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勘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勘察
铁道勘察

刘家沂

双月刊

1672-7479

tdkc@263.net

010-51823763 51830165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731室

铁道勘察/Journal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查看更多>>《铁道勘察》(双月刊)创办于1975年,原名《铁路航测》,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办的铁路勘察领域唯一的国家正式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我国铁路勘察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及时报道国内外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特别是有关客运专线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性能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数值仿真与参数分析研究

    姚建平魏少伟毕宗琦陆诗德...
    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南地区复杂环境下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与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受力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土工格栅长度的增加,挡墙的变形逐渐减小,以水平变形为例,高性能土工格栅较常规土工格栅减小量为42%,筋材长度由6m变化为10 m,减小量为 14%;随着土工格栅竖向间距的增大,结构变形逐渐增加,同样以水平变形为例,当土工格栅间距由0.6m增大至1.2m时,增幅约为29%.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抗拉强度是影响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筋材竖向间距的影响次之,而筋材长度对结构变形特征的影响较小.在水平与竖向地震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变形量随地震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相较于普通土工格栅,高性能土工格栅限制加筋土挡墙变形行为更显著.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设计参数地震作用数值模拟

    2006-2021年地铁施工诱发道路塌陷事故统计分析与研究

    施烨辉高兴沈宇鹏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地铁施工诱发道路塌陷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为了研究地铁施工诱发道路塌陷事故的发生特点,采用网络调查法,收集 2006-2021 年我国地铁施工诱发道路塌陷事故数据资料,对事故发生的年份、月份、城市、施工工法、塌陷地点、塌陷深度、塌陷面积、塌陷体积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特征,并从每年度事故次数及死亡人数来研究事故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地铁施工诱发道路塌陷事故易发生在大型城市地铁建设中,常出现于春节后复工复产及夏季多雨时节,盾构法施工、管线渗漏和不良地质条件最易导致塌陷事故发生,地铁隧道区间上方为塌陷多发位置,塌陷深度多为0~6 m.基于分析提出6 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建议,可为理解和预防地铁施工中路面塌陷事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地铁施工道路塌陷统计分析施工建议

    高速铁路三维控制网粗差实时判别方法研究

    曹娟华秦航吴维军
    15-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三维控制网外业观测易受不利环境因素影响,难免存在测量粗差,为了尽早识别测量粗差,提高外业数据质量及后续平差结果的精度,需进行三维控制网粗差实时判别方法的研究.根据三维控制网网形及其特点,详细分析三维控制网闭合环的类型,采用三维控制网(Ⅰ类、Ⅱ类、Ⅲ类)22 种闭合环进行闭合差计算;同时,基于协方差传播定律构建闭合环校核边中误差的数学模型,以 2 倍闭合环相对中误差为限差,判别三维控制网外业数据质量.研究表明,三维控制网网形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对称性,在完成归整后,可使用 1/7 000,1/13 000 和 1/23 000 为对应闭合环的极限误差进行粗差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控制网外业数据观测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能够实时判别并发现测量粗差,有利于以最小代价进行现场补测,从而提高三维控制网数据可靠性和数据质量.

    高速铁路三维控制网粗差判别协方差闭合差

    基于无人机遥感和SAM的山区房屋提取研究

    张卢奔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山地区域房屋信息难以高效准确提取的问题,以无人机遥感作为地理环境监测手段,采用新兴的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基于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进行房屋提取模型的构建,并在典型研究区进行房屋提取实验和结果分析,新方法在无人机遥感影像上CPA为 0.995 6,房屋IoU为0.861 1,非房屋IoU为0.995 4.研究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和SAM的山区房屋提取方法对于复杂地理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效挖掘房屋相关特征信息,提取的房屋具有形态完整、边缘准确的特点,可满足山区房屋信息获取相关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展现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山区治理相关工作应用潜力,能够为铁路线路选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新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智能勘察山区房屋提取无人机遥感分割任意模型

    某邻近滑坡山区铁路大桥边坡变形监测

    李白露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蠕滑型滑坡持续运动作用影响下,会对区域内工程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为解决内六线金竹林1 号大桥边坡缺少长期变形监测数据,无法反映滑坡实际运动特征等问题.采用传统人工测量方式,结合深层水平位移数据,获取该大桥边坡 2015-2023 年变形监测数据,同时分析边坡潜在失稳因素.监测结果显示,金竹林1 号大桥边坡形变在空间分布及形变量级上存在明显差异,滑坡后缘稳定点形变速率约5 mm/a,中部监测点形变速率约 20 mm/a,前缘失稳点形变速率约 50 mm/a,滑坡体仍处于孕育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坡体深部基岩未见明显形变,坡体范围内以长周期浅表层蠕滑作用为主,且运动趋势呈近线性,监测曲线中未见明显形变加速时段.该边坡失稳因素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外部集中降雨、水文因素及人类活动相关,需及时布设抗滑桩等坡体加固措施,并减少坡底开挖等外部干预.

