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车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车辆
铁道车辆

赵云生

月刊

1002-7602

tdclbjb@sina.com

0532-86083211

266031

青岛市瑞昌路231号

铁道车辆/Journal Rolling Stock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四方车辆研究所主办的铁道车辆专业的综合性技术期刊。1963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迅速、准确、全面反映和交流我国广大铁路车辆工作者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努力为铁路运输和生产的发展服务,为提高我国铁路车辆的技术水平、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我国铁路和路内外从事铁道车辆试验研究、设计制造和运用检修的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和有关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材料转向架裙板高速冲击损伤研究

    补曦李本怀肖守讷陈东东...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飞溅砾石等异物对列车底部外侧转向架包覆裙板的冲击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典型荷载形式.文章以400 km/h高速动车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裙板为研究对象,参考GB/T 32058-2015等标准及设计需求,设计了2种不同速度的铝弹冲击层合板试验,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考虑冲击过程中结构复杂的层内和层间损伤机制.该模型通过VUMAT子程序的形式,基于连续损伤介质力学理论模拟织物层受冲击后的层内损伤行为,利用0厚度的内聚力单元模拟相邻层之间的分层损伤.根据冲击试验结果的形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铺层角度、冲击角度及铝弹尺寸对该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影响.

    轨道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裙板冲击数值模拟

    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列车制动性能计算方法

    张国庆郝汝飞刘倩倩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制动标准规定的制动性能评价方法,并以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和CR400AF型动力分散动车组为例,根据列车制动减速特性和运动学相关理论对列车制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对列车运行阻力、坡道力和车辆自身制动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利用 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进行了列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和黏着校核等仿真计算,并对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紧急制动时各作用力随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仿真.针对提出的列车制动计算方法,文章对列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制动计算方法满足设计要求.文章为列车制动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制动系统设计优化、状态监控、性能预测、虚拟验证等制动系统数字孪生仿真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储备.

    列车MATLAB/Simulink数学模型制动性能计算试验验证

    高速铁路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变电所的应用

    贾腾飞王昆杨阳刘陆洲...
    90-9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具有可再生、分布广、能耗高、规律强、波动大等特点,每年消耗大量的电能.近年来能源互联网在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不断升温,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能耗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高速铁路列车制动均采用再生制动的方式,将制动能量通过单相四象限变流器反馈到牵引网,反馈到牵引网上的制动能量部分被相邻列车使用,大部分能量以反向电流的形式返回到牵引网上级电网中,而不能被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为有效回收电气化铁路电动车组产生的大量再生制动电能,同时兼顾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高速铁路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列车制动时将过多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到超级电容中,并在列车牵引时将超级电容中储存的电能回馈到牵引网供给列车牵引所需.

    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电能质量储能系统

    内燃动车组动力包双层隔振参数设计

    郑伟王思明谷理想孙维光...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部转速(1 100~1 800 r/min)工况下,对某内燃动车组动力包双层隔振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整车试验对所设计的隔振系统参数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机组的振动烈度随隔振器的动刚度增加而增大,一级隔振器对机组的振动烈度影响较二级的大,振动烈度随阻尼比增大而减小;车体吊挂处受到的动反力随隔振器动刚度和阻尼比增大而增大.经过设计后,各转速条件下机组振动烈度均小于28 mm/s,优于B级,机组对车体的垂向动反力总和小于100 N;在时速40 km线路运行条件下,根据标准UIC 513:1994进行评价,舒适度等级在2级以上,评定为舒适,说明设计方法可行.

