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杨维俊

双月刊

1009-6566

TSXB@chinajournal.net.cn

0938-8384348

741018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岷山路60号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主管、天水市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和探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西部、甘肃、天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弘扬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精神、发掘整理其文化、历史、艺术诸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口转变理论视域下中国式人口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王宏治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和条件.从"第一次人口转变"到"第二次人口转变",人口状态始终呈现动态平衡,回顾人口转变的历史演变逻辑,人口转变理论对中国式人口现代化的启示性意义体现在:发挥人口转变理论的预测效应和政策指导意义、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社会生育的关系、推进本土化中国式人口现代化理论建设.在人口总量达峰、人口结构不断老化、人口素质大幅提升、人口流动愈加活跃的背景之下,推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要着眼于:积极做好人口形势研判,加强未来人口预期建设;加强人口动态监测,推动人口数据平台建设;构建生育支持服务体系,推进福利保障制度建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优化人口发展战略.

    人口转变中国式现代化人口现代化人口发展

    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乡村医生身份建构三维考察

    梁发祥曹娟玲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要国家、社会和乡村医生自身共同发挥作用.国家需要通过制订确立乡村医生身份的法律制度规范、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等手段,以国家赋权形式对其身份予以确认;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科理论研究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发挥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合力形塑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乡村医生要发挥自我体认这一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医生身份重塑.

    乡村医生身份建构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

    马克思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剩余价值

    廉超金权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剩余价值的形成逻辑和发展内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叙事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不仅是历史创造的前提,也是剩余价值产生与形成的前提,阶级关系阐明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指明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生产到历史形成,围绕生产力的状况塑造了剩余价值的发展走向.异化劳动回归人的本质、生产转向"普遍的需要"规定了剩余价值在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归宿,实现了对劳动异化和生产社会化转向的批判性超越.从马克思辩证的历史观来看,批判剩余价值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一致的,这是实践哲学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

    外贸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现实逻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刘卓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贸高质量发展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贴近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学理,通过货物贸易不断优化与服务贸易的不断创新带动经济增长,通过外贸新业态的催生,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通过绿色引领、互利共赢方面的新变化,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支撑,通过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强化风险防控体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保障.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区域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精神层面发展的短板、高端和绿色增长的不足及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可以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通相关链条、借助国际合作等手段,持续发挥外贸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劳动—闲暇关系良性调适路径分析

    曹亚琳孟宪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闲暇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为闲暇提供基础和前提,闲暇是劳动的最终旨归,二者辩证统一.然而,在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劳动与闲暇偏离了其本真含义,劳动沦为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工具",闲暇扭曲为对欲望和消费的无节制追求.在新时代,调适劳动-闲暇二者之间的良性关系,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为劳动-闲暇复归创造物质条件、必须健全保证合理闲暇时间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劳动-闲暇的主体性、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闲暇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闲暇调适

    数字资本主义人的异化探析

    刘青阳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主义与数字技术的合谋衍生出新的资本生产关系—数字资本主义,深刻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模式与个体的存在样态.被资本逻辑宰制的数字技术上位化身为剥削劳动的有力武器,引导人的主体性自觉,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使得人深陷于异化的"泥淖"中无法脱困.数字资本主义人的异化问题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发掘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人的异化的新形式,在对数字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探寻破解数字资本主义下人的异化藩篱的有效路径.

    数字资本主义资本劳动异化人的异化

    宪法精神保障下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李士强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对人工智能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为防止失序现象的发生,可发挥人工智能伦理独特的预先调控作用.人工智能伦理作为专门性的指引范式,仍存在违背既有秩序规则、损害人类根本利益及自身约束力不足等风险,所以要将其纳入社会的根本规范中,即宪法的规范秩序之内,充分将宪法中的至上精神与人文价值贯彻到人工智能伦理之中,使得人工智能伦理自身亦成为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宪章".并通过专门立法、具体的宪法解释等,将大数据时代诸如新兴的"数字人权"等纳入到宪法未列举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之内,最终建立起以宪法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的规范体系.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伦理宪法精神宪法保障

    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公益诉讼路径建构

    张玉静娄成龙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弱势群体作为数字鸿沟现象的伴生品,存在物质基础薄弱、信息获取能力匮乏与维权意识不足的固有特征,理应获得国家倾斜保护,遵循内在赋能与外在保护双轮治理模式,在增强弱势群体数字素养能力的同时聚焦侵权救济.本文提出完善法律体系与引入风险预防模式、惩罚性赔偿的建议,并在明晰三类个人信息公益诉讼的基础上,厘清数字弱势群体不同公益诉讼路径的衔接关系,以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数字权益.

    数字弱势群体数字鸿沟公益诉讼

    加快培育天水工业增长新动能对策研究

    赵具安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培育新动能,是当前天水工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工业存量.一业一策,加快培育装配式建筑、生物医药、航空维修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拓展工业增量.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改善融资条件,强化新动能培育支撑保障.

    天水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环境优化

    天水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万舟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两大结合部,作为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天水市县域面积大、人口多,县域经济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天水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要求,推进"强县域"行动,县域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但是,天水市县域经济目前仍面临整体实力偏弱等问题.针对问题,如何破局,是推动天水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天水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路