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铁穿越五六十年代老铁路隧道方案研究

    王文辉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沙隧道为五六十年代建设的老旧铁路隧道,且周边环境复杂,与城市主干道韶山路的桔园立交交织在一起,周边房屋密集、高楼林立.本研究梳理老隧道设计情况,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 7 号线项目实际,对地铁上跨既有老旧铁路隧道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针对性提出合理可行的明挖法施工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上跨开挖对老旧隧道及轨道变形影响.结果表明:明挖法方案能满足长沙隧道及轨道变形限制要求,所设计的地下暗桥结构,可大幅减小地铁运营对长沙隧道的振动影响,同时又避免了长沙隧道因长期老化而进行维护作业对上方地铁运营的影响,所选方案合理可行.

    地铁施工老铁路隧道方案研究暗桥结构数值模拟

    渗流作用下管幕冻结法加固止水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

    孙引浩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管幕-冻结管结构对地层的冻结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基于有限元软件中的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模块,以三亚河口通道海底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不同流速作用下的管幕冻结加固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冻结情况下土体温度场以及渗流场演变规律;再考虑土体导热系数空间变异性影响,构建渗流作用下海底隧道管幕-冻结法随机有限元模型,分析导热系数不确定性对冻结加固止水效果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下水作用对上游点温度影响较大,下游反之;导热系数不确定性会减缓、阻碍冻结帷幕的形成;管幕冻结法形成的管幕-冻土帷幕支撑体系能有效加固土体,甚至可避免大渗流工况下工程事故的发生.

    渗流作用管幕冻结水热耦合温度场导热系数数值分析

    地下工程模块化空间网架装配式支护技术

    梅灿
    55-5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下空间机械化施工开挖空间大、暴露时间长、围岩劣化变形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暗挖隧道支护的新型空间钢网结构,并在广州地铁番禺广场暗挖隧道开展现场测试应用.空间网架结构以高强无缝钢管为主受力件,π形筋和U形筋为架立件,单元模块构件采用焊接连接,各结构模块间采用法兰盘高强螺栓连接.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装配式钢网结构安全可靠、工艺可行,可实现工厂预制加工及现场快速拆装,较传统工字钢拼装工效提高66%,形成支护受力时间提高90.5%,拱顶最大沉降变形量降低32.9%,周边最大收敛值降低33.6%,地表最大沉降变形值降低31.5%;结构运行期间实测各部位钢管应力值均远低于Q420 钢材的屈服强度.新型空间网架支护结构,可快速发挥支护能力,有效抑制围岩变形,并且结构受力变形合理.

    地下工程装配式钢网结构支护技术

    光纤对时通信在隧道电缆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刘培新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一种隧道内高精度以太网络光纤对时通信方法,旨在解决隧道内电缆故障定位装置无法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问题.该方法可使隧道内故障定位装置能够无需外界辅助信号即可保持高精度时钟,通过先进算法和硬件设备,使隧道内时钟精度与隧道外装置同步,时钟误差控制在100 ns以内,满足了隧道内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对时钟精度极高的应用需求.对几种对时通信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包括编码、脉冲、串口和以太网络光纤对时同步方式.其中,编码同步和脉冲同步受传输距离影响很大;串口同步方式受波特率影响较大.通过以太网络光纤对时同步方式进行节点间时钟同步能够有效解决距离因素带来的限制,能够满足隧道内故障定位系统时钟同步通信要求.另对装置硬件研发进行阐述,其中时钟同步控制模块采用IEEE 1588 时钟同步协议,以太网络光纤对时通信基于IEEE 1588 时钟同步协议进行时钟同步.对以太网络光纤对时通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时间误差均小于 100 ns,可完全满足隧道内故障定位功能要求.采用以太网络光纤对时通信方法完全能够满足隧道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等分布式网络测控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要求,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隧道电缆光纤对时通信故障定位

    铁路罐车清洗设施设计及污染治理研究

    李哲豪
    63-6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铁路罐车清洗作业也逐渐向自动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在某洗罐所设计过程中,结合洗罐作业污染物产生情况,对废水处理回用、废气吸附排放、固废收集处理等设施进行针对性设计,使处理后的废水水质满足洗罐工艺二次回用和直排市政管网要求,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要求,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设计在提升生产作业效率的同时,系统解决了洗罐作业污染物不达标排放问题.

