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路技术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路技术创新
铁路技术创新

王五昌

双月刊

1672-061X

tljscx@163.com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路技术创新/Journal Railway Technical Innovation
查看更多>>《铁路技术创新》综合报道和传播国内外铁路行业技术创新成果,重点展示和推广铁路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引领和推动铁路技术创新,努力为国内外铁路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架设铁路装备制造商通向铁路用户的信息高速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延高铁长大复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

    赵志刚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建西延高铁隧道数量多、地质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采取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监控量测、数值模拟以及专家咨询等手段,展开典型长大复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西延高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浅埋软塑黄土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全断面大型机械化配套快速掘进技术、缓倾层状围岩隧道特殊支护技术、微弱振动非爆掘进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空间布设调整技术措施等,推动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升级,为西延高铁安全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西延高铁长大复杂隧道软塑黄土围岩浅埋掘进技术

    西延高铁隧道缓倾层状岩体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魏晓波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延高铁新延安隧道侏罗系下统页岩夹砂岩缓倾层状岩体初支变形及破坏问题,采用workbench静态结构及特征值屈曲模块进行支护结构建模,对初支结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对支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研究表明:(1)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破坏,主要受缓倾层状岩体岩性及缓倾层理构造等地质因素影响;(2)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为支护结构面内屈曲,在围岩压力达到初支结构材料承载极限时出现失稳,压力继续增加时呈现压溃破坏;(3)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变形复杂,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时间长,宜采用刚性支护,采用型钢支护相较于原设计的格栅支护在缓倾层状岩体变形控制及承载方面更合理.

    西延高铁缓倾层状岩体变形控制高铁隧道破坏机理屈曲模块

    西延高铁黄土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庞晓林史丽涛武玉坤牛铭杰...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土力学特征导致黄土地区滑坡问题严重.黄土地区交通线路,尤其是高铁路基边坡生态防护(修复)已成为水土保持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西延高铁黄土路基为例,从黄土地区滑坡的致灾机理、黄土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及黄土地区生态修复技术3个方面,梳理黄土路基边坡生态防护(修复)研究取得进展、适用范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排水措施3个方面,论述西延高铁采用的具体边坡防护技术,并对黄土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集成研究提出展望,为黄土地区生态修复及黄土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研究提供参考.

    西延高铁黄土路基高边坡致灾机理防护措施生态修复

    西延高铁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研究

    郭光旭党珂韩明虎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西延高铁隧道的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现场勘察与调研情况,以宜君隧道和武家塬隧道为例,对地下水、结晶物、喷混凝土外层渗水、建筑材料等取样分析,明确结晶物的主要组分与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白、灰色结晶沉淀物堵塞位置主要位于环向盲管出水口,管口水流小,堵塞严重,白色结晶物的主要成分为CaCO3,少量灰色结晶为掺杂混凝土的碳酸盐,结晶物中Ca2+主要来自喷射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产物,CO32-主要来源于地下水中的矿化离子.因此,隧道排水管中结晶过程包括3个阶段:地下水对喷射混凝土的渗透过程;混凝土中钙的溶出过程;排水管中的晶体沉积过程,为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西延高铁隧道排水排水系统堵塞结晶物结晶机理

    陡倾薄层板岩隧道斜井挑顶影响段的差异化设计与施工

    刘倍利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整治处理某高铁A隧道斜井挑顶溜塌的施工问题,分析斜井挑顶影响段具体工况及溜塌原因,形成斜井挑顶影响段的差异化设计与施工方案:(1)大里程正洞施工时,导洞立柱拆除前,应沿岩层倾向的对向施工超前小导管,且长度L≥Hsin34°/sin(56°-a)+1;(2)溜塌段处理应通过小导洞向小里程开挖,完成管棚工作室;完成超前管棚支护后,再进行正洞大里程施工;(3)正洞大里程采用Ⅴa型支护,小里程采用Ⅳb型支护.通过在同一套地层中采用差异化的设计施工参数,提高方案技术经济性,同时解决斜井挑顶溜塌段的施工安全问题.

    隧道斜井挑顶陡倾薄层板岩小导洞正洞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CRH380AM-0204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40页

    砂页岩缓倾地层隧道围岩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黎杰王天勇白银银汪精河...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页岩缓倾地层常为近水平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和变形各向异性显著,隧道围岩稳定机理复杂.以西延高铁宜君隧道某深埋段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RFPA建立砂页岩水平互层数值模型,研究无支护条件下的围岩破坏特征,分析软硬岩层厚比、强度比和侧压力系数对隧道围岩破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现场变形监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砂页岩缓倾岩体各向异性特征显著,隧道开挖后在拱顶产生沿层面的张拉破坏,随层厚比减小,围岩破坏范围逐渐减小.(2)强度比越小,岩体各向异性越显著,拱顶软硬层交界处易产生剪切破坏,且破坏范围越大.(3)侧压力系数为0.25时,围岩呈现X形破坏,拱顶产生张拉破坏,随侧压力系数增加,围岩破坏范围减小,呈现月牙形分布;侧压力系数为1时,围岩呈现圆环形破坏.(4)围压、层厚比和强度比的增大均可弱化砂页岩缓倾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声发射数减少,岩体破坏程度降低.

    西延高铁隧道围岩砂页岩缓倾地层围岩破坏数值模拟RFPA宜君隧道

    软塑黄土层对浅埋黄土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姜函郭光旭贾伟邓斌...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在建西延高铁洛川隧道长大距离穿软塑黄土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模型,软塑黄土层分布在拱顶、边墙、拱底时,不同层厚(1、3、5 m)对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变形产生影响,结合监控量测数据提出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对软塑黄土层不同分布以及不同厚度工况下围岩位移进行对比,发现软塑黄土层的存在增大了围岩位移,软塑黄土层分布较其厚度影响更明显,当软塑黄土层位于隧道拱顶上方且厚度为5m时,影响最大.(2)浅埋软塑黄土隧道在超前管棚作用下,围岩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相较于无管棚超前支护时位移减小,在穿软塑黄土层施工时要及时做好防护.(3)拱顶下沉及拱腰收敛随开挖均呈断崖式急剧变形、持续缓慢变形和变形趋于平稳3个阶段.因此,实际施工时应及时开展开挖初期急剧变形阶段的变形控制,并加强围岩监控量测.

    西延高铁软塑黄土黄土层分布黄土层厚度管棚黄土隧道围岩变形洛川隧道

    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及处置技术

    白银银王昌张黎杰王天勇...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病害已成为影响隧道支护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解决隧道排水盲管结晶堵塞问题,需要深入探究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的机理及原因.综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机理的分析,系统总结排水盲管内外因素对结晶堵塞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隧道排水盲管结晶堵塞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岩溶地区结晶物的成分来源于可溶性围岩,非岩溶地区的结晶物则来源于喷射混凝土;结晶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影响结晶物生成与堆积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2大类,并展望下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铁路隧道排水盲管结晶堵塞机理处置技术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

    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