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服役期钢桁梁桥拆除方案设计及实测分析

    徐步齐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顶推拆除对梁体刚度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为保证高服役期钢桁梁桥顺利拆除,以珠江东桥为例,设计提出简支梁桥变连续梁桥体系转换后再顶推的整体拆除方案.同时,对体系转换过程中桥梁加固措施和顶推过程控制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钢桁梁不同状态下的竖向位移和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在拆除过程中其位移及应力均在可控范围,该方案可满足主体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简支变连续顶推拆除方案设计施工监控

    悬臂造桥机工装构造设计及工艺技术应用

    周伟明肖时辉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高速铁路工程智能建造要求,提升高速铁路悬浇连续梁(刚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安全化水平,克服传统挂篮结构稳定性差、智能化水平低、安拆风险高、施工精度控制难度大等缺点,研发出连续梁施工智能悬臂造桥机.对悬臂造桥机承重系统、模板系统、液压系统、智能系统、防护系统、行走(后退)系统六大系统工装及拼装、预压、行走、浇筑、后退、拆除六大工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对比传统挂篮工装,分析悬臂造桥机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以期为新型桥梁工装设备更好地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高速铁路连续梁悬臂造桥机挂篮智能建造

    高水压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接头选型研究

    张艳雷
    93-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在遭遇富水地质条件时,存在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渗漏水严重等缺陷,对后期基坑开挖及稳定性、主体结构质量均有严重影响.针对北京轨道交通28 号线东大桥站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分析型钢接头和铣接头工艺特点,提出接头渗漏水机制,总结接头选型理论依据,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富水地质条件下因接头施工低效率及高成本、接头部位止水效果不明等原因而难以选择接头形式的难题.

    地下连续墙富水地质型钢接头铣接头选型

    泥炭质地层盾构侧穿桥梁施工相互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邓如勇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昆明地铁5 号线龙庆路站-白云路站区间盾构侧穿东二环高架石闸立交桥施工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地层应力释放率下区间隧道侧穿桥梁施工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侧穿桥梁施工的竖向卸载效应大于水平卸载效应,桥桩出现背离隧道径向变形,夹土变松散,实际工程中采取洞内注浆进行夹土加固非常必要;隧道与桩基净距对盾构侧穿桥梁施工影响显著,地层应力释放率在0.1~0.3 时,桩身各区段相对变形量较小,桩基因偏心受压而发生桩基开裂及破坏的可能性不大;隧道侧穿桥梁施工扰动区域主要分布于隧道周边1~2D(D为隧道直径)范围,盾构侧穿桩基施工对桩基轴力的影响表现为盾构隧道拱顶以上桩基轴力"颈缩",对桩基弯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侧穿段隧道中心区域所对应桩基弯矩增大;随地层应力释放率增加,盾构侧穿桥梁最大倾斜出现位置会发生变化,倾斜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显示,地层应力释放率控制在0.3 以内时,可满足相关规范对桥梁变形控制限值要求.

    盾构隧道泥炭质地层应力释放率侧穿桥梁数值计算影响分析

    一种接触网导线覆冰检测和厚度估计的方法

    马浩
    102-10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架设为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接触网线路,当接触网出现结冰时,机械与电气性能会下降,将影响电力机车受流,产生燃弧现象,烧蚀接触线与受电弓滑板,严重时会造成接触网垮塌、受电弓滑板断裂,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路接触网导线覆冰检测和厚度估计方法,采用深度学习中的实例分割技术实现对铁路接触网导线覆冰的检测,结合标注的先验信息计算覆冰厚度,能够应对复杂变化的场景,且准确性、实时性均满足铁路接触网线路覆冰检测的实际需求.

    接触网覆冰监测厚度估计图像标注

    机场装配式混凝土道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董宏伟
    105-10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场装配式道面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结合东南沿海某机场装配式场道建造施工案例,介绍机场场道装配式道面板构造特点;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详细阐述装配式混凝土模台制备、铝合金模具组拼、道面板预制养护、铺装精调、分仓注浆等现场作业施工要点及工艺流程,并总结装配式混凝土道面推广应用优势.基于实际项目形成的一系列装配式道面施工技术可为同类机场项目提供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借鉴.

    装配式道面模台制备铝合金模具组拼道面板预制养护铺装精调

    铁路客整所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以双流客整所为例

    张晨曦
    108-11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铁路客运逐步普及,未来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将逐渐替代普速客车承担其在旅客运输中的任务,亟需对现有客车技术整备所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造以满足CR200J在日常运用中整备作业需求,为铁路行车安全保驾护航.本文从双流客车技术整备所改扩建工程入手,分析普速客车设施用于整备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所进行的适应性升级改造,总结客车技术整备所工艺设计经验,并系统介绍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进行整备时所需关键设备.

    动力集中动车组客车技术整备所运用维修工艺设计

    公路交通荷载作用下黏土改良尾矿砂滞回曲线形态特征定量研究

    王红军
    111-11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交通荷载作用下黏土改良尾矿砂滞回曲线演化规律,对尾矿砂和改良尾矿砂开展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采用滞回曲线长轴斜率k、面积S、不闭合程度εp、饱满度α对改良尾矿砂滞回曲线进行定量描述,分析不同频率、围压和黏土掺量对改良尾矿砂滞回曲线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k值随动应变的增大呈非线性衰减趋势,随频率和围压增大而增大,随黏土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S、εp、α值与动应变呈正相关,曲线近似呈指数型增长,且均随频率和围压增大而减小,随黏土掺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黏土改良尾矿砂其动力特性较未改良的尾矿砂有显著提高,最佳掺量为30%.

    土力学尾矿砂动三轴试验滞回曲线动力特性

    基于LabVIEW的铁路弹条扣压力测量系统设计

    刘明科陈少航宋文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测量铁路弹条扣件的扣压力大小、加快实现铁路弹条扣件自动化无损检测研发进程、提高检测效率,基于LabVIEW设计一种铁路弹条扣件扣压力测量系统.通过敲击测得弹条固有频率,以Ⅱ型弹条为例,将测量装置分为敲击激振板块、测量板块和自动行进板块,通过敲击激振板块完成单次独立敲击,实现检测弹条的固有频率测量;再通过固有频率和扣压力拟合关系式计算扣压力大小进而判断弹条是否失效.该测量装置可在单条铁轨上进行一维运动,由于一次敲击和检测后即可自动运动到下一弹条部位进行敲击和检测,大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自动化程度较高.

    LabVIEW铁路弹条扣件敲击法扣压力测量装置

    基于BIM的钢筋设计数据和智能设备间信息传递研究

    吴利利鲁贤睿刘焱茹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传统钢筋加工设备逐渐被智能加工设备所替代,尤其在装配式预制构件厂,智能钢筋加工设备得到普遍应用.但钢筋加工仍需依据下料单手工录入数据,效率低、易出错.基于此,采用不同BIM软件对装配式建筑钢筋进行深化设计对比分析,提出通过接口程序导出BVBS文件并结合工厂MES系统的方式,实现BIM钢筋数据与智能加工设备之间的传递,不仅充分利用模型信息,而且规避了人工录入加工数据所带来的效率低下且易出错的问题.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该技术能够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钢筋自动加工,提高钢筋生产效率.

    BIM装配式预制构件钢筋深化设计BVBS钢筋自动加工数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