    洗罐所罐车清洗设施污染治理三废排放

    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交接方案研究

    周志立任兵杰刘万里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是湖北省沙洋县投资建设的一条地方铁路,本项目建成后,连接浩吉铁路与沙洋港,既是浩吉铁路的疏运系统,又是沙洋港的集运系统.结合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设计,从不同货车交接地点入手,针对自管及铁路局代管等管理方式,对车辆交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输成本进行详细测算,对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并提出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运输管理方式的最优方案.研究思路及方法可为后续类似地方铁路运营管理方式、车辆交接地点选择提供参考.

    港疏港铁路交接方案方案比选运输管理方式

    博中东江大桥总体设计

    葛恒岩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惠州博罗县博中东江大桥主桥为(118+280+123)m双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桥塔为纵向人字形独柱塔,采用一塔固结、一塔中穿桥面(设支座)结构体系.主梁采用单箱5 室斜腹板混凝土箱梁,梁高3.68 m,梁宽38 m,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为满足两侧引桥、匝道接线要求,在两侧边跨端部 25.5 m范围内主梁采用变宽段.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桥面以上塔高73 m.斜拉索采用环氧喷涂预应力钢绞线,双螺旋线HDPE外护管,塔端斜拉索采用分丝管式索鞍锚固,梁端张拉.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下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受力行为,本文对5 种不同结构体系开展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桥结构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结构计算分析表明:该桥桥塔、主梁、斜拉索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在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弹性稳定性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斜拉桥单索面混凝土箱梁结构设计计算分析

    缓倾软岩隧道底鼓设计变更优化方案

    朱科
    77-7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南铁路九万大山一号隧道为依托工程,结合高铁隧道缓倾软岩地层围岩物性指标试验及隧底隆起变形机理分析,从缓倾软岩隧道底鼓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出发,提出针对缓倾岩层区段底部结构隆起等相似病害采用加深仰拱、调整仰拱结构曲率、加强仰拱支护强度和刚度等变更优化设计方案,即该类围岩地段拱墙轮廓及厚度维持原设计不变,隧底结构调整仰拱曲率至1/8,仰拱厚度调整为70 cm,并加强控制爆破以减小对围岩的扰动.

    缓倾软岩地层隧道底鼓设计变更优化仰拱曲率支护加强

    地铁隧道双护盾TBM过站方案优化

    郭创科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隧道盾构及TBM法施工,常用两种方式过站:掘进过站或步进过站,后者需在车站主体结构与底板完成后,再施作混凝土导台,车站主体结构与底板完工是盾构机或者TBM过站的必要条件;但车站开挖支护、结构工程量相对较大,地铁建设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往往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导致实际开工时间滞后计划工期,导致盾构机或者TBM长时间停工,等待过站进而影响整体工期.以青岛地铁4 号线为工程背景,对双护盾TBM过站方案进行优化分析,采用车站下拉中槽单导台双机过站方式,解决了车站工期滞后TBM无法及时过站问题;增加后续TBM施工竖井,解决了过站后TBM掘进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问题,显著缩短了工期、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地铁隧道双护盾TBM过站方案优化下拉中槽单导台双机过站

    TBM隧道连续皮带机辅助驱动方案经济性分析

    廖建炜冀国栋王灿林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阐述TBM隧道连续皮带机滚筒转载式和磁力摩擦式辅助驱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式,并依托山西中部引黄工程输水隧洞,从设备采购成本、维修成本、综合成本等方面对两种辅助驱动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磁力摩擦式辅助驱动可避免渣料高位卸载转运对皮带造成的冲击,有助于降低皮带故障率,减少皮带维修时间及成本;采用磁力摩擦式辅助驱动在工程初期投入较高,但综合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早期资金较为充裕的工程而言,宜选择磁力摩擦式辅助驱动进行施工.

    TBM隧道连续皮带机出渣辅助驱动磁力摩擦式滚筒转载式经济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