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炭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炭素技术
炭素技术

解治友

双月刊

1001-3741

tsjsbjb@126.com

0432-62749715

132002

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和平街9号

炭素技术/Journal Carbon Techniqu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炭素专业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交流技术、传播信息,促进炭素工业及炭材料学科技术进步。主要介绍我国炭素工业的生产技术、科学试验、理论研究、经营管理、市场信息,使用设备的开发与更新、产品质量监督、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检测、计算机在炭素生产领域应用等方面的经验成果;报导炭材料学科钢铁冶金用炭材料、铝用炭材料、电炭材料、炭纤维及复合材料、活性炭、金刚石及石墨层间化合物、各种新型炭材料、特种炭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以及炭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有关炭材料领域和炭素工业国外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步辐射技术在核石墨研究中的应用

    乔旭申克叶丽古玛周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石墨作为良好的中子慢化剂,拥有优异的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在无氧化剂条件下的高温耐受性,被广泛应用于第四代反应堆中,如高温气冷堆和熔盐堆.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中子辐照或熔盐浸渗可能会破坏核石墨的微观结构.因此,了解核石墨的微观结构对于其制造和选择至关重要.与传统光源相比,同步辐射光源能够:提供更高信噪比的数据,更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为原位实验搭建平台;通过多技术联用,获取多角度、多尺度的数据.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衍射、散射和吸收近边结构光谱等 4 个方面,介绍了同步辐射在核石墨研究中的应用,为核石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核石墨同步辐射结构表征

    高温气冷堆用核石墨高温水蒸气腐蚀研究进展

    段高晗郝少昌叶丽古玛
    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石墨是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基体材料和堆芯主要结构材料,其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对反应堆在进水事故工况下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核石墨腐蚀行为研究是高温气冷堆关键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了高温气冷堆正常运行及事故工况、石墨水蒸气腐蚀的反应机理研究、石墨腐蚀后的微观表征研究及计算模拟在石墨水蒸气腐蚀中的应用,指出未来高温气冷堆用核石墨腐蚀的研究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石墨高温气冷堆水蒸气腐蚀

    传热管双端断裂事故工况下炭堆内构件材料性能退化行为研究

    韩姚磊詹英杰关矞心李寅...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气冷堆炭堆内构件由含B4C的石墨材料制备而成.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端发生断裂事故工况时,将约有 600 kg水汽泄漏到回路,导致炭堆内构件发生腐蚀,使其性能退化,影响高温气冷堆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以炭堆内构件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模拟传热管双端断裂事故工况下炭堆内构件材料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行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随时间增加,材料密度下降,腐蚀程度增大;材料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均随时间增加而下降,分析认为炭堆内构件材料表面孔洞的腐蚀可能促进裂纹萌生,内部孔洞的腐蚀可能促进裂纹扩展.

    高温气冷堆炭堆内构件腐蚀力学性能

    堆内构件用石墨材料机械性能试验标准对比分析

    关矞心詹英杰韩姚磊李寅...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材料在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中有重要应用,因此选择适当的机械性能试验标准对于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陶瓷堆内构件材料的机械性能,选取了常用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并对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分析了不同标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材料机械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

    堆内构件石墨机械性能试验标准

    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和石墨堆芯构件预组装技术探索

    赵成林梁峰辛向东王锐...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和石墨堆芯构件结构相似,均为炭砖和石墨砖垒砌而成的近似圆柱形空腔筒体结构,炭堆芯构件在外侧,石墨堆芯构件在内侧,两者通过隼和键连接垒砌成为一个大尺寸、高精度的组合体.为了保证核电站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堆芯构件需进行预组装.通过对炭堆芯构件和石墨堆芯构件预组装技术要点和难点的辨识,对最难预组装的炭堆芯构件侧层炭砖定位组装方式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对备选的 3 种比较理想的侧层炭砖定位组装方式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最终确定了最理想的侧层炭砖预组装方式,这种预组装方式不仅适用于炭堆芯构件的预组装,同样适用于石墨堆芯构件的预组装.

