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

高玉葆

季刊

1671-1114

tjsdxbz@126.com

022-23766780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天津市教委主管、天津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地理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原创成果。自创刊以来,在历任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历届主编和编委及全体编辑的勤奋工作和努力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刊期由不定期、半年刊发展为双月刊;刊物内容由创刊之初以报道教学研究内容为主,到目前以报道原创研究性成果为主,而且受国家级资助的研究性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作者由以本校教师为主发展到目前的覆盖国内28个省市区的作者队伍;发行范围由内部发行、国内发行到国内外发行,形式由纸质版到光盘版和网络版,学术交流遍及世界多国,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印刷出版在经历了铅与火的传统编排校印之后,目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排印全程操作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刊物质量;入选的国内外文摘期刊源及数据库逐年增加,目前已达17家,被摘编、索引、转引、访问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综述

    张少强潘镜伊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推断基因调控网络。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为推断细胞周期或分化等时间依赖性生物过程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基于scRNA-seq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成为一个相对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 26 种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进行介绍,包括 3 种针对批量RNA测序数据的推断算法和 23 种针对scRNA-seq数据的推断算法(基于布尔网络的算法 2 种、基于微分方程的算法 3 种、基于伪时序基因相关性集成策略的算法 5 种、基于共表达基因的算法 4 种、基于细胞特异性的算法 3 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 6 种),详细描述了每类算法的方法原理和算法优缺点,对算法进行综合比较;然后分析了推断算法比较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使用scRNA-seq数据简单评估了 26 种算法的性能;最后探讨当前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因调控网络单细胞RNA测序网络推断算法深度学习

    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与沉积机制

    孟利郭炳池李长发赵梅...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作为土壤和地下水中主控水化学组分迁移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核心媒介与载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和沉积机制是影响地下水水质演化与土壤污染运移的关键因素。了解微生物在地下介质中的运输与沉积对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在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与沉积理论、数值模型、主控因素以及主要研究与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与沉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行为,为今后微生物运移与沉积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多孔介质运移与沉积数值模型影响因素

    奇异函数分数阶导数的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表示形式

    娄汝馨廉欢王同科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包含奇点的函数,研究其Riemann-Liouville和Caputo分数阶导数,给出它们的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表示形式。利用该形式求得分数阶导数在初始点的Psi级数展开式。另外,该形式可以方便地使用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算法进行高精度计算。最后设计了一种奇点分离的Chebyshev谱逼近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分数阶导数的Hadamard积分表示形式及其数值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奇异函数分数阶导数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Chebyshev谱逼近

    函数域中差集与不可约多项式的一个注记

    蔺玉荣吴家淼李国全许贵桥...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Fq为q个元的有限域,r∈Fq\{0},A为由Fq[t]上某些次数严格小于N的多项式组成的集合。当差集A-A不含形如ω+ r的元时,其中ω为Fq[t]中的首 1 不可约多项式,基于迭代序列,利用函数性质确定相关参数的范围,进而估计了A的大小。

    函数域迭代法密度增量

    含时紧束缚模型中的波包动力学

    王羽婷张禧征
    34-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发展与构建新的量子调控方法与机制,基于含时磁通作用的一维紧束缚环体系,通过计算系统的能谱和传播子,研究了含时外场下单粒子波包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矢势可以以相位的形式出现在紧束缚模型的二次量子化哈密顿量中,且其含时变化所诱导的波包动力学效应与存在外电场时系统的动力学效应相同,表现为与经典物理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致,这种与经典物理相对应的关系为人们构建新的量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量子控制含时紧束缚波包半经典近似动力学

    调制光学参量放大器对双机械振子量子纠缠与压缩的影响

    杜宏杰郭金良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包含调制光参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OPA)的双机械振子腔光力系统中的量子纠缠和机械压缩,通过数值求解和解析求解,讨论了系统的有关参数,如OPA相位、调制频率、热声子数和相位增益量在腔光力系统中对量子纠缠和机械压缩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调制OPA对产生力学纠缠和机械压缩的作用。结果表明:本光学腔不需要额外的压缩光来驱动,并在较易实现的参数条件下通过调制OPA增强了2个机械振子间的纠缠。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在边带可分辩和不可分辨条件下均可产生机械压缩,并可通过调制OPA在边带可分辨条件下实现强机械压缩。此外,在调制OPA的辅助下,机械振子间的纠缠和机械压缩对环境温度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腔光力系统量子纠缠机械压缩Langevin方程调制光参量放大器

