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态动力学联合减数分裂纺锤体观测在卵裂期胚胎筛选中的应用

    郑爱燕蒲艳孟庆霞王玮...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胚胎形态动力学联合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MS)观测,探索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卵裂期胚胎筛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同时行卵母细胞MS观测和胚胎实时观测培养的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卵母细胞MS形态、胚胎是否存在异常分裂方式,以及胚胎形态学差异对卵母细胞及卵裂期胚胎进行分类研究,分析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及MS形态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价值,建立预测囊胚形成的早期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MS正常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MS异常组(63。6%vs。46。9%,P<0。05);直接分裂(DC)1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DC2组和无DC组(5。0%vs。46。7%、63。9%,P<0。05);D3形态学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D3形态学非优质胚胎(79。4%vs。24。6%,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D3形态学优质胚胎中,3细胞到5细胞的发育时间(cc3)、5细胞到8细胞的发育时间(s3)和MS形态对囊胚形成有预测价值(P<0。05);在D3形态学非优质胚胎中,卵裂球数目对囊胚形成有预测价值(P<0。05)。以此建立了 D3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共11级(A~K级),A级最优,K级最劣。该筛选模型对囊胚形成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816,0。899),P=0。000]。结论 采用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联合MS形态分析建立的D3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对胚胎发育潜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卵母细胞卵裂期胚胎胚胎发育延时成像纺锤体胚胎选择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子宫腺肌病关键靶点与中药筛选研究

    杨书彬练晓梅师伟裴晨晨...
    21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子宫腺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基因芯片数据库,查询差异基因,并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和潜在靶点,预测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药物。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出GSE78851和GSE7307两个数据集,通过GEO2R分析芯片的共有差异基因,应用Omicshare制作差异基因热图,借助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再进一步利用Cytoscape 3。9。0的MCODE插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块分析。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筛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物。结果 筛选出433个共有差异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对雌二醇的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和氧化磷酸化、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共得出p53蛋白(TP53)、细胞色素C(CYCS)、肌动蛋白(ACTB)、Ⅳ型胶原酶(MMP2)、雌激素受体(ESR1)、CD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细胞质动力蛋白1重链1(DYNC1H1)、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细胞色素氧化酶4 Ⅱ(COX4Ⅱ)、NDUFAB1、人原纤维蛋白-1(FBN1)、ATP5A1、NDUFB7、ATP5G1 等 16 个核心基因。在 Cytoscape 3。9。0 中进行模块分析并得出两个重要模块,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模块1基因主要与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相关,模块2基因主要与Rap1、Wnt信号通路相关。筛选得到丹参、当归、茯苓、三七、厚朴花、茶树根、蚕砂7味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结论 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得到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可以为子宫腺肌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通过核心基因映射得到了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药物,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子宫腺肌病数据挖掘差异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块分析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梅剑巧姚艳芝李金璐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OmniView)对先天性子宫畸形(CU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68例CUM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经前3~5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扫查,然后切换三维OmniView成像模式进一步检查。并与宫(腹)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CUM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性等。结果 68例CUM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和双子宫,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检出结果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比较,各类畸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CUM的总检出率为98。53%。OmniView成像对单角子宫和双子宫达到完全检出,对完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100。00%;对不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7%;对弓形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100。00%。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技术对CUM的检出率高,对CUM具体类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价值

    急诊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的术前胃排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芦勤凤董嘉文钱彦钱海飞...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的术前胃排空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这类产妇围术期反流误吸的发生风险。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剖宫产的297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胃窦超声检查情况分为饱胃组(84例)和空胃组(21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胃窦超声检查情况,对可能导致术前饱胃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7例急诊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中,术前饱胃的产妇有84例,术前饱胃率为28。28%。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最后1次进食量>300 g及最后1次进食脂肪(肉类)或油炸食品是导致术前饱胃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禁食时间>8 h是避免术前饱胃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对于急诊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可以通过胃窦超声检查进行术前胃排空状况的评估;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禁食时间不足8 h、最后1次进食量较多及最后1次进食脂肪(肉类)或油炸食品可能影响胃排空,术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保证产妇的生育安全。

    急诊剖宫产瘢痕子宫胃窦超声饱胃影响因素

    症状性子宫腺肌症保留子宫的新选择

    严琼邓姗
    238-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腺肌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其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或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为满足患者希望保留子宫的需求,各种微创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本文报道1例反复放置曼月乐失败、多种药物治疗失败的症状性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病灶微波消融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对子宫腺肌症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热消融治疗方法对症状性子宫腺肌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腹腔镜下直视消融适合于合并宫体周围粘连和具有其他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具体操作和临床效果上有独到的优点。

    子宫腺肌症腹腔镜子宫病灶消融术月经过多曼月乐脱落

    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直肠、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陈畅乾卢娟张文蒋玲...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性腺外恶变的病例比较罕见,同时合并多部位发生恶变的病例尚未有相关报道。本病例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直肠、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该患者肿瘤组织基因检测存在PIK3CA、KRAS、PTEN、ARID1A的基因位点突变,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病理过程。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提醒临床医生接诊此类患者时能够提高警惕,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子宫内膜癌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地屈孕酮后半周期治疗后妊娠: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朱云珊王晓茜孙晓彤张蕾...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累及病变广泛、临床表现多样,且具有侵袭性、复发性及性激素依赖等特点。内异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月经失调、不孕、盆腔肿物等,当前其治疗原则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要求、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是内异症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也有术后复发率较高、盆腹腔微小病灶难以彻底清除等风险,因此需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如口服米非司酮、口服地屈孕酮或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进行长期管理,从而减少复发。育龄期内异症患者以控制疼痛、保护和促进生育为主,孕激素为首选药物。本例患者28岁,属于育龄期女性,有生育要求,主要诉求为缓解痛经及控制内膜异位囊肿发展,术后继续使用地屈孕酮进行长期管理,痛经得到明显缓解,在短时间内成功妊娠并分娩。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地屈孕酮手术治疗长期管理

    取卵术后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1例报道

    李敏曾品鸿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育龄期女性,33岁,因盆腔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早卵泡期长方案行控制性促排卵,取卵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修补整形术,预后良好。本文就取卵术后并发症之一的腹腔内出血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及预防展开讨论。对于卵巢高反应及有腹腔内出血高风险的人群,术后应该更加严密地观察,及早发现腹腔内出血的可能,进行早期干预,减少腹腔内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从而提高ART技术的安全性。

    辅助生殖技术取卵术后卵巢黄体破裂腹腔内大出血

    m6A甲基化修饰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陶晨玥苑秋悦周东杰张萍萍...
    25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动态可逆地调控各种生命过程。近期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因子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m6A甲基化修饰失调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衰老甚至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本文对m6A甲基化修饰作用于卵泡发育过程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系统介绍m6A甲基化酶及其调控因子在卵泡发育和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和研究方向。

    N6-甲基腺苷甲基化卵泡发育表观遗传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贾洪燕崔毓桂
    259-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代谢为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提供能量,且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包括生物膜构建、细胞信号传导、类固醇前体产生和代谢。卵母细胞还可以通过卵丘细胞从卵泡液获得脂质及其代谢物,尤其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载脂蛋白A1、肉碱。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高龄、代谢紊乱、卵巢低反应(POR)等人群中卵母细胞脂代谢的异常与卵母细胞及其胚胎质量差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脂代谢,为不孕症女性和高龄女性的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也有益于创新与改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液。

    卵母细胞早期胚胎脂代谢卵泡液高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