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韩培俊

双月刊

1008-3197

tjjskj@vip.sina.com

022-23663733/23673280-80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3号增1号建交中心1708室

天津建设科技/Journal Tianjin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建设科技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坚持为建设系统广大科技人员服务的宗旨,紧密围绕天津市建设系统的科技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主要刊载建筑业、建材业、市政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五大行业的科技成果、学术论文、重点工程、推广项目、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及政策法规等,并介绍各专业的科技发展趋向以及国内外建设科技发展动态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向曲线参数对地铁车辆行车性能影响分析

    李正中李晟邳慧然张雪元...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反向曲线参数对地铁车辆行车性能影响,基于地铁B型车相关参数,建立了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曲线半径、超高及夹直线长度对列车通过反向曲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规范内,列车经过不同曲线半径、超高及夹直线长度反向曲线时,各项行车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曲线半径对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大,半径越大,各项指标越小;超高对列车通过反向曲线行车性能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超高越大,曲线内侧轮轨横向力越大,外侧轮轨横向力越小;规定范围内的夹直线长度对列车通过反向曲线行车性能影响较小。

    反向曲线地铁车辆行车性能

    基于无人机测量的斯古溪隧道进口高边坡危岩调查及分析

    张肖龚睿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古溪隧道进口高边坡危岩具有位置高、隐蔽性强的特点。针对危岩体难以调查的问题,基于无人机数码摄影测量技术,采用Pix4dmapper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中对危岩体结构特征进行提取,确定了13处危岩体;采用Rockfall软件对典型危岩体的崩落运动特征进行模拟,发现其对隧道洞口及洞口外的路基均产生较大危害。

    危岩体无人机隧道高边坡

    基于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衬砌脱空规律研究

    谢春燕荣抄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隧道衬砌脱空分布规律,结合工程调研与现场检测,对隧道衬砌脱空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衬砌背后脱空集中出现在拱顶与拱腰,占比高达检测数据的93%;衬砌背后脱空纵向长度受二衬作业台车长度影响极大,92。4%检测出的脱空病害纵向长度≤9 m;衬砌背后脱空高度与二衬厚度密切相关,99。1%检测处的脱空病害高度<40 cm。

    隧道衬砌脱空无损检测探地雷达

    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目标市场范围研究

    吴昊天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铁路运输服务水平,提出一种基于广义费用函数和蒙特卡洛抽样的铁路场站辐射范围及干线优势运距量化方法。构建公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广义费用函数,根据公铁联运分担率分析确定铁路场站辐射范围和干线运输优势运距;通过敏感性分析探究各要素对场站辐射范围、干线优势运距及其市场分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路干线优势运距为300 km、场站辐射范围为10~15 km时,铁路集装箱运输较公路运输有竞争优势。

    铁路集装箱运输辐射范围优势运距公铁联运分担率

    绿道游径规划网格量化方法研究

    姜恒郭淑霞陈文钊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绿道游径规划方案比选提供支撑,以北京市大兴区的绿道规划方案比选为例,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的绿道游径规划要综合考虑8类资源或设施的要求为理论基础,通过专家打分,赋予各类资源或设施权重,结合距离衰减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综合8类资源或设施影响的量化评价模型。

    城市规划绿道游径网格量化方法

    间隔条形改良软基处理改扩建路堤承载变形数值分析

    王健饶亮冯守中孙立强...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换填和就地固化地基处理方法工程量大、经济性差等不足,提出了间隔条形改良处理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结合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立了能够较好反应间隔条形改良地基处理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间隔条形改良地基处理方法工作机理和破坏模式,引入间隔比概念,分析了间隔比和改良材料对改扩建路堤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间隔条形就地改良处理可大幅度提高路堤承载能力和边坡稳定性,经济性较好;路堤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间隔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间隔比的增大,路堤边坡稳定性系数逐渐降低,在高间隔比下,石灰掺量的提高对边坡的安全系数的提升影响并不大。

    改扩建路堤间隔条形改良承载能力边坡稳定性软基

    RAP精分细粉料Sup-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董自明侍坛涛吕秀浩张世亮...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细粉料厂拌热再生应用效果,依托精细分离设备,利用物理碰撞方式将RAP精分为满足工程需要的集料,用其中占比最大、沥青含量最高的0~3 mm料替换一部分细料和填料,对Sup-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检验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对比分析精分细粉料对Sup-25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0~3 mm细粉料可减少约1%新加油石比;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皆满足规范要求且可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约18。5%。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精分细粉料沥青混合料

    废混凝土再生集料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性能研究

    张洪峰郭新茹于克扬
    30-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废混凝土再生集料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可行性,首先分析了废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废混凝土再生集料替代部分天然集料,以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C为目标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了废混凝土再生集料掺入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废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等级为4级,满足要求;相对于全新集料沥青混合料而言,废混凝土再生集料的掺入量不超过30%时,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较小,但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随着再生集料掺入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再生集料掺入量不超过50%时,废混凝土再生集料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良好,可以用于路面下面层建设。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再生集料车辙水稳定性废混凝土

    摩擦摆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项敬辉冯克岩杨敏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桥梁实际工作状态与抗震设计模型吻合,通过对常规摩擦摆支座的数值分析及模型试验,揭示当前固定摩擦摆与活动型摩擦摆不能"同步摆动"的工作状态。速度锁定型变曲率摩擦摆能合理控制支座在桥梁正常使用和不同水准地震下的工作方式,达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切实提高桥梁抗震性能,节约工程造价。

    摩擦摆支座滞回性能抗震设计桥梁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与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抗震性能差异分析

    李海冬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铅芯隔震橡胶支座与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进行了物理参数及力学性能的比较,分析了两种支座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比较了不同墩柱高度下两种支座地震响应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两种支座可以在力学上相互替代的结论。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