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药学
天津药学

董志立

双月刊

1006-5687

tjyaoxue@126.com;tjyaoxue@yahoo.com.cn

022-23346705

300051

天津市和平区沙市道同康里3门502室

天津药学/Journal Tianjin Pharmacy
查看更多>>《天津药学》杂志创刊于1989年春,由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市医药管理局)主管,天津市药学会主办,《天津药学》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药学领域综合性刊物。《天津药学》杂志为双月刊,每双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2-123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687。本刊旨在宣传党和国家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交流医药学术理论与实践,坚持为医药卫生行业服务,为医药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为推广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医院药学架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成为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阵地,为发展、培养、宣传医药人才服务,为科技兴药服务。本刊是《中国药学文摘》确认的核心期刊,也是中国中文科技期刊中文数据库的信息源之一。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天津药学》杂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有《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栏目:专论、实验研究、综述、医药工业、中药、医院药学、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检验、世界药物、医药管理、简讯、学会园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孢地尼颗粒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及餐后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吴金伶马莎莎崔姣崔桅...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空腹及餐后给药条件下单次口服头孢地尼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空腹及餐后状态下随机交叉服用受试制剂头孢地尼颗粒或参比制剂头孢地尼细粒剂5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头孢地尼的浓度,运用Phoenix WinNonlin 8.3.4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记录受试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评价两种制剂的安全性.结果:空腹入组26例受试者,口服头孢地尼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747.85±205.45)和(740.92±181.86)ng/ml,AUC0-t 分别为(3 881.30±1 033.99)和(3 746.00±910.99)h·ng/ml,AUC0-∞ 分别为(3 908.80±1 047.44)和(3 773.70±922.38)h·ng/ml.餐后入组30例受试者,口服头孢地尼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29.97±55.30)和(328.43±50.81)ng/ml,AUC0-t分别为(1 849.40±292.36)和(1 863.30±289.27)h·ng/ml,AUC0-∞ 分别为(1 924.80±322.76)和(1 941.30±303.30)h·ng/ml.空腹状态下和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给药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研究过程中共发生26例次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均为轻度,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受试制剂头孢地尼颗粒剂和参比制剂头孢地尼细粒剂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生物等效.

    头孢地尼颗粒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法测定丙酸倍氯米松乳膏中的有关物质

    李滋王卫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的有关物质.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A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35),流动相B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5∶23∶2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 ℃;流速1.4 ml/min;采用自身对照法计算.结果:丙酸倍氯米松在0.025~37.5 μg/ml(0.1%~150%)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8%,RSD为0.9%(n=9),丙酸倍氯米松的检测限为0.01 μg/ml.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的质量控制.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有关物质HPLC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5种香料的含量及其应用

    刘帅吴燕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5种香料的含量,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方法:使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Agilent J&W Scientific HP-5 MS UI毛细管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离子源为电子轰击离子(EI)源.结果:25种香料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除柠檬烯、戊基肉桂醇和苯甲酸苄酯之外,其余22种香料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不同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肉桂醛和己基肉桂醛在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在70.9%~86.5%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对6种不同类型共计175批次化妆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芳樟醇等5种香料的总体检出率较高,未检出庚炔羧酸甲酯、新铃兰醛等8种香料.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5种香料的含量,为了解国内化妆品市场香料使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妆品香料含量测定

    我院老年慢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刘蕊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本院老年慢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保证其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及筛选出2018年1月—2023年9月本院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358例老年慢病患者ADR报告信息,并对ADR涉及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种类分布及器官/系统损害等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358例老年慢病患者的ADR报告中,最常见的药品剂型是注射液(161例,44.97%);发生ADR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11例58.94%),其次是口服给药(116例,32.40%));主要涉及抗感染药物(94例,26.26%)、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物(66例,18.44%)、心血管系统用药(59例,16.48%);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系统(97例,27.09%)和消化系统(95例,26.54%);共出现5例(1.40%)严重的ADR,经过抗过敏、升压和氧气支持等治疗后均已好转.结论:老年慢病患者ADR的发生与药品剂型、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医护人员对ADR的鉴别及处置能力,加强老年患者用药监测,降低ADR发生率,保证其用药安全.