    内燃动车组动力包隔振振动烈度动反力舒适度

    高速动车组电动刮雨器系统的研制

    夏常凯刘莹莹赵立国李龙飞...
    103-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动车组电动刮雨器的应用环境及特点,基于产品设计需求,研制了一种电动刮雨器系统.通过对驱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及洗涤系统等进行深入研究,优化产品结构及性能,解决刮雨器产品惯性质量问题,打造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电动刮雨器技术平台.最后对刮雨器进行了强度仿真计算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刮雨器系统结构强度和电气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高速动车组电动刮雨器结构设计强度仿真

    下垂控制策略在变流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崔晓光李泽元咸粤飞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种同类型设备协同工作的系统中,下垂控制策略应用广泛,它是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功率分配均衡的重要方法.轨道交通车辆车载设备多样、负载分散,并联方式可有效提升其供电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文章介绍了CRH3型动车组辅助变流器并联供电系统、CRH2型动车组辅助整流器并联供电系统的整车并联结构和并联运行原理,根据辅助变流器和辅助整流器的输出结构,计算分析输出电流的组成、影响因素,并阐述了下垂控制策略在CRH3型动车组辅助变流器和CRH2型动车组辅助整流器并联供电系统的并联控制中的应用形式.通过对下垂控制策略在轨道车辆不同车型,交直流不同电压制式,软硬件不同控制方式下应用的说明和分析,深入浅出地总结了下垂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适用场合和应用意义.

    下垂控制策略辅助变流器辅助整流器并联供电系统功率均衡

    铁道车辆空调系统能耗试验研究

    王永镖王彦鲁刘忠庆阴启明...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能耗研究现状,参照 GB/T 17758-2010和 GB/T 33193.2-2016建立统一的铁道车辆空调系统能耗试验工况矩阵和试验方法,选取了客运周转量能耗指标"度/(万人·km)"作为铁道车辆空调系统能耗指标,并构建了适用于铁道车辆空调系统的能耗评估计算方法,确定了季节权重系数和温度权重系数值,对时速250 km标准动车组TC01车和TP03车、时速200~250 km动力集中型动车组M02车、时速160 km动力集中动车组普通座车在环境试验室进行空调系统能耗试验,评估计算了车辆每万人每公里空调能耗指标值,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车辆空调系统能耗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

    铁道车辆空调系统能耗试验工况能耗评估方法能耗试验

    基于DAP-Rail的地铁车辆动力学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

    乔虹罗仁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某B型地铁车辆开展了动力学线路型式试验,在DAP-Rail轨道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拖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开展数值仿真.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分析了轮轨摩擦因数、轨道不平顺波长、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计算方法、轮轨蠕滑模型和轨道模型对车辆常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轨摩擦因数和轨道不平顺波长对动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适当降低摩擦因数可以改善动力学性能,控制波长小于10 m的不平顺有利于减小运行稳定性指标;为了兼顾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在地铁车辆常规动力学优化时,通过数表插值计算轮轨关系,采用轨道等效质量模型,通过FASTSIM或者SHEN模型计算轮轨蠕滑力,可以满足分析要求.地铁车辆动力学影响因素众多,急需建立实测轨道不平顺、轮轨廓形和轨道空间参数的相关数据库和标准规范.

    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线路试验数值仿真

    城轨车辆架控制动系统八辆编组试验台

    石喆文李润华赵庆刚李莉...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城轨车辆架控制动系统八辆编组试验台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部分试验功能.该试验台能够与城轨车辆架控制动系统进行配合,对制动系统的紧急制动、常用制动、保持制动、防滑保护等功能进行检查.

    八辆编组试验台虚拟模型制动测试

    基于地铁车辆冬季运营的空调能耗及采暖控制逻辑研究

    龚继如孙方李泉康岭霞...
    127-13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车辆冬暖夏凉的车厢环境能为乘客带来最舒适的乘车体验,但随之而来的车辆运营能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降低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运营能耗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某一项目地铁车辆冬季采暖实际运营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外温不同的情况下车内目标温度动态变化,相比行业内普遍应用的冬季车内目标温度不随外温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车内舒适度有了进一步提升,空调运营能耗缩减了4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通过优化调整目标温度和送风量,使乘客乘坐体感提升,同时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文章最后对车辆采暖控制新思路进行了探索,并综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地铁车辆冬季空调舒适性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