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铜陵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铜陵学院学报
铜陵学院学报

马克和

双月刊

1672-0547

tlxyxb@sina.com

0562-2812400 5884095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

铜陵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策略研究

    向继友李明孔令琪
    57-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承载着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起着引导学生思想和文化行为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的思想性、内外兼顾性等特点.文章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存在着诸如"千篇一律""不接地气""庸俗化、娱乐化""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不足"等问题,提出以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促进教学话语与生活话语的互融共通;培养教学理念和问题意识的双向养成;坚持"单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群体的普适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话语转换

    算法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信息权保护的制度应对

    庄玮徐和平杨玉花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影响着金融消费者的认知、判断和决策过程,可能会对金融消费者信息权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算法背景下金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信息权的保护面临新挑战,金融消费者可能因算法错误或偏见遭受不公平待遇,而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未能充分应对这些挑战.尽管我国对金融消费者信息权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法律治理体系,但明显存在着诸如立法规制不足、未尽到全面保护职责、配套制度有偏差等问题.建议从明确权利边界与责任归属的立法体系健全功能性监管机制的监管创新角度出发,平衡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算法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法律治理

    文化传承视域下古筝演奏艺术的时代意蕴及教育启示

    王喆李婷婷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当前时代特征,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古筝演奏艺术的文化意蕴的深入阐述对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古筝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表现形式,对古筝演奏中呈现出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其表现形式上的艺术内涵,对古筝演奏中所蕴含的"和谐、辩证统一和虚实融合"等传统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最终从精神传承的视角出发,总结出古筝演奏艺术的教育启示:整合创新传统曲目资源;与思政、文学、美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融合;从形式和内容上拓展并丰富其演奏艺术.

    文化传承古筝时代意蕴教育启示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张寒生艾根宏
    72-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回溯了国家自 1993 年 12 月成立文化扶贫委员会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相关扶贫政策指引下进行深度文化精准扶贫的实践历程与主要作为,总结了"深度嵌入国家减贫战略框架、立足专业创新实践、汇聚力量形成事业合力"等成功经验.在后扶贫时代,提升扶贫对象识别的精准度,完善扶贫资源的精准配送,增强扶贫活动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有利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扶贫

    区域革命文物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探析

    罗冰谢雅玲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革命文物是特定地区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对于提升地方高校思政工作的效果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校地合作之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需失衡、研究乏力、利用不够等突出问题,文章通过探讨畅通校地合作的路径,提出要推动形成有厚度的课程育人载体,要系统构建有广度的实践育人共同体,要优化升级有亮度的文化育人协作体,推动区域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政形成大格局.

    区域革命文物校地合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文化间性视域下"善"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郑兰淼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文化间性为理论视角,深入剖析"善"这一核心概念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多元表现与复杂机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善"在词性、词义、哲学思想以及当代意义等方面的诠释,揭示"善"的存在为自我与他者跨越思想与情感的接触搭建了深厚的理论共情桥梁.运用共情,考察中国"善"的有效传递策略与模式,进一步提出了以共情为核心的"善"引发相互认同,以"善"为媒介开辟唤起共情的"善"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文化间性"善"诠释跨文化传播共情

    非遗视域下新丰乡唢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李英卓曲晓红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新丰乡唢呐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民间音乐形式,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诸多挑战.文章以非遗视域为出发点,通过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研究,对新丰乡唢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传承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发现,新丰乡唢呐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传承人群老龄化、民众对其兴趣缺失、传统曲目大量流失、创新能力不足、相关机制不完善、资金匮乏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强化传承人培养、曲目创新、建立传承体系、促进文化交流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

    非遗文化内涵新丰唢呐艺术特点

    同素逆序词"倍加""加倍"历时演变研究——兼谈两者的异同

    周倩刘红妮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倍加"与"加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组语义相近的同素逆序副词.二者连用最早见于六朝,"加倍"是由动词"加"和量词"倍"构成的述宾短语,经语义泛化和高频使用,最终在明清完成副词词汇化."倍加"最早是动词性偏正短语,它在句法环境及认知组块共同作用下,由短语词汇化为副词.两者作副词时在使用中存在个别差异:"倍加"倾向于修饰含积极义的谓词性成分,表数量增加或程度加深;"加倍"可与部分中性或稍带负面色彩的词语搭配,强调情感态度或行为.

    同素逆序词加倍倍加历时演变异同

    低温下混凝土孔隙规律分析

    叶中豹汪跃虎李晨风汪学茹...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低温下不同强度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变化,为普通混凝土在低温下的孔隙演变构建理论框架.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检测设备,重点测试混凝土试件的孔隙度、T2 谱图、主峰面积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温度下T2 谱图呈现三峰的波动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试件的T2 谱图波峰都会向左移动;混凝土试件的孔隙度也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第一个峰的峰面积远大于另外两个峰的峰面积;低温冻结下,C30、C40、C50 混凝土孔径分布在 0.001~1μm范围内居多,微小孔隙和中孔占比 95%以上.

    混凝土核磁共振低温孔隙度

    一种新型横向磁通永磁电动机的仿真研究

    孙强王浩冉徐振峰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当前的迅猛发展对其驱动电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功率与转矩密度要求.文章在分析了现有横向磁通电机和定子永磁型电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横向磁通永磁电动机的仿真设计,该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均在定子上,而转子由若干个简单的C型铁芯对称构成.基于电机的结构分析了该电机的工作原理,推导了电机功率与主要尺寸之间关系式,进而得到了功率和转矩密度表达式,并以 1kW样机为例,利用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该电机的永磁磁场分布、磁链变化规律和反电动势波形,分析表明绕组匝链的磁通呈现出双极性变化和反电动势波形近似为正弦,为下一步的优化设计和实际样机制造奠定基础.

    横向磁通永磁电动机双极性磁通有限元法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