    老年慢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医疗机构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干预中的临床研究

    简清勇廖龙跃胡云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早期干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2023年3月收治的94例SMPP患儿,依据其法定监护人是否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进行分组,同意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儿纳入治疗组(n=45),不同意则纳入对照组(n=49).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雾化、祛痰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出院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周、出院后2个月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时肺部阴影吸收面积,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入院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和IL-8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两组患儿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降低,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两组患儿肺部阴影吸收面积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SMPP早期干预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并能够加速炎症反应缓解,促进肺部阴影的吸收,且安全性良好.

    重症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术C反应蛋白肺部阴影吸收面积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

    杨艳敏谷建峰易彬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次,2次/d.两组治疗疗程4周.统计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每搏输出量(SV)],6min步行距离(6MWT),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白介素-6(IL-6)水平,及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CHFI)评分、Lee氏心衰评分和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CO和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CO和SV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CO和S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MWT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6MW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ICAM-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ICAM-1和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ICAM-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CHFI评分、Lee氏心衰评分和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CHFI评分高于治疗前,而Lee氏心衰评分和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SCHFI评分高于对照组,而Lee氏心衰评分和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疗效显著,心功能显著改善,运动耐力显著提高,可降低NT-proBNP、ICAM-1和IL-6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疗效

    布地奈德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杜锟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4例和研究组12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药物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0%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咳嗽、喘息消失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促炎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抑炎因子白介素-13(IL-1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抑炎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EF/TE)和呼气峰流量(PE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VPEF/VE、TPEF/TE和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低于对照组(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显著效果,对降低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具有较大优势.

    布地奈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利伐沙班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DVT形成的影响

    邱剑华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IFF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别于入院至术前12 h、术后6 h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IU/次],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于入院至术前12 h 口服利伐沙班,10 mg/次,1次/d,并于术后2~12 h继续口服用药,1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至出院.比较两组凝血功能、DVT形成率、感染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出血性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和PT较治疗前明显增长,FIB水平明显增高,D-D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形成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IL-6、PCT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和IL-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CT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IFF患者术后治疗中效果确切,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利伐沙班的整体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感染指标、减少DVT形成率等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栓

    瑞巴派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观察

    秦敬月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联合泮托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型胃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和血清核转录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Hp感染型胃溃疡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PPI三联疗法:克拉霉素片口服0.5 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2次/d;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瑞巴派特0.1 g/次,3次/d.所有患者治疗2周后停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NF-κB、IL-8水平、Hp清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8和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和NF-κ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根除率(71.43%)显著低于观察组(91.07%)(P<0.05);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26.79%)显著高于观察组(10.71%)(P<0.05).治疗前两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菌群数量增加,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肠埃希菌菌群、肠球菌数量、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肠埃希菌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6.79%)较观察组(17.86%)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Hp感染型胃溃疡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下调血清NF-κB和IL-8水平,提高Hp根除率,降低Hp复发率,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且安全性较好.

    瑞巴派特泮托拉唑Hp感染型胃溃疡NF-κBIL-8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魏冬冬邱娜娜杨艳王婷...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起始剂量为1 mg/d,根据病情发展逐渐增加剂量,最多4~6 mg/d,1次/d;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以1 mg/d利培酮为起始剂量,第3日增加至2 mg/d,1次/d;同时加用阿立哌唑片,初始剂量5 mg/d,2d后增加至10 mg/d,1次/d,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至20~25 mg/d.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血清学指标[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核心蛋白多糖]、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PANS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mTOR水平低于治疗前,核心蛋白多糖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p-mTOR低于对照组,核心蛋白多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能力,调节患者血清学指标,有效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值得推广到临床使用.

    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