    山区铁路内六线大桥边坡变形监测潜在失稳因素防灾减灾

    双线货运铁路天窗点外CPⅢ平面测量方法研究

    魏涌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运营期双线货运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无法在天窗点外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双侧自由测站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通过分别在既有铁路道床坡脚(限界)外两侧路肩架设全站仪,获取全站仪与同侧左右各1 个CPⅢ点及对侧多个CPⅢ点之间的边角关系,从而形成包含大量CPⅢ点与自由测站间方向和距离观测值的边角交会网,按照边角网平差方法,求取CPⅢ点的坐标.试验表明,双侧自由测站CPⅢ平面测量自由网及约束网平差各项精度指标均能满足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其方向平差结果、距离平差结果、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等控制网平差精度指标均有所提升;两种测量方法获取的CPⅢ点坐标较差极值为-4.1 mm,相邻点坐标增量较差极值为2.8 mm,满足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于CPⅢ控制网复测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双侧自由测站方法可克服天窗时间限制及接触网杆遮挡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双线货运铁路天窗点外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工作.

    双线货运铁路天窗点CPⅢ平面控制网双侧自由测站

    《铁路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规程》内容解析

    黄一昕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BDS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包括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静态毫米级定位增强服务,其精度能够在铁路工程领域实现对国外卫星系统的替代.Q/CR 9163-2023《铁路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技术规程》在全面总结BDS在我国铁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铁路工程现代精密控制测量体系,明确利用BDS进行控制测量、动态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对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分析铁路北斗卫星导航测量的技术背景及研究现状,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阐述.研究表明,该规程系统反映BDS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方向,实现铁路工程领域基于卫星定位测量工作的独立自主,为BDS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铁路测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技术标准

    基于多源数据的运营地铁综合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魏晓龙陈波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地铁运营维护中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惯性导航、三维激光扫描和高清相机的隧道综合检测技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采用惯性相对测量,测量轨距、水平、轨向、高低、三角坑等;隧道几何状态检测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检测隧道变形、管片错台等;隧道表观病害检测采用高清相机旋转扫描,检测隧道裂纹、渗漏水等.研究表明,采用三种新型检测技术对运营地铁进行综合检测试验,轨道几何状态检测速度3 km/h,隧道几何状态检测速度3 km/h,隧道表观病害检测速度2.5 km/h.试验完成后对各项检测成果进行人工复核检查,结果表明,检测精度和检测完整性均满足地铁运营维护要求,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方法,采用新型检测技术能提高地铁运营维护的检测效率和技术水平.

    地铁惯性导航三维激光扫描高清相机

    面向铁路工务设备养护管理的三维WebGIS平台研究

    赵帅锋
    51-5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铁路工务设备养护管理的技术内涵和精细化水平,采用实景三维可视化、BIM和GIS技术构建三维WebGIS平台,并建立铁路工务设备 3DGIS可视化台账,以实现铁路工务数字孪生世界构建与病害问题的动态可视化维护.平台利用Cesium引擎将工务设备模型和铁路三维实景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网络化调用,实现工务设施三维场景与设备养护信息化的协同管理,并通过设置设备养护检查周期,对生产检查任务进行自动提示和预警.研究表明,系统可为铁路一线工务部门搭建设"施治理-问题填报-信息可视化-整治维护-数据分析"全链条的三维GIS工务管理服务,有效提高铁路工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铁路工务设备三维GIS维修养护BIM倾斜摄影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城市道路提取算法研究

    杨少文杨志波
    57-6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遥感影像中道路易被建筑物树木等遮挡,从而导致提取的道路存在中断、碎片化分布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连通性增强道路提取网络,利用条形卷积挖掘不同方向上的道路连续特征,并基于图形分析提出连接注意力分支,挖掘道路相邻像素之间的连续信息;之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裁剪处理原始影像与道路标签,并基于图结构解析出连通性立方体,利用pytorch构建模型并构造损失函数完成模型训练和预测.为了检验模型精度,在美国Massachusetts高分数据集和中国典型城市高分数据集进行道路提取实验,通过对比,模型提取结果的召回率较其他模型高 7.84%,交并比、F1 值均取得最高精度,实现道路的有效提取.

    遥感影像高分影像道路提取深度学习语义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