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统计与信息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统计与信息论坛
统计与信息论坛

薛小荣

月刊

1007-3116

tjyxxlt@126.com

029-82348751,82348688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东路64号

统计与信息论坛/Journal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统计与信息论坛》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联合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统计类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月刊,每月1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116,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21/C。 本刊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统计调查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近年来,《统计与信息论坛》在统计界的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不断上升,获得了众多专家、学者、院校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增长统计的一个范本——阿吉翁《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经济剧变与国民财富》述评

    邱东郭同济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经济剧变与国民财富》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吉翁等人于2020年出版的经济学力作.本文拟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做一述评,其中,第一部分至第六部分主要是对阿吉翁等人书中经济增长统计的内容做摘要转述,第七部分至第十一部分则以笔者的经济统计学评论为主.主要观点如下:第一,GDP数据内涵与纯市场理念下的定量分析研究实质上相悖,在全球化时代"国外账户"是宏观经济平衡核算不可或缺的项目集合;第二,全球生产链中不同"链位"国家受到的增长约束不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全球化绝对不是所谓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第三,"创造性破坏"净效益的测度需要特别注意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潜在成本与显在成本的充分比较;第四,经济统计学发展的失落从根本上看是由于经济学科群自身的结构性缺陷,只有树立避免"测度陷阱"的自觉意识,才能切实打破经济统计学科的"历史终结论".

    经济增长经济统计经济测度创造性破坏范式测度陷阱

    大数据序贯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田梓璇谢小月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的一致性检验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统计学在众多应用中的一个基本主题.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科学领域收集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规模庞大、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更新速度快,传统的分布一致性检验方法受数据规模和存储方式的影响在处理和分析这类数据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分治策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分布式框架对每个节点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集成以获取最终的结果.在处理大规模分布一致性检验问题时,这种对所有节点的检验结果进行集成的方式并不高效,特别是在数据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时这种方式往往会增加检验的成本.因此,基于序贯检验的思想通过合理设置检验问题的"误差区域"对已有的分治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序贯检验方法.该方法在检验过程中不集成所有的节点数据,而是根据当前收集到的节点数据实时调整后续的决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不使用全部节点数据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检验结果.模拟实验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分治策略检验方法,所提出的分布式序贯检验方法能够在保证检验水平与功效的同时,提高分布式检验的计算效率,为解决临床试验、工业检验等领域中大规模数据检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方法支撑.

    分治策略大数据序贯检验分布式框架

    数字中国建设的绩效评价及其推进策略

    任保平王昕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分析框架,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EM)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2017-2021年间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区域层面三个角度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势头较好,数字中国发展指数逐年递增,但区域性差异显著,华东、华南地区数字中国发展优势明显,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推进的重点任务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畅通政府数字资源大循环、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和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进一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策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数字鸿沟治理,实现数字中国建设均衡发展;二是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实现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四是加强数据共享与利用,打通数字中国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五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六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监管效果.

    数字中国建设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熵权法高质量发展

    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与经济波动

    王韩
    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国内经济也由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那么明确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则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200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数据构建VAR模型和"BK"溢出指数实证研究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其周期性特征.研究表明:第一,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和跨境资本流动增加都会导致中国经济波动加剧;第二,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会促进跨境资本流动;第三,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短期(半年内),而跨境资本流动在短期和长期(半年以上)均对经济波动产生不利冲击.因此,相关部门需强化不同周期下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针对不同周期下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实施相对应的措施,并完善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监测体系,以实现经济稳健发展.

    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本流动经济波动频域视角"BK"溢出指数

    "引进来"联动"走出去"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研究

    庞磊胡宇宸
    4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进来"联动"走出去"高效地转变了产业链的传统布局,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链主"地位,同时,中国产业链"链主"地位提升能够有效破解"卡脖子"产业链的制约瓶颈.采用固定效应和泊松回归对比方法,结合各省份《投入产出表》、中经网以及国泰安数据库,统计测算1998-2022年产业链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引进来"联动"走出去"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内外联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卡脖子"产业链"链主"地位;二是"引进来"联动"走出去"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的强度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作用强度高于长江以北地区,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强度高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三是"引进来"联动"走出去"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存在行业异质性,专用设备行业作用最强,交通运输设备行业作用最弱,其余行业介于之间;四是"引进来"联动"走出去"提升产业链"链主"地位存在时段异质性.同时,通过剔除异常值、选取"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数据、排除疫情干扰以及双边缩尾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据此,提出高质量"引进来"联动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双向直接投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技术溢出产业链"链主"地位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

    韦艳陈瑶瑶王欣宇
    6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大背景下催生的新兴产业,探究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各区域发展差异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从创新、协调、共享、可持续和高效五个维度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熵权法-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最后综合泰尔指数、Dagum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核密度估计探究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发展维度上,创新与高效是支撑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在可持续、高效和协调维度均存在明显缺口.时序表现上: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2年的0.347 7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0.474 8,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差异上,东部地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和其他三个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十年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超过50%,是产业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动态分布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均有缩减态势,东北地区内部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呈扩大态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接续政策、推动"数智"赋能产业升级、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等政策建议,为推进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

    乡村产业振兴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效应

    张林丁晓兰
    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着农民增收渠道少和持续性差等现实问题,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三大挑战,乡村产业振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使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FGLS和PCSE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农民三大收入差距缩小兼得的共同富裕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大于对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乡村产业振兴高水平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可以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缩小三大收入差距,即可实现富裕效应和共同效应;在乡村产业振兴低水平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仅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

    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可支配收入增长三大收入差距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羲邱林洲
    9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是应对全球环境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沿线节点城市绿色创新,并且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PSM-DID和排除同期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显著.在影响机制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够改善中国沿线城市的营商环境质量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而提升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一路"地区、中东部地区和高环境规制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带一路"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起到积极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益于实现"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也为政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作用、制定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创新双重差分模型营商环境绿色金融网络基础设施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关系的影响

    葛海燕丁晓强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能否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优化客户关系,是现阶段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基于2007-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关系的影响与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客户关系分散化,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客户需求满足程度,促进其客户关系分散化.数字化转型对于高对外开放程度、非国有、非耐用品行业、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高市场整合程度地区的企业的客户关系分散化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导致的企业客户关系分散化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经营绩效.

    数字化转型企业客户关系供应链配置经营风险经营绩效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马红刚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金融资产作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与提高家庭福利的重要工具.采用2016年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CFPS)微观调查数据,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金融资产占比两个维度衡量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析了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机会,且对家庭金融投资占比有显著负向影响,采用替代变量法与改变样本容量法做稳健性检验,采用工具变量法检验内生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负向冲击依然存在.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市与风险厌恶家庭中的金融市场参与和投资占比影响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家庭经济赡养负担,进而抑制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概率和投资占比.特别地,老年父母经济反哺调节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负向关系,进而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促进效应.因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健全家庭养老保障机制,能够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居民拓展增收渠道,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人口老龄化家庭金融资产子女经济赡养父母经济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