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宋治文

双月刊

1006-6500

tjnykx@163.com

022-23678601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天津农业科学/Journal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农林、植保、土壤肥料、园艺、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水产、花卉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试验报告、实用技术和专题综述类文章及农业区划、科研管理等软科学论文。适合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行政管理干部、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吴屯杨PwHB7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珂孙婧靓李国娇金博众...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吴屯杨PwHB7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及功能,以吴屯杨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吴屯杨PwHB7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wHB7全长序列的特征。结果表明:吴屯杨PwHB7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717 bp,编码238个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表明:PwHB7蛋白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组成。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蛋白由C、H、O、N、S组成,理论等电点为4。93,脂肪指数为60。67。跨膜区分析表明:该蛋白为非跨膜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表明: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可能成为磷酸化位点。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PwHB7基因与毛果杨PtHB7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为解析PwHB7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吴屯杨抗旱育种提供新思路。

    吴屯杨PwHB7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稿约

    6页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籽粒蛋白差异分析

    陈华峰刘颖袁月张晓...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玉米糯性是否会影响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含量,明确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为糯玉米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通过使用A-PAGE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等技术,对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在籽粒储藏蛋白组成上与普通玉米接近,同时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的醇溶蛋白迁移速率明显快于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基因表达上,玉米醇溶蛋白Zm00001d005793(mc1)在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上的表达模式上基本吻合,未见明显差异;玉米醇溶蛋白Zm00001d049243(fl2)和Zm00001d048851(fl4)在糯玉米中表达丰度显著低于普通玉米。以上结果说明,玉米糯性所在的调控通路可能影响籽粒储藏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在育种过程中,应关注糯性和籽粒储藏蛋白的变化,从而提升育种产品的多样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玉米籽粒储藏蛋白醇溶蛋白加工品质

    玉米秸秆长期还田配施氮肥对不同筋性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宋朝玉王圣健王瑞英黄俊杰...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不同筋性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玉米秸秆还田(SR)、玉米秸秆不还田(NSR)为主因素,0、90、180、270、360kg·hm-2 5个施氮量为副因素的裂区设计,测定了小麦千粒质量、容重、产量、硬度、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延展性、最大延伸阻力和延伸面积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降低了小麦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且中筋小麦青农2号的降幅大于高筋小麦济南17;玉米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青农2号的硬度、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延展性,显著提高了济南17的硬度、吸水率、延展性、最大延伸阻力和延伸面积;2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青农2号的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延展性、最大延伸阻力和延伸面积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济南17的吸水率、延展性、最大延伸阻力和延伸面积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最高;SR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比NSR增产15。2%~31。0%,且施氮量为18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因此,中筋小麦青农2号的最佳种植模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施氮180 kg·hm-2,高筋小麦济南17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施氮180~270 kg·hm-2。

    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品质产量

    赤霉素对葡萄花序拉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瑶张娜张鹤程有普...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葡萄花序拉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4年生津郁、MH2和MZ3植株为试材,于花前5 d用不同浓度的GA3浸蘸整个花序。结果表明,津郁、MH2和MZ3葡萄小花轴间距长度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呈抛物线状变化。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均可以使葡萄花序及果穗伸长,不同品种适宜的处理浓度不同。GA3浓度为8 mg·L-1时,津郁和MZ3果穗长度最长;GA3浓度为4 mg·L-1时,MH2果穗长度最长。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均降低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津郁葡萄VC含量显著降低,MH2葡萄VC含量变化不大,MZ3葡萄VC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结合安全生产原则及各项果实品质等综合因素,津郁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6~8 mg·L-1,MH2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4~6 mg·L-1,MZ3花序拉长处理适宜的GA3浓度范围为6~8 mg·L-1。

    赤霉素花序拉长葡萄津郁MH2MZ3果实品质

    不同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田间药效评价

    马占宽韩瑞华刘建平杨欣欣...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药剂以及其与微生物菌剂组配对甘薯茎线虫病田间防治效果,以10%噻唑膦GR为对照,采用小区试验,在河南省汝阳县城关镇张河村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甘薯薯苗生长是安全的;其中41。7%氟吡菌酰胺SC、50%三氟吡啶胺FS、30%精甲·噁霉灵AS+10%噻唑膦GR等处理防效均超过了 80%;而10亿·g-1哈茨木霉菌WP+10%噻唑膦GR、2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WP+10%噻唑膦GR等处理具有更佳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92。11%、90。07%;上述药剂及组配方式均能显著减少甘薯的产量损失,挽回损失率达43%以上。综上,以上药剂及组配可为田间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和实施方案。

