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基坑近距离环绕既有地铁桥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汪乐马振旺赵进
    942-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深基坑近距离环绕开挖施工对既有地铁高架桥桩的安全影响,依托苏州在建地铁8号线与既有2号线地下换乘通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数值分析,研究环绕式深基坑不同开挖顺序和土体不同加固长度对既有桥桩的安全影响,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桥桩两侧基坑对称同步开挖相比基坑顺次开挖对周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的变形和高架桥桩变形影响更小;桩基周边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随着袖阀管加固长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加固长度超过基坑开挖深度后,桩周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升效果不再明显,桥桩最优加固长度与基坑开挖深度基本一致.

    深基坑地铁桥桩数值仿真现场监测

    三峡库区某特大桥顺层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

    徐绍俊余颂项后军张国超...
    947-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西南三峡库区特大桥北岸边坡为顺层砂、泥岩互层高陡岩质边坡,其稳定性是大桥建设的基础.采用地质调绘、钻探、钻孔全景摄像等手段查明边坡地质特征,通过工程地质和赤平投影分析初步判定边坡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顺层滑动可能性,再利用有限差分法(FLAC)和离散元计算程序(UDEC)模拟分析边坡仅考虑结构面情况下岩体破坏模式、力学行为及强度.结果表明,天然状态和桥基荷载状态下边坡整体稳定,不会发生顺层滑动破坏,但在自然重力长期作用下,坡面局部岩体可能产生破坏引起岸坡后退,从而影响桥基安全;建议对北岸岩体坡面凹槽做适当填补,对悬空岩块进行清除、支撑等对应处理措施.

    西南三峡库区砂泥岩互层高陡岩质边坡顺层滑动边坡稳定性

    预留凸台在城市环境复杂区域深大基坑支护的实践及分析

    刘晨文建鹏王文斌孙辉辉...
    953-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深大基坑支护结构所面临的日趋严格的制约条件,尤其是在城市复杂密集的环境中,支护结构的选型受到极大的限制.结合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单元一期项目,介绍了由于紧邻规划地铁线路和在建基坑而无法采取预应力锚索,以及为避开主体塔楼结构而无法采用常规内支撑体系的情况下,如何选取较为适宜的基坑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采用了较为创新的预留凸台型式,基坑支护效果良好,支承体系与主体结构没有任何的重叠交叉,极大推进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且为规划的地铁施工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可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预留凸台城市复杂环境深大基坑支护结构

    深基坑突涌降压防控及降压井带压封堵技术研究

    钟贵荣
    959-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突涌会给基坑工程带来灾难性后果,深基坑突涌防控体系及相关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突涌原因,搅拌桩止水帷幕底的绕底渗流和水平渗流是止水帷幕无法完全阻隔承压水的主要因素.通过现场降压井抽水试验重新获取了承压水地层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增大的原因,基坑突涌防控设计应考虑承压水地层渗透系数增大的影响.介绍了深基坑突涌降压防控体系,该体系包括分级布置降压井、压重封底、分区开挖、快速封底及加强监控等内容,其中分级布置降压井是关键.研发了承压水降压井带压封堵技术,并在工程中运用.相关研究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深基坑突涌降压防控降压井带压封堵

    长短桩组合结构在深厚软土单支点结构的应用

    尹华
    964-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厚软土单支点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计算时,常常出现支护桩嵌固长度达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情况,导致实际工程支护桩费用高,经济性较差.结合现行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计算方法,通过研究不同间距长桩结构及短桩结构的桩身内力变形的规律,提出一长一短组合结构中根据基坑整体稳定性确定长桩的桩长,根据有效弯矩长度初步确定短桩桩长,对比长桩模型及短桩模型的桩身弯矩图与变形图,最终确定短桩桩长的变形优化方法.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一长一短模型进行整体位移及受力分析,进一步确定设计思路的可靠性,最终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研究成果可作为类似深厚软土工程借鉴.

    深厚软土单支点结构长短桩组合

    PHC管桩挤土效应分析

    李宏伟杨光煜谢亮
    971-974,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不锈钢公司1 600 mm酸洗(HAPL)项目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 PHC管桩挤土效应模拟分析,讨论了 PHC管桩桩径及桩土界面摩擦系数对挤土效应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控制PHC管桩挤土效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C管桩沉桩过程的开展,土体径向位移逐渐增大,在桩尖区域达到峰值后迅速衰减;土体径向位移随距桩中心距离的增大呈对数形式衰减,挤土效应的影响范围约为9倍桩径;PHC管桩桩径及桩土界面摩擦系数对挤土效应影响较大,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土体径向位移随之增大,而地表隆起逐渐减小,土体径向位移及地表隆起均随桩径的增加而增大.

