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志明

双月刊

1007-0893

szzxyjhzz@yahoo.com.cn

0755-83228956

518035

深圳市笋岗西路市二医院中研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

    简文静岳双冰卓超林张广路...
    1-5,后插1-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近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医药研究文献中,探究其研究轨迹与发展动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的中医药领域TNBC治疗文献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 6。2软件从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十年中医药领域治疗TNBC文献发文量呈增长态势。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线及聚类分析中发现,TNBC中医药研究主要聚焦在细胞凋亡、化疗、增殖、转移、免疫及生存质量方面,而分子对接是新出现的研究热点,突现分析提示细胞自噬是近五年出现的热点。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刘胜。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结论:关于TNBC的中医药研究处于上升阶段。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应用提升TNBC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和细胞增殖凋亡机制。而分子对接和细胞自噬是新出现的研究前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三阴性乳腺癌中医药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于新生儿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血糖分级管理方案的效果评价

    弓雪茹古建平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新生儿糖尿病患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基于该模型的血糖分级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糖尿病患儿 96 例,记录其低血糖发生情况,将发生低血糖患儿纳入低血糖组(26 例),未发生低血糖患儿纳入对照组(70 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的血糖分级管理方案,连续干预新生儿糖尿病患儿6个月,分析干预前后的低血糖发生率变化。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早产、低体温、喂养不佳、胰岛素过度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风险评分=[eZ/(eZ+1)]×1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2,95%CI为(0。719,0。884),截断值为0。11,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78。57%,约登指数为 0。555;干预期间,新生儿糖尿病患儿低血糖发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且干预 1 个月后各时间点的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入组时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新生儿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血糖分级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糖尿病患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新生儿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血糖分级管理

    羌活胜湿汤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

    王迎迎聂光瑞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8 月至 2022 年 10 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 9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 例)和单一组(48例)。单一组患者予以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颈部功能受限、颈项僵硬、恶寒)、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颈椎功能[颈部残障指数(NDI)、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单一组高;联合组患者的颈部功能受限、颈项僵硬、恶寒消失时间均较单一组短;治疗 1 个疗程后、2 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NRS评分较单一组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DI评分较单一组低,CROM评分较单一组高;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较单一组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型颈椎病采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减少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颈型颈椎病羌活胜湿汤中频脉冲电疗法

    基于经络辨治对改善失眠患者神经递质的数据挖掘

    宋晓容林洪刘卓超程波敏...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运用经络理论在调节失眠患者神经递质方面的辨治规律。方法:检索2003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以经络理论辨证论治失眠患者后,针对改善失眠患者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取穴处方,对高频穴位进行频次分析,并进行归经,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所涉及的经络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 41 篇,其中穴位处方 41 首。涉及穴位 54 个,其中使用频次≥3 次的穴位 27 个,共涉及 12 条经脉。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百会,穴位归经后使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督脉;关联分析显示高频使用穴位关联程度较高的穴位为照海、百会、神门、三阴交,高频使用经络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的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相关性较好的经络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高频穴位聚类可得到核心取穴组合7 个。结论:经络理论辨治失眠患者,核心穴位处方为百会、神门、三阴交,治疗以督脉上穴位相关性最强,通过不同的穴位处方组合,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

    失眠经络辨治神经递质数据挖掘

    显微镜下改良单针LIVE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杨帆吕坤龙郑涛张天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改良单针纵向套叠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LIVE)对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OA患者 91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45 例行显微镜下改良单针LIVE患者设为改良单针组,46 例行显微镜下双针LIVE患者设为双针组。对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复通率、术后3、6 个月两组精子前向运动总活力、精子浓度、总活力水平和配偶妊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双针组患者相比较,改良单针组的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单针组患者的复通率为68。88%,双针组为71。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总活力、精子浓度、总活力水平均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精子前向运动总活力、精子浓度、总活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改良单针组患者的配偶妊娠率为35。55%,双针组为 39。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改良单针LIVE治疗OA患者与双针LIVE疗效相当,相较于双针LIVE,单针LIVE的手术时间虽稍长,但其操作简单,手术材料更易获取,因此更容易普及。

    梗阻性无精子症单针纵向套叠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显微镜下手术

    脑损伤足月新生儿aEEG特点与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关系研究

    朱江伟那利刘聪瑞孙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脑损伤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与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在黄河三门峡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治疗的 43 例脑损伤足月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出生的 43 例无脑损伤但存在高危因素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aEEG检查,并使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评定患儿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EEG总体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NBNA、智能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新生儿的NBNA、MDI、PDI评分均低于正常组,且重度异常组的NBNA、MDI、PDI评分均低于轻度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aEEG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s = 0。415,P<0。05),aEEG与MDI评分呈正相关(rs = 0。462,P<0。05),aEEG与PDI评分呈正相关(rs = 0。502,P<0。05)。结论:脑损伤足月新生儿aEEG异常率更高,主要表现为振幅异常、睡眠周期缺失、出现异常放电,且与患儿神经功能密切相关。

    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功能足月新生儿

    中医穴位敷贴联合针灸预防深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吕华韦微光陈思成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敷贴联合针灸在预防深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7 月至2023 年 6 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深静脉置管的 60 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置管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敷贴联合针灸,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疼痛程度、患肢肿胀发生情况以及深静脉超声结果。结果:置管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 7 天观察组疼痛程度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 7 天,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深静脉置管后予以中医穴位敷贴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程度,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穴位敷贴针灸深静脉置管

    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糖脂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张进进吉红玉郑仲华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对其糖脂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共纳入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8 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186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3 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93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 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相关指标、血脂相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浊、咽干口燥、神疲乏力、肢体浮肿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h-UmAlb)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m Alb/UCr)]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并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参芪地黄汤糖脂代谢肾功能

    从肝强脾弱探讨自拟健脾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谢娟黄旭初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肝强脾弱探讨自拟健脾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20年7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103 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 例)与观察组(52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帕金森病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肝强脾弱"理论的自拟健脾熄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Ⅳ-A、UPDRS Ⅲ、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6。67%,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熄风汤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肝强脾弱肝肾阴虚型自拟健脾熄风汤盐酸帕罗西汀片

    七味白术散联合常规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廖辉琴陈国青戴荣梅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22 年 3 月至2023 年 11 月将乐县中医院接诊的 8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运动饮食指导及糖尿病宣教,并视病情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在连续治疗 10 d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50%,较对照组的 85。00%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提高 2 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及中医证候评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肽水平有关。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七味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