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炭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炭素
炭素

张启彪

季刊

1001-8948

harbindts@vip.163.com

0451-55156383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电碳路18号

炭素/Journal Carb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截止目前共出版124期,笼括了各种炭、石墨材料的理论研究、生产工艺、设备研制、实验方法和检测技术等方面,这些文章对促进电碳和炭素行业的发展与壮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密度穿刺C/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分布研究

    张川樊哲严科飞李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中密度(1.85 g/cm3)C/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实验数据,以二参数Weibull分布为假设分布模型,采用图解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该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分布规律,根据Kolmogorov分参数检验,对假设分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可以用二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表征,求解的二参数Weibull分布能很好地预测该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

    C/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二参数Weibull分布Kolmogorov检验

    预焙阳极配方设计与典型性能关系探讨

    蒋金龙涂川俊马骏刘艳丽...
    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良的预焙阳极需要具备良好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针对现役预焙阳极电解中过量消耗与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枪关联未被阐明的情况,本论文基于铝用预焙阳极的经典配方,依托骨料最大堆积理论和G/S理论,能够提高生坯密度,减少生坯裂纹,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得预焙阳极试样.本文通过扫描电镜、CO2反应测试仪、空气反应测试仪等仪器对预焙阳极原材料及其试样微制品结构和物理性能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智能化配方设计优选得到的粒级配比骨料组成是制备铝用电解槽低消耗指标要求预焙阳极材料的有效举措.配方中最优控制比例为9-6mm占8wt%,6-3mm占22wt%,3-1mm占28wt%,1-0.076mm占24wt%,粉料占18wt%.在沥青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配方设计优化核心粒级比例可使得预焙阳极材料达到电阻率、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三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平衡,有助于降低阳极消耗.

    预焙阳极配方沥青含量关联性

    影响碳/碳复合材料沥青浸渍-常压碳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严科飞樊哲张川贺浩锐...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碳/碳复合材料沥青浸渍-碳化过程常出现铺层滑移,增重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预制体装炉方式、浸渍冷却的冷却应力和碳化工艺时间是铺层滑移产生的主要原因,采用随炉降温、隔层装炉的方式,同时延长碳化工艺时间是解决铺层滑移现象的有效措施.浸渍时间、碳化工艺曲线和石墨化处理是影响增重率的关键因素.延长浸渍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浸渍效率,时间延长至16 h以后,浸渍效率基本不变.采用"两头快、中间慢",缩短碳化总时长,可以有效提高增重率,50h碳化后增重率为21.4%,将碳化总时长进一步缩短至40 h,出现了铺层滑移问题.

    碳/碳复合材料铺层滑移增重率

    低温反应熔渗工艺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胡一杰张栖岩吴小军杨云鹏...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应熔渗工艺(RMI)制备改性C/C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艺周期短、工艺成本低、产品致密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反应熔渗中存在基体熔渗损伤和熔渗剂残留等问题,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进一步提升熔渗材料的性能,国内外学者针对低温熔渗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反应熔渗原理、熔渗工艺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低温反应熔渗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低温反应熔渗技术在熔渗组分、致密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反应熔渗工艺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C/C复合材料低温反应熔渗基体改性抗烧蚀性能

    中间相炭微球装置改造生产改质沥青的方法

    张戈韩云杉周传博孙晓玮...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间相炭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其生产成本高、克容量低的缺点,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被针状焦、石油焦和人造石墨所替代.但国内已建成中间相炭微球生产装置的企业不低于10家,且几乎全部采用热聚合法工艺.为避免资源浪费,根据中间相炭微球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对其进行简单的改造升级,可生产用于石墨电极、预焙阳极的优质改质沥青,进而改变装置用途,盘活装置.

    中间相炭微球负极材料热聚合法改质沥青

    机械用碳石墨材料摩擦机理探讨

    程诺曾昊李秋霞侯玉杰...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机械用碳石墨材料是重要的动摩擦密封和轴承材料,机械用碳石墨材料领域的动摩擦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碳石墨材料都具备应付复杂工况的能力和优秀的摩擦性能,机械用碳材料动摩擦学理论还在探讨和建立之中.本文结合碳石墨材料的基本结构分析,用大量的摩擦实验数据,旨在探讨机械用碳的结构与其摩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的选型提供技术参考.

    机械用碳材料结构成膜性研磨性动摩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