    管桩挤土效应数值模拟力学性能

    循环荷载下珊瑚礁灰岩孔隙结构演化分析

    贾西贝孟庆山吴凯宋小龙...
    975-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珊瑚礁灰岩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为"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带来挑战.利用基于原位CT扫描的三轴试验设备,定量评估了珊瑚礁灰岩在变幅循环荷载下的损伤演化特征.采用CT扫描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从细观上研究了珊瑚礁灰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珊瑚砾屑灰岩的割线模量随着压密和损伤的演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弹性模量在压密阶段呈现减小的趋势;珊瑚礁灰岩内部孔隙的尖端在外荷载下会发生应力集中,裂纹最先在孔隙率最大且孔隙结构最复杂的区域扩展;根据裂纹在3维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和切片分析可知,试样在围压为6 MPa的循环荷载下发生以剪切为主的张-剪破坏.研究结果为岛礁工程建设中围岩的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CT扫描循环加卸载珊瑚礁灰岩孔隙网络模型逐层面孔隙率

    考虑土层锚索埋深及界面相对位移的抗拔性状研究

    陈小巍朱浩锋刘庭
    982-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土层锚索埋深及锚固体-土体界面相对位移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室内界面剪切试验结果计算锚索抗拔荷载-位移关系方法.该法首先根据锚索埋深确定室内界面剪切试验法向压力,并基于自制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得到界面剪应力-位移关系(r-w)拟合公式;然后,基于锚固体弹性变形假设及土体变形Mindlin解,建立了锚固体-土体界面相对位移计算公式;最后,采用单元法,考虑r-w拟合结果及界面相对位移关系,建立了锚索抗拔荷载-位移关系计算方法,得到的锚索抗拔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实测结果吻合度更高.随拉拔荷载提高,锚固段界面相对位移和锚固段轴力均表现出由近及远逐渐发展特点,且相对位移表现出明显"下凹"特点,锚固段轴力表现明显的"上凸"特点.此外,随加载量提高,锚固段侧摩阻力大小逐渐提高,侧摩阻力作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受锚固段埋深影响,埋深较大锚固段侧摩阻力较埋深较小情况小,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土层锚索抗拔性状侧摩阻力相对位移Mindlin解

    QTT天线区岩土工程的问题探讨

    李明帅李海涛王娜陈卯蒸...
    990-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奇台射电望远镜(QTT),作为未来天文科学家深空探索利器,其所在天线区位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属于新生代坳陷,场区内遍布断裂、皱褶等构造.由于QTT项目建设体量较大,目前国内外鲜有单口望远镜如此重量和高指向精度、高灵敏度设施要求的岩土工程参考案例.基于岩土工程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针对QTT台址区其岩土工程问题的成因、危害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并制定相应防护措施,为今后类似大科学工程重要设施的岩土工程勘察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岩土工程特性指标防范措施

    考虑应变速率效应和软化的软土本构模型在ABAQUS中的二次开发

    郭建祥魏晓斌
    996-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锥贯入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其主要用于预测土体强度.在圆锥贯入过程中,软土的应变软化和应变速率效应对其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为评价应变软化和应变速率效应对贯入结果的影响,利用ABAQUS所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制了软土本构模型子程序.通过子程序接口 VUSDFLD将所编制的土体本构模型应用于数值模型计算中,并展示了子程序接口形式和子程序激活方法.模拟圆锥贯入过程采用了 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了网格敏感性分析,得出当网格密度小于0.2 mm时,对结果的影响较小;其次,将数值计算结果和以往的试验和数值案例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了圆锥贯入深度和贯入速度均与以往的研究有着良好的吻合性,说明计算能够较好的模拟了落锥过程中锥的运动特性.该研究成果说明了所编制的二次开发程序可以很好的实现应变速率效应和应变软化土体本构模型在ABAQUS中的应用.

    数值模拟VUSDFLD子程序圆锥贯入应变速率效应应变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