    Ni-MOF/NF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白晨晨李炳君郑子朝于跃...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导电性和电容性能,采用阴极还原电沉积方法,在泡沫镍(NF)基底表面原位生长镍基金属有机框架(Ni-MOF)用于制备自支撑Ni-MOF/NF复合电极,并采用SEM、XRD和FT-IR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MOF为棒状晶体自组装成的花状结构,随机分布在NF表面。当反应时间为 1 200s时,Ni-MOF花状结构覆盖整个NF表面。电化学测试表明,沉积 900 s所得Ni-MOF/NF(900)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当电流密度为 1 mA/cm2 时,其比电容可达 5 415 mF/cm2,在超级电容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Ni-MOF阴极还原电沉积自支撑电极电化学性能超级电容器

    鱼用降肝脂益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刘洪瑞王涛孙家塍张晓月...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具有预防及缓解鱼类脂肪肝作用的益生菌,以从半滑舌鳎肠道中分离出的 13 株水产动物肠道菌为实验菌株,通过体外产胆盐水解酶能力检测,获得产胆盐水解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将 13 株菌株进行斑马鱼的饲喂与浸浴实验,测定斑马鱼的体质量和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并进行肝脏油红O染色切片观察,对于可高效降解斑马鱼肝脏脂肪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菌株ND-1 和U3 的产胆盐水解酶能力最强,其次是菌株SC-03 和YA6。菌株ND-1 和YA6 的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 89。76%和 89。69%;菌株M4 和U3 的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 80。26%和 76。39%。菌株YZ-02、U2、SC-04 和ND-1 可以减轻斑马鱼的体质量,菌株SC-01、YZ-02、U3 和SH-1 可以降低斑马鱼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菌株YZ-01、ND-1 和U3 可有效缓解斑马鱼肝脏中脂滴的沉积。综合来看,菌株U3 和ND-1 对斑马鱼肝脏脂肪肝的降脂效果最好,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ND-1 可与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 strain Y15,JX134628)聚为一支,置信度为 100%,菌株U3 能够与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strain 5681,MT463591)聚为一支,置信度为 98%。

    降脂益生菌斑马鱼脂肪肝水产养殖

    采煤沉陷区地裂缝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高云飞张凯杜坤赵乐...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地裂缝对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以陕北某煤炭基地煤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动态地裂缝和边缘地裂缝对浅层(0。1~0。3 m)和深层(0。5~6。0 m)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解析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竖直方向上,深度为0~2。0 m时,动态地裂缝区和边缘地裂缝区的土壤含水率均低于未扰动区的值;深度为 2。0~6。0 m时,各区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明显,表明地裂缝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深度约为 0~2。0 m,即地裂缝对浅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对更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相对较小。②水平方向上,动态地裂缝区土壤含水率整体低于闭合区,而 1 年边缘裂缝区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 2 年边缘裂缝区,表明地裂缝会对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产生较大影响。综合来看,地表塌陷与地裂缝的出现改变了土壤的结构状态,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了土壤持水性。

    采煤沉陷区土壤含水率边缘地裂缝动态地裂缝

    亚热带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徐海静柳开楼郭长城娄翼来...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长期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效率的变化情况,以江西省进贤县稻田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碳、氮含量,并通过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计算土壤固碳效率。结果表明:①稻田红壤的优势团聚体粒级为[0。250,2。000)mm,质量占比为40。64%~47。04%。与常规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对各级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均无显著影响。②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全土的S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 13。60%和 10。17%,但全土的C/N以及各级团聚体的SOC含量、TN含量和C/N均未发生显著变化。③相比于常规处理,常规+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的SOC固存量和累积碳投入量分别显著增加55。37%和 216。76%,但固碳效率显著降低 50。85%。综上,在南方亚热带红壤双季稻种植区,秸秆还田有利于SOC的固存,但降低了土壤固碳效率,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

    亚热带水田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固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