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

赵景来

双月刊

1002-3976

TJSHKX@126.com

022-2336929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

天津社会科学/Journal Tianjin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活跃于理论前沿,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文化的生成:从神恩到人恩

    杨春时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是恩德,即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德妻贤、君明臣忠的伦理规范和社会关系.中国恩德文化的生成,是从神恩到人恩的过程.商代是神权社会,对上帝的崇拜形成了神恩文化,王族领受神恩,拥有了统治权力,而"众"成为上帝赠予王族的礼物.周代是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敬天法祖,祖先崇拜实际上重于对天的崇拜,建立了礼乐制度,形成了带有人文性的祖恩文化.在祖恩文化中,圣王的教诲传达了天意,天意保民,产生了人文精神的萌芽.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开始解体,走向家国同构的后宗法社会.这个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形成,祖恩转化为家恩,报祖恩转化为报父母之恩,孝道形成;同时家恩转化为普遍的人恩,孝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忠孝一体,构成了恩德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恩德祖恩人恩

    "从我们最切近的恐惧出发,重新考虑人的境况"——解读阿伦特及其《人的境况》

    陶东风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伦特是一位极富原创性又充满争议的思想家,其思想和著述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创新有余而严谨不足,充满了复杂性和张力,难以归类.从政治立场看,阿伦特不能被归入西方政治理论所概括的各种思想派别;从学科归属看,阿伦特不属于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哲学家;从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看,阿伦特也不是一个学院派学者,不遵守所谓"学术规范"或其他既定的学科戒律.阿伦特《人的境况》的中心主题就是立足危机四伏的时代,认真严肃地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因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我们时代的最大危机.

    阿伦特《人的境况》政治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展、问题与推进策略

    任继球盛朝迅魏丽李淑华...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群化发展能有效推动有限资源集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等途径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创新效能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配套持续完善、创新平台支撑力增强、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但也面临产业布局不优、区域联动不足、创新支撑有限、配套服务不强、四链融合不畅等问题.为更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要以"集中布局、集聚发展,补足短板、优化生态,区域协同、主体联动"为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提升区域内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创新平台支撑辐射能力,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合作水平,促进相近区域相关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创新合作,加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不断提升专业化产业培育和治理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产业生态

    绿色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郭克莎田潇潇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双碳"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基础.作为绿色技术的两种不同发展形态,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服务技术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我国绿色技术进入提质增效阶段,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有所放缓,绿色服务技术则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绿色制造技术在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和"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能够带动绿色服务技术发展;绿色服务技术在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具有引领助推作用,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并能加速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更好发挥绿色制造技术与绿色服务技术对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应结合绿色制造技术与绿色服务技术的不同发展特点及应用模式,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政策和推进策略.

    绿色制造技术绿色服务技术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技术

    超越共同富裕的协调论与冲突论之争——经济思想回顾与中国方案

    汪毅霖
    10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经济思想史上的永恒争论,也是决定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关键.经济思想史上的协调论认为效率与公平可以协调,故二者能够兼得;冲突论则针锋相对地认为二者必然发生冲突,故抉择无法避免.协调论者赞同有为政府,从培育人力资本、规范资本行为和扩大有效需求的视角论证"分配更趋均等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冲突论者则重视有效市场,基于市场创造激励和节约信息的功能来证明"追求分配的均等化必将破坏市场的有效性,从而造成严重的效率损失".只有在思想上超越协调论(正题)与冲突论(反题)之争,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合题,进而在实践中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

    包容性增长高质量发展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共同富裕

    论毛泽东文艺批评的隐性标准

    赵炎秋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文艺批评的标准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他明确作为标准提出来的文艺批评标准,二是隐含在他的文艺思想中的批评标准.前者可以称为显性标准,后者可以称为隐性标准.毛泽东文艺批评的隐性标准内涵丰富,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人民性和历史进步性,二是民族性,三是人民语言观.探讨毛泽东文艺批评的隐性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与文艺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毛泽东文艺批评隐性标准人民性历史进步性民族性人民语言观

    新媒介时代文艺研究的方法论考察——以媒介域为视角

    王传领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布雷的媒介域理论通过对社会文化关系的关注规划了研究新媒介文艺的实践路径,因此可视为新媒介文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创新.以新媒介为中心构建的社会文化环境,要求我们不仅要统筹考察组成技术装置的多重媒介,而且要深入理解当代文艺已经成为各媒介要素合力形成的新型媒介化文本;媒介域之间的互相交融存在于新旧媒介交替的各个时期,不同的媒介域会在共存状态下相互重叠,并以当时最核心的媒介域为基础来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媒介关系;在新媒介技术、场景和逻辑的改造下,当代文艺在数字域中不仅成为一种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的内容资源,而且还兼具了弥合社会认知断裂的重要功能.

    媒介域新媒介时代文艺研究技术装置

    转折时代的"新人叙事学"——《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解读

    张均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丁玲在涿鹿等地的土改本事为基础撰写而成.它的"新人叙事学"与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存在质的差异.小说中以温泉屯村农民为原型的各色"新人"并没有被删除其本有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且因其"对于土地的依存性的深刻"而获得国民性重铸的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新人"的成长是"大历史"与"人的 目的"彼此博弈并取得双赢的结果.遗憾的是,这种糅合启蒙、左翼与革命多种成分的转折时代的"新人叙事学",至今仍被混同于同时代诸多文本而未生发出资源价值.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新人国民性

    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哈斯宝与《新译<红楼梦>》

    额尔很巴雅尔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译<红楼梦>》中,哈斯宝以敏锐的感知力和对当时语言的娴熟掌握,成功传递了原作的思想和情感.他的翻译工作是语言上的翻译,更是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不仅丰富了蒙古族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扩展了红学研究领域,充实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而且还深刻影响了蒙汉文学关系的研究,为蒙古族文论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哈斯宝是翻译家,更是文化传承、传播的关键推动者.他立足蒙古族文化,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了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为蒙汉文学、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蒙汉文化交流

    论历史时间:中西史学比较视角

    张作成
    14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时间观反映了人类对既往历史、当下境遇与未来命运的态度.西方学术界努力超越线性历史时间观念,以话语分析方法探索多元历史时间观的可能性.这既涉及对现代化、全球化历程时间表现的思考,也是在探索一种能够解释当代世界变局的历史时间体制.人类世成为这一探索的当代语境.结合不同时代背景与史学语境,可以历时性地区分出六种历史时间类型:原型时间、循环时间、线性时间、近代史学时间、全球史学时间、人类世史学时间.基于当代学术界关注的议题,有必要从中西史学比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整合、共时性地比较中西有关历史时间问题的认知与思考,阐释其中的共性与差异,辨明其史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历史时间中西史学比较原型时间全球史学时间人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