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龄妊娠对子代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田肖风赵鑫曾宪旭刘素娜...
    635-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妊娠对子代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3月龄与12月龄SD雌性大鼠,均与3月龄SD雄性大鼠合笼。子代鼠出生后,将其分为适龄子代组(Con组)和高龄子代组(AMA组)。取出生后1 d的子代大鼠脑组织,利用HE染色观察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前额叶皮层中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RGS2)、巢蛋白(Nestin)、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突触素(SYN)的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发现,与Con组比较,AMA组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数目减少,部分神经元发生变性,出现胞体肿胀、空泡化现象。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Con组比较,AMA组Nestin、RGS2、PSD95、BDNF、SYN mRNA及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高龄孕鼠子代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突触可塑性能力降低,可能是造成子代脑发育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高龄妊娠子代前额叶皮层突触可塑性神经干细胞

    吡虫啉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影响

    高二二骆海燕淡清华任启语...
    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0、100、200、500、1 000 μmol/L)的IMI分别处理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 h,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上清,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酮和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MI处理后颗粒细胞孕酮合成关键酶甾体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相对表达量;使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与1 000 μmol/L IMI共处理颗粒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孕酮水平。结果 IMI处理大鼠卵巢颗粒细胞48 h,与对照组相比,随着1MI浓度的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孕酮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E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IMI处理颗粒细胞48 h后,StA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与1 000μmol/L的IMI共处理颗粒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显著降低颗粒细胞基础孕酮的合成水平(P<0。01);与IMI共处理能显著抑制IMI刺激孕酮合成的效果(P<0。001)。结论 IMI影响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孕酮的合成,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吡虫啉颗粒细胞孕酮PI3K/AKT

    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韩梦瑶赵瑞祺陈颐
    647-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1月有关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以给予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单纯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研究,涉及患者8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值比(OR)=2。35,95%CI(1。47,3。77),P=0。000 4]、妊娠率[OR=2。34,95%CI(1。62,3。38),P<0。000 01]显著增高,复发率[OR=0。38,95%CI(0。24,0。59),P<0。000 1]、FSH水平[均数差(MD)=-1。53,95%CI(-1。87,-1。20),P<0。000 01]、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MD=-13。53,95%CI(-16。78,-10。28),P<0。000 01]及LH水平[MD=-1。64,95%CI(-1。86,-1。42),P<0。000 01]显著降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E2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孕三烯酮比较,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但因为本研究纳人文献的数量及质量有限,后续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子宫内膜异位症补肾活血中药孕三烯酮Meta分析临床疗效

    不同阴道微生态指标的育龄女性宫腔粘连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丁美平陈菁邹英吴燕...
    656-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阴道微生态指标的育龄女性宫腔粘连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和宫腔镜检查的786例育龄女性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其阴道微生态指标和宫腔粘连检出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腔粘连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786例行宫腔镜检查的育龄女性中,宫腔粘连检出率为11。96%(94/78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阴道菌群多样性Ⅰ或Ⅳ级、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合并细菌性阴道炎、过氧化氢异常及唾液酸苷酶阳性是导致育龄女性宫腔粘连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育龄女性宫腔粘连检出情况不容乐观,阴道菌群多样性、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合并细菌性阴道炎、过氧化氢异常及唾液酸苷酶阳性等阴道微生态指标与宫腔粘连的检出关系密切,应引起关注。

    阴道微生态指标育龄女性宫腔粘连影响因素

    2015-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育龄女性孕前及孕早期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杨海珊孙璇董媛媛王孟滨...
    660-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孕前期及孕早期妊娠女性进行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其风疹病毒感染情况和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2015-2022年于我院进行孕前检查和孕早期建档的25 592例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前期组21 741例,孕早期组3 851例。定量检测其外周血中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前期及孕早期两组育龄女性的总体血清风疹病毒IgM阳性率分别为0。98%、1。40%,风疹病毒IgG阳性率分别为87。31%、84。32%。两组IgM-/IgG-、IgM-/IgG+、IgM+/IgG+女性所占比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015-2022年间,两组中IgM-/IgG-女性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IgM-/IgG+女性所占比例和IgG滴度水平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除2022年外,其余年份孕前期女性IgG抗体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孕早期女性(P<0。05)。结论 进行孕前期及孕早期女性的风疹特异性抗体检测,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育龄女性风疹病毒IgMIgG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成功自然妊娠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丽倩姜海洋
    66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最常见的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疾病类型之一,常常导致不孕,治疗后可明显提高妊娠率,但子宫内膜息肉易复发,需长期管理,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选择既能抑制病灶复发,又不影响卵巢排卵的药物。目前研究表明,地屈孕酮是治疗剂量下不抑制排卵、对生育无影响的药物。本文报道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地屈孕酮药物保守治疗后顺利自然妊娠,目前未见患者及胎儿异常,提示地屈孕酮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同时不影响自然妊娠,可作为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首选药物。

    地屈孕酮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自然妊娠

    未破裂卵巢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皓冉卜亚丽叶敦敏
    668-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临床实践中,卵巢妊娠极为罕见,大多数总是破裂时才被发现,未破裂卵巢妊娠的诊断难度较大。本文报告1例经腹腔镜检查发现未破裂卵巢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罕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卵巢妊娠的提早预判、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卵巢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治疗病例报告

    处女膜不完全闭锁1例报道

    贾雪敏田秦杰邓姗
    672-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女膜位于女性阴道外口与阴道前庭的分界处,是环绕阴道口的一种薄膜状组织,两面均为鳞状上皮,内含神经、血管、结缔组织。本文报道1例初潮后阴道淋漓出血而无明显疼痛的处女膜发育不良的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本病例处女膜并非完全闭锁,是以往未曾遇到过的情况,故与同行分享,旨在为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处女膜闭锁生殖道畸形临床诊疗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端粒挂膜分子机制概述

    马阿妮刘东腾张键
    676-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配子的分裂方式,染色体端粒正确锚定在核膜上是这一重要生理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使端粒悬挂在生殖细胞的核膜上,以保证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染色体配对、联会和同源重组的正确进行。本文对目前已知的减数分裂端粒挂膜相关蛋白及复合物,包括端粒保护蛋白复合物(Shelterin)、减数分裂特异的核骨架和细胞质骨架连接复合物(LINC)、内核膜相关的TERB1-TERB2-MAJIN(TTM)复合物,以及SPDYA-CDK2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概括及综述。

    减数分裂染色体端粒端粒挂膜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杨丽王月莺
    68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和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患病率在10%~20%之间。慢性低度炎症和颗粒细胞不规则凋亡在PCOS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衍生的外泌体是脂质双分子层复合物,可以作为蛋白质、脂质、DNA和不同类型RNA在细胞间转移的介质,大小在30~150 nm,对PCOS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抗炎和抑制颗粒细胞凋亡等作用。尽管许多研究证明外泌体对PCOS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 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PCOS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无细胞治疗PCOS提供理论依据。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