    甘薯茎线虫病药剂微生物菌剂防治效果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和生长特性

    张蕾力张明宇汪宇轩彭旭嵘...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红中柱根腐病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多样,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土传病害,对草莓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23年3月,笔者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草莓种植基地发现大面积植株萎蔫枯死,根部横切后,主根截面木质部呈红褐色腐烂状。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6株草莓病株的根组织分离出5株形态一致的菌株,菌落圆形、白色,背面呈暗粉红色,边缘为淡粉红色。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TN97接种草莓植株后,茎基部和根部出现相同的发病症状。通过提取致病菌株TN97的基因组DNA,扩增和测序rDNA-ITS和EF-1α基因,经NCBI的BLASTn比对分析表明,2个基因(PP257645和PP297566)与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的相似性均为100%,系统发育分析也与F。proliferatum聚于同一分支。致病菌株TN97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蔗糖和硝酸钾,最适生长温度是25 ℃,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8~10。综上,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天津地区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为层出镰孢菌,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层出镰孢菌病原菌鉴定

    性别与生境因素对黑线姬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金志民黄笑然李强杨文建...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肠道菌群的组成以及多样性,讨论性别差异和生境差异对黑线姬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黑线姬鼠肠道菌群的16SrRNA V3-V4区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田黑线姬鼠雌雄2组样品间在门、目、属水平上排名前3的优势菌群种类大致相同,但各菌群所占比例不同;灌丛黑线姬鼠雌雄2组样品间在门、目、属水平上的前3种优势菌群不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农田组黑线姬鼠雌雄间肠道菌群差异不显著;灌丛组黑线姬鼠雌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显著,丰富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生境黑线姬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差异。ANOSIM分析表明:农田黑线姬鼠雌雄2组样品间肠道菌群差异不显著;灌丛黑线姬鼠雌雄2组样品间肠道菌群差异极显著;2种生境黑线姬鼠组间肠道菌群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性别和生境对黑线姬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有影响。

    黑线姬鼠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16SrRNA

    保育仔猪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

    薛翼鹏吴忻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清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某猪场从山东购买的保育仔猪大量出现的急性死亡、关节发炎、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的病原,无菌采集病猪并带回实验室进行临床剖检,随后采集血液、淋巴结、肺、肾脏和脾脏进行实验室诊断,做出初步判断,制定综合防治策略,病情得到控制。本研究采用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的实时荧光PCR技术定性检测病料样品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结果表明:中阳县某猪场保育仔猪为PCV2与HPS混合感染。基于诊断结论对保育猪免疫治疗程序和消毒进行合理调整,综合防治13 d后,猪群无新增发病率和新增死亡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本研究为猪场后续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诊断依据。

    保育仔猪猪圆环病毒2型(PCV2)副猪嗜血杆菌病(HPS)混合感染诊疗

    金虎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陈春秀尚晓迪马超王群山...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金虎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tukula(♂)]不同生长阶段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测定了 8、11、14月龄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体宽(X5)、尾柄高(X6)、眼径(X7)、眼后头长(X8)等形态性状,并对不同月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月龄杂交后代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月龄=-188。404+13。099X3+20。491X5;Y11月龄=-864。627+54。416X5+54。206X6;Y14月龄=-837。373+33。211X3+55。331X4;金虎斑鱼不同月龄的形态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除14月龄头长、眼径、眼后头长外,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月龄和11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质量因子,14月龄第一主成分指向增长、增质量和体高因子,3个月龄第二主成分还是以增高、增长和增质量因子为主;8月龄和11月龄体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0。336、0。361),14月龄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608),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综上,金虎斑鱼在3个月龄阶段均以增长、增质量为主,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估算不同月龄金虎斑鱼的体质量。

    金虎斑鱼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