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家祥

双月刊

1671-1106

tjsdxb@126.com

022-23541014 23766725

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一贯注重选用反映学科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所发文章从没出现过政治性错误和常识性差错,并以其较高的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受到国内重要文摘刊物的重视,转摘率一直较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度安排、互动式课堂实践与教师社会情感行为——基于SSES中国数据的考察

    毕妍何菲彭雄良王革...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社会情感行为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引导、激发、关怀和道德示范行为,是教师育人智慧的体现.通过分析OECD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调查(SSES)苏州122所学校3587名教师的调查数据,揭示了制度安排、互动式课堂实践与教师社会情感行为的内在关系.未来需要从制度安排、教师学习、评估体系优化等方面为教师社会情感行为的培育提供制度和组织支持.

    教师社会情感行为规约性制度支持性制度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调查

    心口不一:"双减"背景下一个城市中等生家庭的教育选择

    关阳程猛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受到严格监管和限制,却仍有家庭选择校外补习.基于对一个中等生家庭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双减"政策伴随着诸多复杂的非预期结果.中等生家长在口头上支持"双减"政策,却仍然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校外补习的暗渠,通过增加孩子学业负担的方式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在高竞争性、排斥性的升学制度、学校的减负落实虚化、机构隐秘补习以及家长教育焦虑叠加的影响下,中等生的父母更加忧心孩子的未来.只有从社会分配体系入手,持续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差异、体制内外的差异、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异,辅之以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也才敢松一口气.增强家长对孩子未来多元发展空间的信心,是减轻家长心理负担和不安全感、继而减轻青少年学业压力的关键所在.

    "双减"政策中等生校外补习选择心理压力负担转移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现实样态及培养路径——以历史学专业为例

    晏莉陈立军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的基本工作,也是新时代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高校在师范生培养的投入力度,也直接关乎师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在立足于历史学专业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样态,明确其培养与实践的新要求和目标定位,以师德践行能力培养作为基础、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当作途径、把综合育人能力培养看作 目标、使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成为依托,有助于找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师范生职业能力历史学专业

    违约获利交出的正当性研究

    何潇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违约获利交出将合同当事人基于违约所获利润作为守约方的赔偿基础,突破了传统的以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为基础的损害赔偿理念.违约获利无法被期待利益、信赖利益、返还利益等概念吸收,也因理论基础、构成要件等因素的不同而被排除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制.损害赔偿理论无法容纳违约获利交出,基于权益的非共享性属性及合同的外部性问题,违约获利交出理论具有独立性价值.从实证角度考察,违约获利交出是违约损害赔偿的替代,在具体适用中应着重认定违约方的主观状态及客观牟利结果.

    获利交出损害赔偿返还利益不当得利

    从自觉到转换——丝路文化视域下日本说话文学动物叙事的建构路径

    刘沙沙黎跃进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叙事在文学领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日本文学动物叙事的发展历程与佛教的传播密切相关.佛教的传入推动了 日本文明的发展,作为佛教文学主要类型之一的日本说话文学成为区域共同历史记忆与书写的一个载体,为动物叙事的发展架构了一个多元文明交流对话的空间.借助丝路文化视域追溯日本说话文学中动物叙事的发展历程与传播空间,可突破固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模式,探寻动物叙事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体现出的区域文明共性与文化价值.

    动物叙事说话文学丝路文化一带一路人类世界

    1858年奥斯曼帝国土地法及其对中东的影响

    姚惠娜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1858年奥斯曼帝国土地法,是坦齐马特改革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土地法坚持原有土地制度对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区分,重申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在事实上承认国有土地私有化的合法性.土地法显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奥斯曼农业的影响,是奥斯曼帝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的产物.土地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推动农业市场化,加快国有土地的私有化进程,刺激大庄园的形成.土地法与传统制度的冲突,加剧农村的动荡,对中东产生深远影响.

    1858年奥斯曼帝国土地法土地制度坦齐马特改革中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