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机车车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机车车辆
铁道机车车辆

张冀荃

双月刊

1008-7842

jlsxwh@rails.cn

010-51849313

100081

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铁道机车车辆/Journal Railway Locomotive & Car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铁道部主管,由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与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和供电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1年。其办刊宗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努力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和交流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机车车辆、供电系统方面的试验研究和设计成果,运用检修经验,有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国内外技术动态、技术政策等,从而为铁路运输生产及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读者对象:从事铁道和城轨交通机车车辆专业和供电专业的试验研究、设计制造和运用检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国产化芯片的轨道不平顺监测平台方案设计

    丁瑞志张瑞芳郑红瑞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轨道不平顺检测方法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设计搭建基于运营车辆振动加速度的轨道不平顺实时监测平台.首先,详细分析了实现轨道不平顺监测算法的硬件功能需求,结合算法逻辑设计平台总体架构;然后,基于平台硬件自主可控的考虑,结合工程应用经验,分析并选择符合平台功能需求的国产化芯片;最后,提出轨道不平顺监测平台完整且自主可控的设计方案.本方案一方面通过运营列车振动加速度对轨道不平顺进行监测,既节约成本,又无需单独占用运营时段;另一方面平台方案依托国产化芯片设计,保证了平台硬件技术层面的自主可控.

    轨道不平顺国产化芯片硬件平台

    面向更高速度综合检测列车时空校准系统研制

    王凡方玥刘俊博戴鹏...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时空校准系统存在的时间同步延时不稳定、里程校准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时空校准系统.在时间校准方面,系统采用GNSS、高频率恒温晶振进行系统内部时钟的驯服和保持,并基于PTP精确时间协议发布时间校准信息;在里程校准方面,系统利用光电编码器、惯性组合里程定位、RFID射频里程标签、点式应答器里程信息和LKJ列车运行里程信息实现里程数据的累加和校准,并通过以太网向各专业检测系统发布里程校准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纳秒级时间精确同步和厘米级里程校准,校准频率最高可达 1 250 Hz,能够满足更高速度综合检测列车的运用需求.

    综合检测列车里程定位时间同步时空校准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受电弓安全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辛恩承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电弓是连接列车和接触网的重要部件,其运行中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近年来结合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从图像上进行受电弓安全状态的检测成为主流方法.针对使用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对受电弓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存在的精度低和实时性差的现状,通过自建受电弓安全运行条件数据集,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对其进行安全运行状态在线检测.采用GAN神经网络提升了数据集的性能,弥补了数据种类失衡的现象;通过对YOLOV3 算法进行改造,插入即插即用的注意力模块,优化小目标的检测效果;通过与自研硬件的结合实现多路受电弓监控实时视频流的分析,为车载受电弓视频实时智能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有力支撑.

    受电弓智能识别视频监控YOLOV3算法

    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的故障分析与对策

    李新高洪光张立臣武杰文...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频繁出现的正极触指烧损的故障,通过对触指工作状态的测试,掌握了其工作瞬间的电气特性.结合触指负载能力的分析,指出容性电流引发的电弧和受电靴电流不均衡是导致触指烧损的直接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了故障的消除.

    地面供电模块正极触指烧损容性电流不均衡受流

    机车车辆产品寿命类别与评判方法

    王华胜朱庆龙李昊宋英杰...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分散性、故障影响多样性和运用需求差异性等特点,从速度与里程、时间与环境、工作频次与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影响因素;结合经验法、计算法、试验法、统计法等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常用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基于可靠性技术和寿命周期费用方法,按照安全寿命、有效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物理寿命等对机车车辆产品使用寿命进行分类定义和评判;示例给出动车组部分产品使用寿命分析结果.

    机车车辆使用寿命评判方法

    CR400BF平台动车组故障预警预测研究

    廖小东宋文彬谢名源高原...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动车组运维现场实际需求,基于动车组状态参数监控标准、车载报故障逻辑,以及现场重点故障特征等信息,建立故障预警预测模型,制定预警预测故障代码及故障处置建议措施.依托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开展模型试用,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开展CR400BF平台动车组故障预警预测研究,为动车组的远程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降低了动车组的运行安全风险,保障了动车组的运行秩序.

    动车组故障预警预测模型验证

    基于实测轮轨廓形匹配的服役动车组等效锥度修正方法研究

    田光荣于卫东王兴华李方烜...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轮轨匹配等效锥度对于保障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在车轮旋修体制由计划性预防修向视情旋修优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等效锥度等关键影响因素的运用标准及对应的执行策略问题.针对部分车型正向设计提出的基于服役状态下实测轮轨廓形匹配等效锥度的要求,文中研究提出了一种服役状态下动车组等效锥度运用标准的修正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服役轮廓数据库,并与标准轮轨廓形匹配的等效锥度进行对比计算,可得到不同轮廓所对应的修正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需求,通过分步实施对现有检测手段得到的等效锥度结果予以修正,结合相关运用标准决策车轮旋修.此方法为车轮视情旋修运用标准的落地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数据支撑.

    视情旋修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修正方法运用标准

    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机辆融合的总平面布置方式探讨

    李豫张正舟欧阳鹏夏海龙...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集中动车组以其编组形式、运维方式的特殊性,对管理模式、作业方式、设施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通过对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动力集中动车组、机车、车辆作业特点,对机辆融合的运用整备设施总平面的布置原则、优化措施及设置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机辆融合对运用检修设备配置的影响.

    动力集中动车组总平面布置运用检修

    HXD2型机车车轮踏面斜裂纹产生机制及旋修对策研究

    石珮廷杨延峰杨兴宽吴军...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车车轮服役工况恶劣,失效问题突出,针对HXD2 型机车车轮频发的踏面斜裂纹问题,文中分析调研车轮运维现状,利用金相检查探究斜裂纹萌生及扩展机制,通过现场测试跟踪,归纳斜裂纹分布规律及特征,基于机车车轮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机车PHM+车轮系统")提出经济性旋修方案,并进行试验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踏面斜裂纹是制约车轮服役寿命的主要原因,该裂纹属于滚动接触疲劳伤损,开口方向指向轮缘,在 1、4 轴位处最易产生,并且随着轮径的减少,裂纹扩展深度也总体增加;经济性旋修方案能合理推荐轮缘厚度,降低轮径旋修损失,每片车轮单次旋修节省 2.3 mm,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HXD2型机车踏面斜裂纹机车车轮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经济性旋修

    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李小波张程吴浩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挖掘现场故障统计数据,提出一种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各层级评判矩阵并确定权重,然后计算牵引系统各模块基本事件的灰色聚类系数,完成对系统模块层的状态评估,最后利用各模块聚类系数构建牵引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牵引系统整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牵引逆变模块和牵引控制单元板卡是该车型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的薄弱环节,应作为检修与维护中的重点对象.该评估方法综合利用故障树—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可为地铁列车牵引系统主动维护和检修提供有效依据.

    地铁列车主客观结合赋权模糊灰色聚类牵引系统状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