    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石墨堆芯构件预组装技术

    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和石墨堆芯构件机加工对比试验及测量技术探索

    赵成林梁峰赵小成李雕...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和石墨堆芯构件,因其精度要求高,成品测量需用精密度很高的三坐标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相同机械加工条件下,炭堆芯构件因其材料硬度很高,颗粒粒径较大,加工出的成品精度较低,而石墨堆芯构件因其材料硬度较低,颗粒粒径较小,加工出的成品精度较高.通过炭构件和石墨构件的机加工对比试验,验证了炭构件测量精度超差原因分析的正确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小成品炭构件因关联尺寸误差引起的形位精度误差.

    高温气冷堆炭堆芯构件石墨堆内构件测量技术

    无烟煤高温石墨化及储锂性能研究进展

    李鑫张波韩艳辉李智...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无烟煤石墨化理论、无烟煤石墨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无烟煤基石墨储锂性能研究进展,并对无烟煤基石墨负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望为无烟煤石墨化制备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提供研究方向.

    无烟煤石墨化储锂

    处理温度对粉末-先驱体法制备C/C-Zr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钟城浩廖明东胡协波沈国波...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改性的聚甲基硅烷(PMS)作为硅源,碳化锆作为锆源,采用粉末-先驱体法制备出C/C-ZrC-SiC复合材料.对比C/C-ZrC-SiC复合材料在 1 400,1 600,1 800℃热处理后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从而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C-ZrC-SiC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 400℃热处理条件下,SiC-ZrC陶瓷与炭纤维结合保持致密,共同抵抗弯曲形变,制备的C/C-ZrC-SiC复合材料具有 182 MPa的抗弯强度.在 1 600℃和 1 800℃热处理条件下的SiC陶瓷会发生晶型转变而导致结合强度下降,形貌发生变化,表现出较差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分别下降至 78 MPa和 65 MPa.

    C/C-ZrC-SiC复合材料热处理温度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硼硅改性酚醛树脂及其浸渍石墨性能的研究

    刘雯常青雷世文刘犇...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不透性石墨用浸渍剂酚醛树脂的耐高温性,用H3 BO3 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改性剂,制得B改性(BPF)和B/Si共改性的酚醛树脂(B/SiPF).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 B 和 Si 原子接枝到树脂分子链中,形成B—O—C、Si—O—B键,热解温度t5%从改性前的 342℃提高到 353℃(BPF)和 367℃(B/SiPF),残炭率可达 70%(1 000℃).此外BPF-L和B/SiPF-L与石墨的接触角分别从改性前的 117.5°降低到 64°和 49°,改善了对石墨的浸润性.BPF和B/SiPF均可改善浸渍石墨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且B/SiPF树脂能深入石墨的微小孔隙,结合更稳定,浸渍封孔效果更好.B/SiPF浸渍石墨的氧化失重率仅 0.40%(350℃空气),抗弯强度 23.55 MPa,比改性前提高 11.88%.

    改性酚醛树脂耐高温性浸渍石墨抗弯强度

    无烟煤和针状焦混合石墨化研究

    张梓慧王海锋张真兴马小雪...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无烟煤制备人造石墨是实现煤炭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因煤中杂质较多、有机大分子结构复杂,石墨化程度一直难以提高.针状焦作为制备高质量人造石墨的原料,成本较高.结合无烟煤和针状焦各自优势,开展了混合石墨化研究.以太西无烟煤和油系针状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下制备的人造石墨特性,对比表征不同混合比例制备出的石墨化产物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芳香结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纯无烟煤基石墨的石墨化度为80.61%,纯针状焦基石墨的石墨化度为 86.42%.相较于无烟煤直接石墨化,随着针状焦混入量的增加,混合石墨产物的石墨化度逐渐提高.同时发现掺入 75%~95%针状焦的石墨化产物相比于纯针状焦基石墨的石墨化度显著增强,高达89.18%.此外,所得石墨化产物的sp2杂化有序程度更高,且三维石墨晶格发育趋于完善,HRTEM展现出定向性增高、长度增加和芳香条纹排列有序度显著增强的过程.

    针状焦无烟煤石墨化微晶结构煤基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