失,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近期微生物群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的研究成为了热点,本综述菌群通过免疫反应、炎症因子及代谢功能等途径参与POI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通过服用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等方式能够改善菌群失调,从而改善POI相关症状.未来有望通过菌群与POI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为POI的诊治提供新的策略.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肠道菌群阴道微生态发病机制治疗

    Sirtuins家族与生殖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雪婵杜小娟柳立军王振娟...
    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人类生育时间的推迟,研究如何干预生殖系统衰老成为具有全球性意义的课题.Sirtuins是NAD+依赖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基因调控、细胞凋亡、能量代谢、衰老相关疾病和生殖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研究表明,Sirtuins基因的缺失会导致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失调以及生殖衰老,而且通过药物干预Sirtuins的表达可以影响衰老引起的生殖系统功能衰退.本篇综述全面回顾了Sirtuins对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衰老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列举了一些可以调控Sirtuins活性的天然药物,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生殖衰老调控提供思路.

    Sirtuins生殖衰老天然药物

    Telocytes对妊娠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史亚兰邓凯贤
    320-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的建立依赖于胚胎的胎盘绒毛膜外细胞滋养细胞合适的侵袭、母胎间的血管重铸及母胎免疫耐受.近年来,特洛细胞(telocytes,TCs)作为一种新型的间质细胞被广泛报道,它可与同种细胞或其他类型细胞相互连接,参与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信号转导、肌肉收缩协调的起搏、分泌功能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调节、免疫监测,从而形成复杂的三维网络,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它在妊娠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也是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TCs在妊娠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探究TCs在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中的作用提供更多依据.

    特洛细胞妊娠滋养层细胞

    人间充质干细胞在生殖医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进展

    魏仑钱菲骆超高莎莎...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为助力解决人口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仍无法满足所有的夫妇成为遗传学层面的"完整父母".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干细胞具有促进内源性修复、改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微环境等特性.因此,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恢复受损生殖功能的有效疗法.由于来源广泛、容易获得和低免疫原性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移植治疗的理想来源,并且在大量生殖领域的科学和临床研究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本文就国内外各类间充质干细胞在生殖医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生殖医学不孕,不育

    人类胚胎干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曾鹏武晓茸李敏瑶张曼琴...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胚胎干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和分化发育能力,因此在细胞治疗、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高效的全能性却导致其往往伴随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尤其在DNA损伤方面更加凸显.人类胚胎干细胞拥有特殊的修复机制,用以避免这类损伤在细胞内的积累或向子代的传递,进而保障自我复制和分化发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对人类胚胎干细胞DNA损伤的修复机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结合其修复机制,进一步探索干细胞治疗的新思路提供依据.

    基因组不稳定性人类胚胎干细胞DNA修复机制干细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